豆浆的连续磨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499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浆的连续磨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磨浆装置豆水比例不易调节,结构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混豆罐,混豆罐包括有出料口;进水管,用于续水;制浆机构,具有磨浆机、出浆口、搅拌混料机,搅拌混料机和磨浆机相连通输出磨浆后产生的豆渣,出浆口设置于磨浆机的一侧用于输出生成的豆浆;其中,所述制浆机构设置有顺次连通的多个,前一个制浆机构的搅拌混料机和后一个制浆机构的磨浆机相连通,最后一个制浆机构的磨浆机输出最终的豆渣;搅拌混料机和进水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紧凑稳定性强,方便调节豆水比例,制作的豆浆均匀性好。制作的豆浆均匀性好。制作的豆浆均匀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豆浆的连续磨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豆浆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豆浆的连续磨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腐竹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首先制作豆浆作为原料,制作豆浆通常有浸泡、打浆、出渣等工序,在打浆工序中豆子经过多次打磨,第一次打磨后产生的豆浆被收集制作腐竹,豆渣则被输入第二个磨浆机构再次打磨产生豆浆,重复几次直至豆子利用完全。现有的豆浆磨制过程中向磨盘中加水都是分别加注,不容易保证豆水比例,多道磨浆机构比较分散导致管路连接复杂,不易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豆浆的连续磨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磨浆装置豆水比例不易调节,结构稳定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设计一种豆浆的连续磨浆装置,混豆罐,混豆罐包括有出料口;进水管,用于续水;制浆机构,具有磨浆机、出浆口、搅拌混料机,搅拌混料机和磨浆机相连通输出磨浆后产生的豆渣,出浆口设置于磨浆机的一侧用于输出生成的豆浆;其中,所述制浆机构设置有顺次连通的多个,前一个制浆机构的搅拌混料机和后一个制浆机构的磨浆机相连通,最后一个制浆机构的磨浆机输出最终的豆渣;搅拌混料机和进水管相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磨浆机包括打浆槽、出浆口、出渣口,所述打浆槽的侧面为滤网,底部设有旋转叶片,制备的豆浆通过滤网流入所述出浆口,所述出渣口设置于所述滤网的上方,豆渣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出渣口输出。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出浆口处设置有出料管,多个制浆机构的出料管汇集连通或出料管连通于储浆罐。
[0008]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混料机内部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由驱动电机驱动连接,搅拌混料机的底部设置有循环管道,前一个制浆机构的循环管道的出口端位于后一制浆机构的磨浆机的上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混豆罐连通有泡豆池,泡豆池连接有泡豆水管,泡豆水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泡豆池内部设置有第一浮球组件,第一浮球组件和第一电磁阀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泡豆池通过抽豆管连通于混豆罐,混豆罐上设置有抽豆泵,所述抽豆管上连接有辅助水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连接有蓄水池,所述蓄水池连接有注水管,注水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蓄水池内部设置有第二浮球组件,第二浮球组件和第二电磁阀相连接。所述蓄水池安装于所述制浆机构的上方。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在磨浆机构上方设置水箱,水箱中通过浮球组件保持水位稳定,此
时水箱的出水管水压相同,流速相等,保证水箱向豆浆磨制机构中加的水能够精确控制,提高每个磨中产生的豆浆的一致性。
[0014]2.本技术的制浆机构中磨浆机、出浆管道33、搅拌混料机纵向设置,多个制浆机构水平排列,并通过连接杆固定相连,提高稳定性,将蓄水池设置在制浆机构的上方既可以节约空间又能水向下流出注入到制浆机构中。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豆浆的连续磨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豆浆中磨浆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豆浆中制浆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0018]图中,泡豆池1,蓄水池2,制浆机构3,磨浆机31,搅拌混料机32,出浆管道33,循环管道34,出浆口3101,出渣口3102,打浆槽3103,过滤网3104,旋转叶片3105,豆浆腔3106,搅拌叶片3201,混豆罐4,出豆口401,抽豆管5,进水管6,注水管7,辅助水管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0]实施例1:一种豆浆的连续磨浆装置,参见图1至图3,包括泡豆池1,内部装载有黄豆和水的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黄豆后通过加水管加水,在泡豆池1内部设置有第一浮球组件,加水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浮球组件构成浮球开关,当泡豆池1内的水位到达浮球后,浮球开关断开停止注水,保持泡豆池1内的水位恒定,使每次豆子的浸泡程度相同,且保证泡豆池1内的豆水比例一致。泡豆池1通过抽豆管5连通于混豆罐4,抽豆管5上设置有真空泵,将泡豆池1中浸泡后的豆水混合物抽取到混豆罐4中,混豆罐4底部设置有出豆口401。在抽豆管5的前端安装辅助水管8,随着泡豆池1内的水和豆子被抽取,底部会出现沉积的豆子由于水太少无法抽出,此时打开辅助水管8向泡豆池1中注水,方便将泡豆池1中的豆子全部吸出。
[0021]在混豆罐4的下方设置三组制浆机构3,与混豆罐4并排的位置设置蓄水池2。制浆机构3具有磨浆机31、搅拌混料机32、出浆管道3333,搅拌混料机32和磨浆机31相连输出磨浆后产生的豆渣,出浆管道3333和磨浆机31相连输出生成的豆浆。其中,三组制浆机构3顺次连接,前一个制浆机构3的搅拌混料机32和后一个制浆机构3的磨浆机31相连接,通过循环管道34将前一级输出的豆渣输入后一级磨浆机31进行二次磨浆,直至最后一级输出最终的豆渣。每一级的搅拌混料机32通过进水管6和蓄水池2相连。
[0022]上述磨浆机31包括上盖、打浆槽3103及其两侧的出浆口3101、出渣口3102,打浆槽3103为圆筒形,上宽下窄,侧面为过滤网3104,底部为平面,底部设有旋转叶片3105,混豆罐4中的豆子注入打浆槽3103中,利用旋转叶片3105高速旋转带动豆子打出豆浆,豆浆从两侧的过滤网下渗进入豆浆腔3106,然后从出浆口3101输出。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豆渣逐渐向上堆积,最终从出渣口3102输出。三个出浆口3101流出的豆浆被收集在长条形的槽中或者通过管道输送至储浆罐,以供后续腐竹的制作。
[0023]在蓄水池2上连接有注水管7,注水管7上也安装有浮球开关,使蓄水池中的水位保
持恒定,水压保持不变,其出水管的流速能保持恒定,可以更好的控制向制浆机构3中注入的水量。上述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在泡豆池1中加入适合比例的水以及黄豆浸泡一段时间,然后通过真空泵将豆子和水抽取到混豆罐4中,之后混豆罐4内的豆子和水通过下部的出豆口401注入第一个磨浆机31,磨浆机31一侧产出豆渣,另一侧输出豆浆,豆渣输入到与第一个磨浆机31相连的搅拌混料机32内,搅拌混料机32为槽状,内部含有搅拌叶片3201,通过进水管6从蓄水池2中向第一个搅拌混料机32的豆渣中加适量水,搅拌后从搅拌混料机32底部连接的循环管道34将第一个搅拌混料机32中的豆渣输入第二个磨浆机31内进行二次磨浆,输出豆浆和豆渣后再将二次磨浆产生的豆渣加水输送到第三个磨浆机31中,进行三次磨浆,之后最终的豆渣排出,三次磨浆产生的豆浆被收集到储浆罐内以备后续腐竹的制备。连通是指豆浆或豆渣的流程走向的承接过程或者说通路。
[0024]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所属
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浆的连续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豆罐,混豆罐包括有出料口;进水管,用于续水;制浆机构,具有磨浆机、出浆口、搅拌混料机,搅拌混料机和磨浆机相连通输出磨浆后产生的豆渣,出浆口设置于磨浆机的一侧用于输出生成的豆浆;其中,所述制浆机构设置有顺次连通的多个,前一个制浆机构的搅拌混料机和后一个制浆机构的磨浆机相连通,最后一个制浆机构的磨浆机输出最终的豆渣;搅拌混料机和进水管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的连续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浆机包括打浆槽、出浆口、出渣口,所述打浆槽的侧面为滤网,底部设有旋转叶片,制备的豆浆通过滤网流入所述出浆口,所述出渣口设置于所述滤网的上方,豆渣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出渣口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的连续磨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口处设置有出料管,多个制浆机构的出料管汇集连通或出料管连通于储浆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的连续磨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著铭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智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