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光学干涉断层扫描能力的脉冲球囊扩张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678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光学干涉断层扫描能力的脉冲球囊扩张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一种具有光学干涉断层扫描能力的脉冲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导管组件;球囊部件,一体设置于所述导管组件的远端;至少一作用单元,单个所述作用单元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管组件球囊区段上的电极组件、光源部件和光学传感器。通过设置由光源部件、光学传感器和电极组件构成的作用单元,在保留了原有超声碎石功能的同时,通过光源传感器同光源部件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病变组织外观以及各个部分机构的成像。以实现病变组织外观以及各个部分机构的成像。以实现病变组织外观以及各个部分机构的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光学干涉断层扫描能力的脉冲球囊扩张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光学干涉断层扫描能力的脉冲球囊扩张导管。

技术介绍

[0002]血管钙化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损伤、慢性肾病和衰老等普遍存在的共同的病理表现,介入治疗是一种常见的血管钙化治方式,如专利文献CN104582597A采用一种设备,通过球囊内的冲击波源进行碎石治疗。
[0003]在现有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治疗过程中,主要依靠导管的显影环以及造影液在X光下的反射对导管位置进行定位,这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对血管内部情况的了解并不充分,对于手术中碎石的进度或者导管推送位置的判断可能会存在错误估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光学干涉断层扫描能力的脉冲球囊扩张导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球囊导管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光学干涉断层扫描能力的脉冲球囊扩张导管,包括导管组件;
[0006]球囊部件,一体设置于所述导管组件的远端;
[0007]至少一作用单元,单个所述作用单元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管组件球囊区段上的电极组件、光源部件和光学传感器,以单个所述作用单元中所述光学传感器所获取的来自所述光源部件反射光线的时间延迟和强度信息,得到该所述作用单元对应病变位置图像。
[0008]优选的,单个所述作用单元中,所述光源部件和光学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两侧,以使所述光源部件的反射光在所述光学传感器位置聚集。
[0009]优选的,所述球囊部件同所述导管组件之间形成有一填充区间,以所述填充区间内填充流体的注入与否控制所述球囊的收缩和扩张。
[0010]优选的,所述作用单元设有两个,且对称的设置于所述填充区间的两侧。
[0011]优选的,所述填充区间内填充流体的密度大于造影液密度。
[0012]优选的,所述光源部件所发射的光线为近红外光。
[0013]优选的,所述导管组件近端区段中外管部件同内管部件形成有一排线区间。
[0014]优选的,所述电极组件的材料为铂铱合金。
[0015]优选的,所述导管组件的材料包括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氨酯。
[0016]优选的,所述球囊部件材料包括尼龙。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通过设置由光源部件、光学传感器和电极组件构成的作用单元,在保留了原有超声碎石功能的同时,通过光源传感器同光源部件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病变组织外观以及各个部分机构的成像,在治疗之前,医护人员可以依据图像判断病变类型,并相应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案,治疗之后,可以依据图像对碎石情况进行观察,防止碎石不彻底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作用单元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00、导管组件;101、内管部件;102、外管部件;100a、远端区段;100b、球囊区段;100c、近端区段;200、球囊部件;201、填充区间; 300、治疗组件;301、作用单元;302、电极组件;303、光源部件;304、光学传感器;400、轴线A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参照图1

3,一种具有光学干涉断层扫描能力的脉冲球囊扩张导管(以下简称球囊导管),包括导管组件100和设置在导管组件100远端(即治疗时进入人体血管的一端)位置的球囊部件200,且球囊部件200同导管组件100一体化设计,即球囊部件200同导管组件100为一个整体,同时球囊部件200 同导管组件100之间形成有一填充区间201,优选的,上述导管组件100由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氨酯等材料制成,球囊部件200由尼龙等材料制成,由上述材料球囊部件200具有一定的柔软度,能够进行收缩和扩张,通过控制填充区间201内液体或气体等填充流体的注入与否,即可实现控制球囊部件200的扩张与否,从而实现球囊部件200扩张态和收缩态的转换,即当填充区间201内未注入填充流体时,球囊部件200处于收缩态,对应的,球囊导管处于输送态,当填充区间201内填充有填充流体时,球囊部件200 在填充流体的作用下进行扩张,即球囊部件200处于扩张态,对应的,球囊导管处于治疗态。
[0025]参照图1和2,该导管组件100主体由内管部件101和外管部件102构成,且内管部件101和外管部件102具有相同的轴线A400,且均沿轴线A400方向进行延伸,且外管部件102在球囊部件200位置截断,对应的将导管组件100 分成球囊区段100b和位于球囊区段100b两侧的远端区段100a和近端区段 100c,球囊区段100b的导管组件100同球囊部件200共同形成上述填充区间 201,同时近端区段100c中外管部件102同内管部件101之间形成一排线区间,该排线区间大致成一端开口的圆筒状,且其沿轴线A400方向进行延伸,用于布置导线。
[0026]进一步的,参照图1,该球囊导管还包括布置填充区间201内的治疗组件 300,该治疗组件300至少包括一个安装在导管组件100中球囊区段100b上的作用单元301,优选的,该作用单元301设有多个,且沿球囊区段100b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即该治疗组件300由若干沿轴线A400间隔分布的作用单元301构成,多个作用单元301协同作用,对病变区域的不同部位进行治疗。
[0027]具体的,该作用单元301包括电极组件302、光源部件303和光学传感器 304,且电极组件302、光源部件303和光学传感器304沿导管组件100的长度方向线性排布,其中电极
组件302同外部脉冲发生设备连接,用于产生超声波对病变位置进行治疗,光源部件303同光学传感器304协同作业,且光学传感器304通过导线同外部主体相连接,用于产生病变位置的图像信息,同时为了提高成像效果,优选的,光源发出的光为波长较长的近红外光,能够提高成像的清晰度。
[0028]使用时,作用单元301在导管组件100的输送下抵达血管中的病变位置,随后向填充区间201内填充区间201注入填充流体使球囊部件200进行扩张,当球囊部件200扩张完成后,启动光源部件303,光源部件303发出的光线投射在组织上,该光线经过组织的反射后被光学传感器304接收,并获得反射光的时间延迟以及反射光的强度等信息,光学传感器304将所获得的信息传送到主机,通过处理转换为二维和三维的图像,从而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光学干涉断层扫描能力的脉冲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组件;球囊部件,一体设置于所述导管组件的远端;至少一作用单元,单个所述作用单元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导管组件球囊区段上的电极组件、光源部件和光学传感器,以单个所述作用单元中所述光学传感器所获取的来自所述光源部件反射光线的时间延迟和强度信息,得到该所述作用单元对应病变位置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光学干涉断层扫描能力的脉冲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作用单元中,所述光源部件和光学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电极组件的两侧,以使所述光源部件的反射光在所述光学传感器位置聚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光学干涉断层扫描能力的脉冲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部件同所述导管组件之间形成有一填充区间,以所述填充区间内填充流体的注入与否控制所述球囊的收缩和扩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光学干涉断层扫描能力的脉冲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立张晨朝沈炜殷江李政蔡涛王君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百心安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