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237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包括空净模块,所述空净模块上设置有入风口及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装接设置有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上设置有加湿部及水箱体,所述加湿部与所述水箱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水箱体内水源对所述加湿部进行定量补水操作的补水结构;所述加湿模块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入风口、排风口、加湿部至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的连通;基于空气净化器中水箱、加湿部之间补水结构的设置,可有效地使水箱中水源可控地对加湿部进行自动补水,免除用户频繁多次地对加湿器进行补水的情况。免除用户频繁多次地对加湿器进行补水的情况。免除用户频繁多次地对加湿器进行补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空气的湿度是影响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干燥的地区,用户需要对干燥的环境进行增湿处理。因此,用户一般在家庭中选择购买加湿器,来用于家庭空气的增湿。
[0003]人们生活的空气环境,或存在有较多的甲醛、颗粒悬浮物等,尤其是室内,人们长时间吸入掺杂有上述有害物质的空气会造成身体的不适,更易患病。因此,用户一般在家庭中选择购买空气净化器,来用于家庭空气的净化。
[0004]目前,加湿器一般设有自动补水的功能,因此用户需要定期地对加湿器进行补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
[0006]空气净化器,其包括空净模块,所述空净模块上设置有入风口及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装接设置有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上设置有加湿部及水箱体,所述加湿部与所述水箱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水箱体内水源对所述加湿部进行定量补水操作的补水结构;所述加湿模块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入风口、排风口、加湿部至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的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空净模块与所述加湿模块之间可拆卸装接设置;所述加湿模块设置有与所述排风口位置对应设置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加湿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的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壳体,所述加湿部设置于所述加湿壳体中,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加湿壳体下侧;所述加湿部包括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中装接设置有加湿材料,所述储水腔与所述水箱体通过补水结构形成补水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壳体内,于所述进风口上侧竖向地围合延伸设置的第一挡壁,所述第一挡壁外侧与所述加湿壳体内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储水腔,所述加湿材料呈筒状地绕所述第一挡壁而竖向装接设置;所述加湿材料的竖向延伸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挡壁,所述加湿材料为具有细孔结构的吸水海绵材料;所述进风口、所述加湿材料内侧上部经所述加湿材料至所述加湿材料外侧、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的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加湿模块上侧设置有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之间形成所述出风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加湿模块上侧设置有用于遥控器放置的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中设置有用于对水箱体内进行加水操作的加水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空净模块包括风机壳体,所述入风口设置于所述风机壳体外周侧,所述排风口设置于所述风机壳体上侧,所述风机外壳内设置有风机结构,所述风机结构的
进风侧对应所述入风口设置,所述风机结构的出风侧朝向上侧地对应所述排风口设置;所述入风口、风机结构至排风口之间风道中设置有过滤组件。
[0013]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壳体外周侧设置有入风格栅,所述入风口于所述入风格栅之间形成,所述风机结构为蜗壳风机,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入风格栅与所述风机结构的进风侧之间。
[0014]进一步地,所述水箱体下部设置有给水口,所述补水结构包括在所述给水口上设置的用于限制水箱体内水源从给水口对外输出的限制部;所述限制部配置为:当所述加湿部中水量处于指示状态时,该限制部封堵所述给水口设置;当所述加湿部中水量低于指示状态时,所述限制部放开所述给水口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限制部包括于所述给水口对应所述水箱体一侧位置设置的限制板,所述限制板上定位穿接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活动端转轴连接有活动臂,所述活动臂联动连接有浮标组件;当所述加湿部中水量处于指示状态时,该限制板在所述浮标组件的上浮应用下,联动地上移并封堵至所述给水口上;当所述加湿部中水量低于指示状态时,所述限制板在所述浮标组件下浮应用下,联动地下移并放开所述给水口设置。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基于空气净化器中水箱、加湿部之间补水结构的设置,可有效地使水箱中水源可控地对加湿部进行自动补水,免除用户频繁多次地对加湿器进行补水的情况。
[0018]基于空气净化器中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净模块与具有加湿功能的加湿模块可拆卸装接设置情况,令该空气净化器具有空气净化功能与加湿功能的组合应用前提下,实现空净功能与加湿功能的模块独立设置,确保了设备的功能独立性与可靠性;同时,可拆卸的加湿模块更便于用户提取而进行水箱的定期补水操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组合设置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的结构设置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补水结构的设置示意图;
[0022]图4为图3的A局部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空净模块1、风机壳体100、入风口101、入风格栅1011、排风口102、风机结构11、过滤组件12、
[0025]加湿模块2、加湿壳体200、进风口201、出风口202、出风格栅2021、加湿部21、加湿材料210、储水腔211、第一挡壁2111、第二挡壁2112、储水槽212、分隔栏213、分隔开口214、端盖215、水箱体22、补水腔220、给水口221、补水结构23、限制部230、限制板231、活动杆232、活动臂233、浮标组件234、支撑块235、浮球框236、框臂237、转轴a、转轴b、转轴c、穿接杆2351、穿接槽2352、放置平台24、加水口241、遥控器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包括空净模块1及加湿模块2,所述空净模块1与所述加湿模块2之间可拆卸装接设置。
[0028]所述空净模块1包括风机壳体100,所述风机壳体100外周侧设置有入风格栅1011,所述入风格栅1011之间形成入风口101,所述风机结构11为蜗壳风机,所述风机结构11的进风侧对应所述入风口101设置,所述入风格栅1011与所述风机结构11的进风侧之间设置有过滤组件12。所述风机壳体100上侧设置有排风口102,所述风机结构11的出风侧朝向上侧地对应所述排风口102设置。
[0029]所述加湿模块2包括加湿壳体200,所述加湿壳体200内设置有围合设置的水箱体22,所述水箱体22旁侧设置有加湿部21,所述水箱体22与所述加湿部21沿水平方向地于所述加湿壳体200中两侧分设布置;所述加湿壳体200对应该加湿部21的下侧设置有进风口201,所述加湿壳体200上侧设置有出风格栅2021,所述出风格栅2021之间形成出风口202,所述加湿部21与所述水箱体2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水箱体22内水源对所述加湿部21进行定量补水操作的补水结构23。
[0030]当所述空净模块1与加湿模块2配合装接时,所述加湿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净模块,所述空净模块上设置有入风口及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上装接设置有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上设置有加湿部及水箱体,所述加湿部与所述水箱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水箱体内水源对所述加湿部进行定量补水操作的补水结构;所述加湿模块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入风口、排风口、加湿部至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的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净模块与所述加湿模块之间可拆卸装接设置;所述加湿模块设置有与所述排风口位置对应设置的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加湿部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的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壳体,所述加湿部设置于所述加湿壳体中,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加湿壳体下侧;所述加湿部包括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中装接设置有加湿材料,所述储水腔与所述水箱体通过补水结构形成补水配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壳体内,于所述进风口上侧竖向地围合延伸设置的第一挡壁,所述第一挡壁外侧与所述加湿壳体内侧壁之间形成所述储水腔,所述加湿材料呈筒状地绕所述第一挡壁而竖向装接设置;所述加湿材料的竖向延伸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挡壁,所述加湿材料为具有细孔结构的吸水海绵材料;所述进风口、所述加湿材料内侧上部经所述加湿材料至所述加湿材料外侧、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的连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上侧设置有出风格栅,所述出风格栅之间形成所述出风口。6.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上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臻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领尚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