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禽类烫洗设备,其中烫锅的外壁设有夹层,夹层内缠绕有加热丝,烫锅的下表面设有支杆和齿轮组,其中齿轮组由相互啮合的齿轮a和齿轮b组成,齿轮a和齿轮b的中心处均竖向固定穿设有转轴,转轴的上端转动设置于烫锅的内部,并连有转动块,驱动电机位于齿轮a的下方;筐体纵向设于烫锅的内部,其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上方均固定设有U型挂块,连接板为铁制品,纵向设置于两个U型挂块之间;垂直升降装置位于烫锅的上方,其中横板位于烫锅的正上方,并通过其下表面两端的竖杆与烫锅固定连接,电动推杆上端与横板下表面固定连接,下端固定设有电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稳定合理且操作及使用便捷的优点。合理且操作及使用便捷的优点。合理且操作及使用便捷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禽类烫洗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禽类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禽类烫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鸡鸭等禽类肉食品的需求成倍速增长,禽类在宰杀完成后,需对其进行脱毛处理后方可上市销售,而禽类在脱毛前,为增加脱毛操作的便捷性,需将其放置于烫洗设备内进行烫洗处理,现有的禽类烫洗设备在使用时,大都是直接将禽类放置于烫锅内部,利用烫锅内部的搅拌装置对其进行搅拌,从而实现禽类的均匀烫洗,然而,此方式在具体操作时,特别是在禽类烫洗完成后取出时,需利用滤网一个一个的进行捞出,操作麻烦且费工费时,同时,此结构的烫洗设备在对禽类烫洗完成后,无法进行禽类的沥水操作;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结构设计稳定合理且操作及使用便捷的禽类烫洗设备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稳定合理且操作及使用便捷的禽类烫洗设备。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禽类烫洗设备,包括烫锅、驱动电机、取放筐和垂直升降装置,所述烫锅为上端设置有开口的槽状结构,其外壁内部设置有夹层,且夹层内缠绕有加热丝,烫锅下表面的中部设置有齿轮组,下表面的四角处均竖向固定设置有支杆,所述齿轮组由齿轮a和齿轮b组成,齿轮a和齿轮b相啮合,其中心处均竖向固定穿设有转轴,且转轴的上端经烫锅的下表面转动设置于烫锅的内部,并同心固定设置有转动块,所述驱动电机位于齿轮a的下方,其输出端与齿轮a中心处的转轴同心固定连接;所述取放筐包括筐体和连接板,所述筐体纵向设置于烫锅的内部,其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上方均固定设置有U型挂块,并通过U型挂块与烫锅的外壁挂接,所述连接板为铁制品,纵向固定设置于两个U型挂块之间;所述垂直升降装置位于烫锅的上方,其包括横板和电动推杆,所述横板横向设置于烫锅的正上方,其下表面的两端均垂直固定设置有竖杆,并通过竖杆与烫锅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竖向固定设置于横板下表面的中心处,其下端固定设置有电磁铁。
[0005]所述驱动电机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固定设置于四个支杆之间。
[0006]所述烫锅的外部固定套设有隔热层。
[0007]所述竖杆上端与所述横板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加固块。
[0008]所述转动块整体为圆台状结构,由上至下其直径逐渐增大。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取放筐,利用取放筐可对待烫洗的禽类进行统一储放,从而增加禽类烫洗后由烫锅内部取出时操作的便捷性,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转轴、齿轮a、齿轮b和转动块,使用时,利用齿轮a与齿轮b的啮合,可在驱动电机通过转轴带动齿轮a进行正向转动的同时,齿轮b进行反向的转动,此时,利用正向转动的齿轮a和反向转动的齿轮b即可通过转轴实现两个转动块的反方向转动,从而通过两个转动块的
反方向转动,对烫锅内部的热水进行无序的搅拌,进而利用热水搅拌时的流动性对取放筐内部放置的禽类进行冲击,实现对禽类的均匀烫洗;通过设置横板、电动推杆、竖杆、电磁铁和铁制连接板,在烫洗完成后进行沥水操作时,首先,控制电动推杆使其展开,电动推杆的展开可带动电磁铁向下移动至与铁制连接板接触,之后,开启电磁铁的通电电路,利用电磁铁通电后对铁制连接板的磁吸力,即可实现电磁铁与铁制连接板之间的限位连接,最后,控制电动推杆使其收缩,电动推杆的收缩可通过电磁铁和铁制连接板带动取放筐整体向上移动,从而使筐体由烫锅内部向上移动至烫锅的上方,此时,即可对筐体以及位于筐体内部的禽类进行沥水操作,采用此结构,可增加沥水时操作的便捷性;总的,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稳定合理且操作及使用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1]图2是本技术正视图的剖视图。
[0012]图3是本技术中烫锅和取放筐之间连接的侧视图的剖视图。
[0013]图中:1、烫锅 11、夹层 12、加热丝 13、支杆 14、隔热层 2、驱动电机 21、支撑板 3、取放筐 31、筐体 32、连接板 33、U型挂块 4、垂直升降装置 41、横板 42、电动推杆 43、竖杆 44、电磁铁 45、加固块 5、齿轮组 51、齿轮a 52、齿轮b 53、转轴 54、转动块。
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5]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禽类烫洗设备,包括烫锅1、驱动电机2、取放筐3和垂直升降装置4,所述烫锅1为上端设置有开口的槽状结构,其外壁内部设置有夹层11,且夹层11内缠绕有加热丝12,烫锅1下表面的中部设置有齿轮组5,下表面的四角处均竖向固定设置有支杆13,所述齿轮组5由齿轮a51和齿轮b52组成,齿轮a51和齿轮b52相啮合,其中心处均竖向固定穿设有转轴53,且转轴53的上端经烫锅1的下表面转动设置于烫锅1的内部,并同心固定设置有转动块54,所述驱动电机2位于齿轮a51的下方,其输出端与齿轮a51中心处的转轴53同心固定连接;所述取放筐3包括筐体31和连接板32,所述筐体31纵向设置于烫锅1的内部,其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上方均固定设置有U型挂块33,并通过U型挂块33与烫锅1的外壁挂接,所述连接板32为铁制品,纵向固定设置于两个U型挂块33之间;所述垂直升降装置4位于烫锅1的上方,其包括横板41和电动推杆42,所述横板41横向设置于烫锅1的正上方,其下表面的两端均垂直固定设置有竖杆43,并通过竖杆43与烫锅1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42竖向固定设置于横板41下表面的中心处,其下端固定设置有电磁铁44。
[0016]所述驱动电机2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板21,且支撑板21固定设置于四个支杆13之间,利用支撑板21可对驱动电机2起到支撑放置的作用;所述烫锅1的外部固定套设有隔热层14,利用隔热层14可起到一定的隔热防护作用;所述竖杆43上端与所述横板41的连接处固定设置有直角三角形结构的加固块45,利用加固块45可增加竖杆43与横板4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所述转动块54整体为圆台状结构,由上至下其直径逐渐增大。
[0017]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放置有禽类的筐体31通过U型挂块33由上至下限位挂设于烫锅1的内部,而后,开启加热丝12和驱动电机2的通电电路,加热丝12的开启,可对
烫锅1内部的水进行加热,驱动电机2的开启,可通过转轴53带动齿轮a51进行正向转动,此时,利用齿轮a51与齿轮b52的啮合,可在齿轮a51正向转动的同时,带动齿轮b52进行反向的转动,随着齿轮a51与齿轮b52的反方向转动,即可通过转轴53实现两个转动块54的反方向转动,从而通过两个转动块54的反方向转动,对烫锅1内部的热水进行无序的搅拌,进而利用热水搅拌时的流动性对筐体31内部放置的禽类进行冲击,实现对禽类的均匀烫洗;待禽类烫洗完成后,可通过控制电动推杆42使其展开,电动推杆42的展开可带动电磁铁44向下移动至与铁制连接板32接触,之后,开启电磁铁44的通电电路,利用电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禽类烫洗设备,包括烫锅(1)、驱动电机(2)、取放筐(3)和垂直升降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烫锅(1)为上端设置有开口的槽状结构,其外壁内部设置有夹层(11),且夹层(11)内缠绕有加热丝(12),烫锅(1)下表面的中部设置有齿轮组(5),下表面的四角处均竖向固定设置有支杆(13),所述齿轮组(5)由齿轮a(51)和齿轮b(52)组成,齿轮a(51)和齿轮b(52)相啮合,其中心处均竖向固定穿设有转轴(53),且转轴(53)的上端经烫锅(1)的下表面转动设置于烫锅(1)的内部,并同心固定设置有转动块(54),所述驱动电机(2)位于齿轮a(51)的下方,其输出端与齿轮a(51)中心处的转轴(53)同心固定连接;所述取放筐(3)包括筐体(31)和连接板(32),所述筐体(31)纵向设置于烫锅(1)的内部,其前端面和后端面的上方均固定设置有U型挂块(33),并通过U型挂块(33)与烫锅(1)的外壁挂接,所述连接板(32)为铁制品,纵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著铭,刘广杰,张洪宾,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智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