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离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366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离驱动电路,包括初级输入模块,变压器隔离模块和次级驱动模块,所述初级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界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变压器隔离模块的初级绕组端,变压器隔离模块的次级绕组端连接次级驱动模块,所述次级驱动模块由四路驱动电路组成,四路驱动电路结构相同,在每组驱动电路中均设有由稳压管和电容组成的驱动下沉电路,驱动信号下沉一定幅值后再经过电阻接开关管驱动脚来驱动开关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变压器实现隔离驱动,驱动速度快,驱动信号延时小,不影响驱动信号时序,可广泛应用于高频驱动电路,并且本电路采用稳压管和电容组成的驱动下沉电路,使驱动信号整体下沉,提高了驱动的抗干扰能力,增强了电路的可靠性。强了电路的可靠性。强了电路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离驱动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隔离驱动电路,属于变压器驱动隔离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关电源也是不断朝着小型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而功率管及其驱动电路是开关电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驱动电路也有越来越高的设计要求。一般在很多场合需要将PWM驱动信号和功率管进行隔离,其中现有常采用的隔离驱动电路是采用光耦来实现隔离;但是光耦隔离在使用存在于如下的一些缺陷:
[0003](1)光耦驱动速度较慢,驱动信号经过光耦隔离后会有延时,可能造成驱动信号时序错乱。
[0004](2)因现有的光耦隔离驱动速度较慢,故无法在较高频率驱动电路上得到应用。现有的光耦隔离驱动电路需要在后端有隔离的供电电源,电路复杂且成本高,可靠性低。
[0005](3)现有的光耦隔离驱动电路在出现开关管损坏后会导致供电电源损坏,维修成本高。
[0006](4)光耦隔离开关频率受限制,同时需要额外供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驱动电路,其采用变压器实现隔离驱动,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离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输入模块,变压器隔离模块和次级驱动模块,所述初级输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外界驱动信号,输出端连接变压器隔离模块的初级绕组端,变压器隔离模块的次级绕组端连接次级驱动模块,所述次级驱动模块由四路驱动电路组成,四路驱动电路结构相同,在每组驱动电路中均设有由稳压管和电容组成的驱动下沉电路,驱动信号下沉一定幅值后再经过电阻接开关管驱动脚来驱动开关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输入模块包括由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开关管Q4组成的全桥电路,其中开关管Q1和开关管Q2的栅极分别通过电阻R2和电阻R1连接驱动信号A,开关管Q3和开关管Q4的栅极分别通过电阻R3和电阻R4连接驱动信号B,开关管Q1和开关管Q3的源极连接电源VCC,开关管Q2和开关管Q4的源极接地,开关管Q1和开关管Q2的漏极共同连接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一端,开关管Q3和开关管Q4的漏极共同连接隔离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离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信号A和驱动信号B为两路相位相反的方波驱动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离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隔离模块包括隔离变压器T1,隔离变压器T1设有初级线圈绕组N1、次级线圈绕组N2、次级线圈绕组N3、次级线圈绕组N4和次级线圈绕组N5,每一个次级线圈绕组作为一个隔离绕组连接一路驱动电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离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路驱动电路分别为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和第四驱动电路,其中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相对称并共同连接开关管接插件X1,第二驱动电路和第三驱动电路相对称并共同连接开关管接插件X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隔离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稳压管D2、电容C1、稳压管D5、电阻R7、电阻R6和二极管D9,其中稳压管D2和电容C1相互并联组成下沉电路,稳压管D2的阴极连接次级线圈绕组N2的一端,稳压管D2的阳极分别连接稳压管D5的阳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红东敬文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力仕达焊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