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高能加速器机房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4934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高能加速器机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混凝土的准备工作;搭建钢筋骨架,底板和顶板上层的钢筋均采用马镫筋作为支撑;设置模板,侧墙及顶板的模板采用黑模板,侧墙水平加固的主楞采用钢方通;侧墙对拉螺杆均采用三段式的高强止水螺杆;设置顶板支撑体系,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钢管上部配顶托及工字钢;混凝土分为三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第二次浇筑侧墙和顶板非加厚区,第三次浇筑顶板加厚区;浇筑完成后及时采取养护措施。通过分别对钢筋骨架、模板和顶板支撑体系进行针对性创新设置,使得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能够达到防辐射要求,混凝土密实度及裂缝控制都能达到标准,施工质量好。施工质量好。施工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高能加速器机房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高能加速器机房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X射线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科研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基于X射线的检测和成像技术在工业、医疗、化工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X射线能量高,穿过空气时将引起电离辐射。任何电离辐射照射物体时,受照物体将吸收电离辐射的全体或部分能量。如果受照物体是生物体,会引起生物效应,生物效应的大小与吸收能量的多少有密切关系,也就是说吸收的能量越多,生物效应就越厉害。对人体而言,接受过多的照射会引起机体细胞功能下降,进而诱发各种病症。研究还证实,人体暴露在X射线下会导致多种肿瘤发生,包括白血病、甲状腺癌、乳腺癌和肺癌等,还有可能导致唾液腺、胃、结肠、膀胱、卵巢、中枢神经系统和皮肤肿瘤。
[0003]医用高能加速器属于放射治疗领域中的仪器,但在使用时产生的高能辐射会给周边人员造成伤害,对此需要通过高能加速器室来防止辐射泄露,而为了达到防辐射要求,高能加速器室的施工要求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医用高能加速器机房的施工方法,能够达到防辐射要求,施工质量好。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高能加速器机房,包括:
[0006]S1:选择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混凝土的准备工作;
[0007]S2:搭建钢筋骨架,其中底板和顶板上层的钢筋均采用马镫筋作为支撑;
[0008]S3:设置模板,其中侧墙及顶板的模板采用黑模板,侧墙水平加固的主楞采用钢方通;侧墙对拉螺杆均采用三段式的高强止水螺杆;
[0009]S4:设置顶板支撑体系,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钢管上部配顶托及工字钢;
[0010]S5:混凝土分为三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第二次浇筑侧墙和顶板非加厚区,第三次浇筑顶板加厚区;
[0011]S6: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措施。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高能加速器机房,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分别对钢筋骨架、模板和顶板支撑体系进行针对性创新设置,使得浇筑成型的混凝土能够达到防辐射要求,混凝土密实度及裂缝控制都能达到标准,施工质量好。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能加速器机房,所述底板面筋采用C16钢筋支撑,钢筋呈梅花形布置,间距1m*1m,所述底板的底部间隔设置有混凝土垫块,各所述混凝土垫块分别对应各梅花形的钢筋。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能加速器机房,所述底板预埋有测温装置
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检测,所述测温装置包括预埋式测温探头、数据采集传输模块以及数据接收终端,所述预埋式测温探头、数据采集传输模块以及数据接收终端采用无线的方式传输信号。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能加速器机房,所述底板浇筑时,连同侧墙的导墙一起浇筑,导墙的施工缝留设成“Z”字形,高差200mm,低处距离底板面200mm,导墙高低差处采用10mm厚钢板作为侧模,钢板宽300mm,钢板采用水平钢筋焊接固定,钢板浇筑于侧墙混凝土中,不取出。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能加速器机房,所述底板和侧墙导墙浇筑时,根据现场条件及方量情况,采用至少两台天泵进行底板浇筑,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三道振捣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的中部,第三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坡脚处,确保中、下部砼的密实,浇筑向前推进,振动器也相应跟上。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能加速器机房,所述侧墙的钢筋施工时,竖向钢筋单方向进行绑扎,一排立筋及水平筋绑扎完后再绑扎下一排立筋及水平筋,钢筋绑扎过程中采用钢管斜撑临时固定钢筋骨架,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侧墙的测温装置预埋。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能加速器机房,所述侧墙的模板采用18mm厚一级黑模板,侧墙竖向次楞采用100
×
100木枋,木枋间距200mm,水平主楞采用50*100钢方通,壁厚2.5mm,钢方通间距400mm,侧墙采用M18三段式高强止水螺杆,螺杆间距400mm
×
400mm,螺杆两端与钢方通采用双层钢垫片及双螺帽进行固定,单块钢垫片厚度10mm。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能加速器机房,侧墙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松开外侧外墙外模板后,对墙体表面喷温水湿润并覆盖棉毡和薄膜,对墙体洞口,封棉胎和薄膜进行保温保湿养护。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能加速器机房,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初凝前,喷水雾收面,收面后铺塑料薄膜层;终凝后,在塑料薄膜上铺棉毡、蓄水,养护用水采用温水,养护过程混凝土里表温差控制在25℃以内。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高能加速器机房,混凝土的准备工作包括:水泥选用水化热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及金属混凝土,不加早强剂,3d水化热不大于250KJ/kg,7d水化热不大于280KJ/kg,细骨料采用中砂,细度模数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粗骨料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粒径为5.0mm~31.5mm,并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1%。
[0022]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底板支撑体系立面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底板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墙支模体系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底板100、马镫筋110、混凝土垫块120、侧墙200、主楞210、对拉螺杆220、木枋2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高能加速器机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混凝土的准备工作;S2:搭建钢筋骨架,其中底板和顶板上层的钢筋均采用马镫筋作为支撑;S3:设置模板,其中侧墙及顶板的模板采用黑模板,侧墙水平加固的主楞采用钢方通;侧墙对拉螺杆均采用三段式的高强止水螺杆;S4:设置顶板支撑体系,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钢管上部配顶托及工字钢;S5:混凝土分为三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第二次浇筑侧墙和顶板非加厚区,第三次浇筑顶板加厚区;S6: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措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高能加速器机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底板面筋采用C16钢筋支撑,钢筋呈梅花形布置,间距1m*1m,所述底板的底部间隔设置有混凝土垫块,各所述混凝土垫块分别对应各梅花形的钢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高能加速器机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预埋有测温装置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检测,所述测温装置包括预埋式测温探头、数据采集传输模块以及数据接收终端,所述预埋式测温探头、数据采集传输模块以及数据接收终端采用无线的方式传输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高能加速器机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浇筑时,连同侧墙的导墙一起浇筑,导墙的施工缝留设成“Z”字形,高差200mm,低处距离底板面200mm,导墙高低差处采用10mm厚钢板作为侧模,钢板宽300mm,钢板采用水平钢筋焊接固定,钢板浇筑于侧墙混凝土中,不取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高能加速器机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和侧墙导墙浇筑时,根据现场条件及方量情况,采用至少两台天泵进行底板浇筑,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三道振捣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混凝土的中部,第三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家伟王闯林楷韦常鹏李锐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集团华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