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聚氨酯保温管补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4781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聚氨酯保温管补口装置,涉及保温管补口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补口组件主体、框架、电动推杆、滑轮以及滑动组件,框架设置在补口组件主体的底部,框架的底部开设有腔体,腔体的各拐角位置均设置有电动推杆,滑轮固定设置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腔体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之间放置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以及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移动式聚氨酯保温管补口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以及限位块,操作简单方便,有效防止了装置在卸车过程中受损,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用性。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聚氨酯保温管补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保温管补口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聚氨酯保温管补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氨酯保温管道,全称:高密度聚乙烯塑料外护聚氨酯泡沫预制直埋保温管,由输送介质的工作钢管、聚氨酯保温层、聚乙烯塑料外护管,通过设备依次向外结合而成,聚氨酯保温管在进行连接时需要通过补口装置进行补口。
[0003]现有补口装置通常将补口组件装载固定框架上,再将装置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货车上运至施工位置附近,到达位置后拆卸补口装置与货车的连接结构,由人工搬运至地面,由于补口装置体积较大,装置卸车移动多有不便,容易造成装置受损,且费时费劲。
[0004]目前市场上,现有补口装置存在装置卸车不便的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移动式聚氨酯保温管补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聚氨酯保温管补口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补口装置存在装置卸车不便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式聚氨酯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补口组件主体、框架、电动推杆、滑轮以及滑动组件,所述框架设置在补口组件主体的底部,所述框架的底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各拐角位置均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滑轮固定设置在电动推杆的输出端,所述腔体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之间放置有滑动组件;
[0007]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以及限位块,所述第一滑轨设置在框架内底部一侧,所述第一滑轨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滑轨活动设置在滑动槽内,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设置在第二滑轨一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杆活动设置在一侧的放置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设置在第一滑轨一侧,且所述第二固定杆活动设置在远离第一固定杆的放置槽内,所述第一滑轨临近电动推杆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且所述第二滑轨临近电动推杆的一侧开设有相同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块与限位孔卡接。通过设置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以及限位块,装置由翻斗自带升降装置的运输车运输至施工位置时,将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从放置槽上取下,调节电动推杆使滑轮上调,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铺设在滑轮下方,同时将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以及限位块取下,翻斗受升降装置控制倾斜,第二滑轨滑出,调节电动推杆伸长,使滑轮与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配合滑下,然后将第二滑轨收回第一滑轨内,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以及限位块放回,将其放回放置槽内,操作简单方便,有效防止了装置在卸车过程中受损,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杆以及第二固定杆均为螺连接,便于拆卸第一固定杆以及
第二固定杆。
[0009]优选地,所述限位孔开设有若干,若干所述限位孔等间距排列,根据不同的运输车倾斜的时高度调节第二滑轨的可用长度。
[0010]优选地,所述放置槽截面为Z形结构,便于放置滑动组件。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的截面以及第二滑轨的截面均为凹形结构,便于装置滑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的表面设置有凸起,增大滑轮与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装置滑动速度过快。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滑轨滑道尺寸以及第二滑轨的滑道尺寸均与滑轮尺寸相适配,使滑轮滑动顺畅。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以及限位块,装置由翻斗自带升降装置的运输车运输至施工位置时,将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从放置槽上取下,调节电动推杆使滑轮上调,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铺设在滑轮下方,同时将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以及限位块取下,翻斗受升降装置控制倾斜,第二滑轨滑出,调节电动推杆伸长,使滑轮与第一滑轨以及第二滑轨配合滑下,然后将第二滑轨收回第一滑轨内,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以及限位块放回,将其放回放置槽内,操作简单方便,有效防止了补口装置在卸车过程中受损,提高了补口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移动式聚氨酯保温管补口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移动式聚氨酯保温管补口装置主视平面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移动式聚氨酯保温管补口装置仰视平面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部分滑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图2中B

B处截面图。
[0021]图中:1、补口组件主体;2、框架;3、电动推杆;4、第一滑轨;5、第一固定杆;6、第二固定杆;7、滑轮;8、限位块;9、第二滑轨;10、限位孔;11、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
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请参照图1—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移动式聚氨酯保温管补口装置,包括补口组件主体1、框架2、电动推杆3、滑轮7以及滑动组件,框架2设置在补口组件主体1的底部,框架2的底部开设有腔体,腔体的各拐角位置均设置有电动推杆3,滑轮7固定设置在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腔体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11,放置槽11之间放置有滑动组件;
[0026]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4、第二滑轨9、第一固定杆5、第二固定杆6以及限位块8,第一滑轨4设置在框架2内底部一侧,第一滑轨4内部开设有滑动槽,第二滑轨9活动设置在滑动槽内,第一固定杆5固定设置在第二滑轨9一侧,且第一固定杆5活动设置在一侧的放置槽11内,第二固定杆6固定设置在第一滑轨4一侧,且第二固定杆6活动设置在远离第一固定杆5的放置槽11内,第一滑轨4临近电动推杆3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10,且第二滑轨9临近电动推杆3的一侧开设有相同的限位孔10,限位块8与限位孔10卡接。
[0027]其中,第一固定杆5以及第二固定杆6均为螺连接,便于拆卸第一固定杆5以及第二固定杆6。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聚氨酯保温管补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补口组件主体(1)、框架(2)、电动推杆(3)、滑轮(7)以及滑动组件,所述框架(2)设置在补口组件主体(1)的底部,所述框架(2)的底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各拐角位置均设置有电动推杆(3),所述滑轮(7)固定设置在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所述腔体的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放置槽(11),所述放置槽(11)之间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4)、第二滑轨(9)、第一固定杆(5)、第二固定杆(6)以及限位块(8),所述第一滑轨(4)设置在框架(2)内底部一侧,所述第一滑轨(4)内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滑轨(9)活动设置在滑动槽内,所述第一固定杆(5)固定设置在第二滑轨(9)一侧,且所述第一固定杆(5)活动设置在一侧的放置槽(11)内,所述第二固定杆(6)固定设置在第一滑轨(4)一侧,且所述第二固定杆(6)活动设置在远离第一固定杆(5)的放置槽(11)内,所述第一滑轨(4)临近电动推杆(3)的一侧开设有限位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彪马二雷方志明杨荣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万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