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体膜模具、载体膜和光伏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406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体膜模具、载体膜和光伏电池,其中,载体膜模具包括:金属模板,金属模板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展;金属模板上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栅线线型区和第二栅线线型区,第一栅线线型区与第二栅线线型区相距第一预设距离,每个栅线线型区均设置有沿第二方向延伸且相间隔的栅线线型凸起;第一栅线线型区和第二栅线线型区中的栅线线型凸起的数量均为半片光伏电池片栅线的数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载体膜模具,压印形成的载体膜能匹配适应规格的两个半片光伏电池片的量产规划,提升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体膜模具、载体膜和光伏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是涉及一种载体膜模具、载体膜和光伏电池。

技术介绍

[0002]HJT(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film,异质结电池)电池技术是目前最火热的电池技术之一,其具有领先的效率水平以及高于其他现有电池的良率水平,采生产HJT电池的成本比较高,为了降低HJT电池的生产成本,在制备光伏电池片上的细栅时,可采用如PTP(激光转印)技术、全开口钢板技术等制备的光伏电池片上的细栅,能满足超细副栅需求,且可以使PERC(Passivated Emitterand Rear Cell,发射极和背面钝化电池)等高温浆料电池的栅线湿重进一步下降,也可以使HJT低温浆料电池的栅线湿重进一步下降。采用激光转印技术制备光伏电池片时,通常是先设计载体膜模具,采用载体膜模具对载体膜进行压印,压印后的载体膜用于制备栅线,其中栅线线型、栅线根数可以自由设计,因此可以满足客户对任意栅线线型的需求。
[0003]在现有技术中,经载体膜模具制备的载体膜通常用于制备一整张光伏电池片上的栅线,生产效率有待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载体膜模具,压印形成的载体膜能匹配适应规格的两个半片光伏电池片的量产规划,提升生产效率。
[0005]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载体膜。
[0006]本技术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电池。<br/>[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载体膜模具,包括:金属模板,所述金属模板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展;所述金属模板上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栅线线型区和第二栅线线型区,所述第一栅线线型区与所述第二栅线线型区相距第一预设距离,每个所述栅线线型区均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相间隔的栅线线型凸起。
[000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载体膜模具,通过设置第一栅线线型区与第二栅线线型区,使得该载体膜模具在对载体膜进行压印时,能在一片载体膜上一次性压印出能同时制备两个半片的光伏电池片的栅线的区域,以及通过合理设置第一栅线线型区与第二栅线线型区之间相距第一预设距离,能保证压印成的载体膜在制备栅线时,能同时实现两片硅片的良好传输,能匹配适应规格的两个半片光伏电池片的量产规划,为同时制备两个半片甚至多片光伏电池片提供一种生产思路,提升生产效率。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体膜模具包括用于制备光伏电池正面栅线的载体膜的模具;所述栅线线型凸起在垂直于所述金属模板的方向上的高度H1满足12um≤
H1≤16um。其中,相较于现有的载体膜模具降低了正面栅线线型凸起的高度,采用由该载体膜的模具压印形成的正面栅线载体膜制备正面栅线时,不容易摩擦断柵,且能够在不损失效率的情况下降低栅线的湿重。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栅线线型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横截面为梯形凸起,所述梯形凸起的上底背离所述金属模板,所述梯形凸起的上底宽度L1满足5um≤L1≤10um,所述梯形凸起的下底宽度L2满足20um≤L2≤26um,高宽比A1满足0.5≤A1≤0.6。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线线型区和所述第二栅线线型区中的栅线线型凸起的数量S1分别满足500根≤S1≤750根。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体膜模具包括用于制备光伏电池背面栅线的载体膜的模具;所述栅线线型凸起在垂直于所述金属模板的方向上的高度H2满足8um≤H1≤10um。其中,相较于现有的载体膜模具降低了背面栅线线型凸起的高度,采用由该载体膜的模具压印形成的背面栅线载体膜制备背面栅线时,不容易摩擦断柵,且能够在不损失效率的情况下降低栅线的湿重。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栅线线型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横截面为梯形凸起,所述梯形凸起的上底背离所述金属模板,所述梯形凸起的上底宽度L3满足5um≤L3≤10um,所述梯形凸起的下底宽度L4满足18um≤L4≤24um,高宽比A2满足0.35≤A2≤0.5。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线线型区和所述第二栅线线型区中的栅线线型凸起的数量S2分别满足500根≤S1≤750根。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S1满足20mm≤S1≤40mm。
[001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载体膜,包括:聚酯膜,所述聚酯膜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展;所述聚酯膜上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栅线转印区和第二栅线转印区,所述第一栅线转印区和所述第二栅线转印区相距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一栅线转印区和所述第二栅线转印区均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栅线线型凹槽;所述第一栅线转印区和所述第二栅线转印区中的栅线线型凹槽的数量均为半片光伏电池片栅线的数量。
[00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载体膜,通过设置第一栅线转印区和第二栅线转印区,使得该载体膜能同时对两个半片的光伏电池片上的栅线进行制备,以及通过合理设置第一栅线转印区和第二栅线转印区之间相距第一预设距离,能保证两片硅片能同时良好地进行传输,能匹配与载体膜中第一栅线转印区和第二栅线转印区的规格相应的半片光伏电池片的量产规划,为同时制备两个半片甚至多片光伏电池片提供一种生产思路,提升生产效率。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体膜为正面栅线载体膜;所述栅线线型凹槽在垂直于所述聚酯膜的方向上的槽深P1满足12um≤P1≤16um。其中,通过减小正面栅线载体膜中梯形凹槽的槽深,使得最终制成的正面细栅的高度较现有的正面细栅矮,进而不容易出现摩擦断柵的情况。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栅线线型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为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的上底为凹槽底部,所述梯形凹槽的下底为槽口,所述梯形凹槽的上底宽度K1满足5um≤K1≤10um,所述梯形凹槽的下底宽度K2满足20um≤K2≤26um,高宽比A3满足0.5≤A1≤0.6。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栅线转印区和所述第二栅线转印区中的栅线线型凹槽的数量M1分别满足500根≤M1≤750根。
[00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体膜为背面栅线载体膜;所述栅线线型凹槽在垂直于所述聚酯膜的方向上的槽深P2满足8um≤P2≤10um。其中,通过减小背面栅线载体膜中梯形凹槽的槽深,使得最终制成的贝爱民细栅的高度较现有的正面细栅矮,进而不容易出现摩擦断柵的情况。
[00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栅线线型凹槽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截面为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的上底为凹槽底部,所述梯形凹槽的下底为槽口,所述梯形凹槽的上底宽度K3满足5um≤K3≤10um,所述梯形凹槽的下底宽度K4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体膜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模板,所述金属模板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展;所述金属模板上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栅线线型区和第二栅线线型区,所述第一栅线线型区与所述第二栅线线型区相距第一预设距离,每个所述栅线线型区均设置有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相间隔的栅线线型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膜模具包括用于制备光伏电池正面栅线的载体膜的模具;所述栅线线型凸起在垂直于所述金属模板的方向上的高度H1满足12um≤H1≤16u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体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线线型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横截面为梯形凸起,所述梯形凸起的上底背离所述金属模板,所述梯形凸起的上底宽度L1满足5um≤L1≤10um,所述梯形凸起的下底宽度L2满足20um≤L2≤26um,高宽比A1满足0.5≤A1≤0.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体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线型区和所述第二栅线线型区中的栅线线型凸起的数量S1分别满足500根≤S1≤750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膜模具包括用于制备光伏电池背面栅线的载体膜的模具;所述栅线线型凸起在垂直于所述金属模板的方向上的高度H2满足8um≤H2≤10u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体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线线型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横截面为梯形凸起,所述梯形凸起的上底背离所述金属模板,所述梯形凸起的上底宽度L3满足5um≤L3≤10um,所述梯形凸起的下底宽度L4满足18um≤L4≤24um,高宽比A2满足0.35≤A2≤0.5。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体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线线型区和所述第二栅线线型区中的栅线线型凸起的数量S2分别满足500根≤S1≤750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体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S1满足20mm≤S1≤40mm。9.一种载体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酯膜,所述聚酯膜沿相互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延展;所述聚酯膜上具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栅线转印区和第二栅线转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燕蒋方丹吴坚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阿特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