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粉料整形装置及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2968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粉料整形装置及造粒装置,涉及陶瓷砖生产设备领域。其中,粉料整形装置用于处理陶瓷砖微粉料增湿得到的初步粉料;其包括:进料机构、辊筒、出料机构和辊筒驱动装置,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辊筒的进料端连通,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辊筒的出料端连通;所述辊筒的内壁在辊筒圆周方向上设有一道或多道凸起部;所述初步粉料在辊筒转动的驱动下由辊筒的进料端输送至出料端,并在所述凸起部的阻碍下滚动爬过所述凸起部,以使初步粉料中的颗粒互相粘附混合,颗粒粒径增大,且趋向球形。基于上述粉料整形装置,可提升粉料的颗粒级配,提升粉料的流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粉料整形装置及造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陶瓷砖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粉料整形装置及造粒装置微粉料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干法制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陶瓷砖干法制粉工艺是陶瓷砖行业提出的一种新技术,其一般是指将各种原料粉磨(一般采用立磨机)后加水造粒成为具有一定颗粒级配的粉料,进而满足后期传输、储存均化、压制成型的需求。干法制粉工艺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造粒,现有常见的造粒装置有辊筒式造粒机(如专利CN111993530A、CN205269568U等)、圆盘式造粒机(如专利CN110327843A、CN202540433U等)、塔式造粒机(如专利CN109603679A等);其中,圆盘式造粒机造粒得到粉料的颗粒级配偏细,且需要加水量高,后期烘干耗能较高。塔式造粒机虽然得到粉料的颗粒级配较粗,但是其产量低,往往一条生产线需要配置多个塔式造粒机,设备成本高,占地多。相比较而言,辊筒式造粒机造粒得到的粉料颗粒级配偏中,且增湿造粒过程中所需要的加水量较少,后期烘干耗能低。因此,是目前应用最广的干法造粒机。
[0003]参申请人在先申请专利CN205269568U,辊筒式造粒机的一般结构为辊筒式增湿搅拌筒和V型搅拌筒;其中,经增湿搅拌得到的粉料先进入V型搅拌筒中,当V型搅拌装置的拐角位于下方时,由于粉料中的粗颗粒重量较大,集聚在V型搅拌筒拐角位置的前端,进一步的,当V型搅拌器的拐角位置转动至顶部过程中,较重的粗颗粒料向前排出造粒机,而较轻的细颗粒料返回增湿搅拌筒。申请人在运用传统辊筒式造粒机的过程中发现,对于一些以风化类原料为主体的陶瓷砖配方体系,辊筒式造粒机在较低的含水率(<10%)条件下即可得到满足生产需求的颗粒级配。而对于一些复配类型的原料(风化料含量低)为主的配方体系,辊筒式造粒机往往需要提升含水率。有些料甚至在高含水率时仍然难得到颗粒级配适当的粉料。此外,辊筒式搅拌机的V型搅拌筒拐角处容易粘附粉料,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粉料整形装置,其可提升粉料的流动性,优化粉料的颗粒级配。
[0005]本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粉料整形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粉料整形装置,用于处理陶瓷砖微粉料增湿得到的初步粉料;包括:进料机构、辊筒、出料机构和辊筒驱动装置,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辊筒的进料端连通,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辊筒的出料端连通;所述辊筒的内壁在辊筒圆周方向上设有一道或多道凸起部;
[0007]所述初步粉料在辊筒转动的驱动下由辊筒的进料端输送至出料端,并在所述凸起部的阻碍下滚动爬过所述凸起部,以使初步粉料中的颗粒互相粘附混合,颗粒粒径增大,且趋向球形。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辊筒的内壁上设有多道呈环形的凸起部,相邻凸起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辊筒呈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为1~20
°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辊筒的内壁上设有呈螺旋分布的凸起部,所述辊筒呈水平设置。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起部的截面呈弧形、三角形、梯形、矩形或锯齿形。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辊筒包括筒体本部和设于筒体本部外的多个传动环,多个所述传动环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一个或多个传动环与所述辊筒驱动装置连接;
[0012]所述筒体本部上设有多道呈环形的凸起部,相邻凸起部之间设有呈弧形凹槽状的连接部,所述凸起部、连接部连接形成所述筒体本部的圆周筒壁。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起部间距均匀地分布在所述筒体本部上;相邻凸起部之间的距离与凸起部底部宽度之比为(1.8~4):1;凸起部的高度与弧形凹槽状的连接部深度之间的比为1:(0.8~1)。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凸起部包括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靠近所述辊筒的进料端设置,所述第二凸起部靠近所述辊筒的出料端设置;
[0015]相邻所述第一凸起部之间的距离与所述相邻第二凸起部之间的距离之比为1:(1.5~3);第一凸起部的高度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之比为1:(1.2~2);第一连接部的深度与第二连接部的深度之比为1:(1.5~3)。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刮料装置,所述刮料装置包括刮料板、支撑轴和刮料驱动装置;
[0017]所述刮料板设于所述辊筒内部,且与所述支撑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辊筒进料端和/或出料端的筒壁与所述刮料驱动装置连接。
[0018]相应的,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造粒装置,包括增湿搅拌装置和上述的粉料整形装置;所述增湿搅拌装置为辊筒式增湿造粒机和/或圆盘造粒机。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增湿搅拌装置包括:
[0020]搅拌筒;
[0021]喂料机构,其与所述搅拌筒连通,用于向所述搅拌筒加入微粉料;
[0022]喷雾搅拌机构,用于向搅拌筒体内加入水,并搅拌微粉料和水;
[0023]排料机构,与所述搅拌筒连通,用于排出搅拌筒排出的初步粉料;和
[0024]搅拌筒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搅拌筒转动。
[0025]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6]1.本技术的粉料整形装置包括进料机构、辊筒、出料机构和辊筒驱动装置,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辊筒的进料端连通,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辊筒的出料端连通;所述辊筒的内壁沿辊筒圆周方向设有一道或多道凸起部;初步粉料在进入辊筒后,在辊筒转动的作用下驱动下向出料端运动,而在遇到凸起部后,在凸起部的阻碍下,初步粉料中的颗粒滚动着爬过凸起部,进而使得各颗粒相互粘附混合,使得初步粉料中的颗粒粒径增大,且趋向球形化,提升成品粉料的颗粒级配,流动性。
[0027]2.本技术的粉料整形装置,在辊筒内部设置了刮料板,使得辊筒便于清理。
[0028]3.本技术中的造粒装置包括增湿搅拌装置和粉料整形装置,增湿搅拌装置可采用圆盘式造粒机或辊筒式造粒机,而采用辊筒式造粒机时,可不设置后端的V型搅拌筒,简化了造粒机的结构,提升了其运行的稳定性,同时有效解决了V型搅拌筒拐角处难以清理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粉料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粉料整形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粉料整形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6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3中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粉料整形装置,用于处理陶瓷砖微粉料增湿得到的初步粉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机构、辊筒、出料机构和辊筒驱动装置,所述进料机构与所述辊筒的进料端连通,所述出料机构与所述辊筒的出料端连通;所述辊筒的内壁在辊筒圆周方向上设有一道或多道凸起部;所述初步粉料在辊筒转动的驱动下由辊筒的进料端输送至出料端,并在所述凸起部的阻碍下滚动爬过所述凸起部,以使初步粉料中的颗粒互相粘附混合,颗粒粒径增大,且趋向球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粉料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的内壁上设有多道呈环形的凸起部,相邻凸起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辊筒呈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为1~20
°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粉料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的内壁上设有呈螺旋分布的凸起部,所述辊筒呈水平设置。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粉料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截面呈弧形、三角形、梯形、矩形或锯齿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粉料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包括筒体本部和设于筒体本部外的多个传动环,多个所述传动环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一个或多个传动环与所述辊筒驱动装置连接;所述筒体本部上设有多道呈环形的凸起部,相邻凸起部之间设有呈弧形凹槽状的连接部,所述凸起部、连接部连接形成所述筒体本部的圆周筒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陶瓷砖干法制粉系统的粉料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苏景梁海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博晖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