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全自动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2919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全自动焊接装置,包括线缆解卷机构、线缆送进机构、母线胶皮切剥机构、内线排线机构、内线胶皮切剥机构和元件上料焊接机构;母线胶皮切剥机构包括线缆导向通道、母线夹持组件、母线胶皮环切组件、母线裁断组件、母线胶皮分离压紧组件;内线排线机构包括内线固定排线板、搓线板和内线排序调整组件;内线胶皮切剥机构包括内线胶皮分离压紧板、内线胶皮环切组件和内线裁断组件;元件上料焊接机构包括元件自动送料组件和自动定位焊接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线缆和电子元件自动上料、线缆自动去皮和裁切、内线自动按序排列和自动焊接等全自动化作业,极大提升了作业效率,从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和企业生产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和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全自动焊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焊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缆全自动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自动化技术和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被应用在各个工业
内。其中,电子元件,尤其电路板、转接头等,往往需要与外部的线缆进行焊接,以实现局部的电路组装,以便作为成品部件提供给采购的企业,作为组成部件形成更加复杂的电路模块。而线缆的焊接过程中,端部的胶皮剥离是必不可少的工序。
[0003]目前,工业上采用的剥线工艺主要包括机械式、电热式和激光式三种方式。机械式通过控制锋利的刀片来切剥线缆的护套等;电热式在机械式的基础上,降低刀片的锋利程度,同时控制切剥刀片在一定温度,将护套材料熔化、汽化,实现对线缆护套的切剥;激光烧蚀方法中,随着聚合物吸收光能并蒸发,导线上的所有材料被去除。由于线缆的的端部存在一定柔性,内线往往是多根,在最外层的胶皮剥离后,多根内线会自然出现随机松散,且每根内线(通常以不同颜色内层胶皮区分)与电子元件的焊接有线序的要求,因而线缆的胶皮剥离以及与电子元件的焊接工作,主要还是人工手动操作为主,市面上也存在了部分自动剥线机,用于线缆胶皮剥离的机械化操作。
[0004]人工手动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随着导线直径的减小,线缆胶皮的厚度以及内部线芯的直径都会减小,人工手动操作则需要更高的操作经验和手法,才能尽可能降低或消除导体破坏和导线变形,且工作强度高、效率低;传统的自动剥线机在剪剥多芯电线电缆内层皮时存在主要问题是:多芯电线电缆的内芯线在外包绝缘皮的包裹下呈三角形堆栈形式排列,往往会出现内层皮粘连内层线或上、下切刀切内层皮不完整等情况,需要人工干预进行二次剥离。
[0005]针对目前低效率的人工生产模式,为实现电缆线(尤其超细电缆线)剥线的半自动化/自动化生产,满足批量化生产需求,以及针对待焊组件尺寸小、种类多,导致焊点质量控制难等问题,改进和优化电缆线各层绝缘层的剥线工艺,选择合理的剥线工艺,降低或消除导体破坏和导线变形是解决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缆全自动焊接装置,替代现有的人工焊接作业方式,具备线缆和电子元件自动上料、线缆自动去皮和裁切、内线自动按序排列和自动焊接等全自动化作业,提升焊接作业效率。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缆全自动焊接装置,包括线缆解卷机构和线缆送进机构,所述线缆送进机构远离线缆解卷机构的一侧依次设置有母线胶皮切剥机构、内线排线机构、内线胶皮切剥机构和元件上料焊接机构;所述母线胶皮切剥机构包括第一底座、分别设置于第一底座的顶部并可相对移动
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设置有与线缆送进机构衔接的线缆导向通道,所述线缆导向通道上分别设置有母线夹持组件、母线胶皮环切组件和母线裁断组件,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母线胶皮分离压紧组件;所述内线排线机构包括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三支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内线固定排线板,所述内线固定排线板靠近母线胶皮切剥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可升降的内线辅助排线板,所述内线固定排线板和内线辅助排线板的顶面内活动嵌设有若干平行分布的内线分嵌管;所述第四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可升降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可水平往复移动且位于内线固定排线板正上方的搓线板,所述搓线板上设置有内线排序调整组件;所述内线胶皮切剥机构包括第二底座、设置于第二底座上方且位于内线固定排线板远离内线辅助排线板的一侧的内线胶皮分离压紧板、分别设置于搓线板上并位于内线胶皮分离压紧板正上方的内线胶皮环切组件和内线裁断组件,所述内线胶皮分离压紧板可水平移动和垂直升降;所述元件上料焊接机构包括第五支架、固定于第五支架顶部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面设置有元件自动送料组件,所述元件自动送料装置的出料端上方设置有自动定位焊接组件。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座的顶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推拉气缸和第一导轨,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于第一推拉气缸的输出轴端并滑动安装于第一导轨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线缆导向通道上分别贯穿开设有母线胶皮环节刀口和母线裁断刀口,所述母线胶皮环切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线缆导向通道顶部的第一上支架和设置于线缆导向通道底部的第一下支架,所述第一上支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上环切气缸,第一上环切气缸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母线胶皮环节刀口正上方的第一上环切刀片,所述第一下支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下环切气缸,第一下环切气缸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母线胶皮环节刀口正下方的第一下环切刀片;所述母线裁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线缆导向通道顶部的第二上支架,所述第二上支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裁断气缸,所述第一裁断气缸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母线裁断刀口正上方的第一裁断刀片。
[0010]进一步的,所述母线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线缆导向通道顶部的第六上支架,所述第六上支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压紧气缸,所述第二压紧气缸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扣合于线缆导向通道顶部内的第二压紧板;所述母线胶皮分离压紧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架顶部的第三上支架,所述第三上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紧气缸,所述第一压紧气缸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扣合于线缆导向通道顶部内的第一压紧板。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面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支架,所述内线辅助排线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升降支架的顶部,且内线辅助排线板的两侧端滑动嵌设于第三支架的两侧侧板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内线固定排线板的中部开设有通口,所述第一升降支架的顶面一侧还固定连接有匹配地位于通口内的内线辅助排线副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内线分嵌管为顶部开口的“U”型截面管道结构,内线分嵌管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插接柱,所述内线固定排线板的顶面开设有与插接柱相匹配的插接孔。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支架的顶面设置有第三升降气缸,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第三升降气缸的顶部输出轴端,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搓线气缸,所述搓线板与内线固定排线板平行设置并固定连接于搓线气缸的输出轴端。
[0015]进一步的,所述内线排序调整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搓线板顶面上的第四上支架、固定设置于第四上支架顶面两侧的第一推拉气缸、固定嵌设于内线固定排线板底面内的相机,所述第一推拉气缸的底部输出端连接有位于第四上支架内的升降托板,所述升降托板的顶面设置有第一线性驱动机构,所述第一线性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设置有位于升降托板一侧并位于内线辅助排线板正上方的气动抓手。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座的顶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推拉气缸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推拉气缸的输出杆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嵌设于第二导轨顶部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升降气缸,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升降支架,第二升降支架的两侧端滑动嵌设于第三支架的两侧侧板内,所述内线胶皮分离压紧板固定连接于第二升降支架的顶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全自动焊接装置,包括线缆解卷机构(1)和线缆送进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送进机构(2)远离线缆解卷机构(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母线胶皮切剥机构(3)、内线排线机构(4)、内线胶皮切剥机构(5)和元件上料焊接机构(6);所述母线胶皮切剥机构(3)包括第一底座(31)、分别设置于第一底座(31)的顶部并可相对移动的第一支架(32)和第二支架(33),所述线缆导向通道(34)上分别设置有母线夹持组件(38)、母线胶皮环切组件(35)和母线裁断组件(36),所述第二支架(33)的顶部设置有母线胶皮分离压紧组件(37);所述内线排线机构(4)包括第三支架(41)和第四支架(42),所述第三支架(4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内线固定排线板(43),所述内线固定排线板(43)靠近母线胶皮切剥机构(3)的一侧设置有可升降的内线辅助排线板(44),所述内线固定排线板(43)和内线辅助排线板(44)的顶面内活动嵌设有若干平行分布的内线分嵌管(45);所述第四支架(42)的顶部设置有可升降的安装板(46),所述安装板(46)的顶面上设置有可水平往复移动且位于内线固定排线板(43)正上方的搓线板(47),所述搓线板(47)上设置有内线排序调整组件(48);所述内线胶皮切剥机构(5)包括第二底座(51)、设置于第二底座(51)上方且位于内线固定排线板(43)远离内线辅助排线板(44)的一侧的内线胶皮分离压紧板(52)、分别设置于搓线板(47)上并位于内线胶皮分离压紧板(52)正上方的内线胶皮环切组件(53)和内线裁断组件(54),所述内线胶皮分离压紧板(52)可水平移动和垂直升降;所述元件上料焊接机构(6)包括第五支架(61)、固定于第五支架(61)顶部的工作台(62),所述工作台(62)的顶面设置有元件自动送料组件(63),所述元件自动送料装置(63)的出料端上方设置有自动定位焊接组件(6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全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导向通道(34)上分别贯穿开设有母线胶皮环节刀口和母线裁断刀口,所述母线胶皮环切组件(35)包括固定设置于线缆导向通道(34)顶部的第一上支架(351)和设置于线缆导向通道(34)底部的第一下支架(352),所述第一上支架(35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上环切气缸(353),第一上环切气缸(353)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母线胶皮环节刀口正上方的第一上环切刀片(354),所述第一下支架(35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下环切气缸(355),第一下环切气缸(355)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母线胶皮环节刀口正下方的第一下环切刀片(356);所述母线裁断组件(36)包括固定设置于线缆导向通道(34)顶部的第二上支架(361),所述第二上支架(36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裁断气缸(362),所述第一裁断气缸(362)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位于母线裁断刀口正上方的第一裁断刀片(36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全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夹持组件(38)包括固定设置于线缆导向通道(34)顶部的第六上支架(381),所述第六上支架(38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压紧气缸(382),所述第二压紧气缸(382)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扣合于线缆导向通道(34)顶部内的第二压紧板(383);所述母线胶皮分离压紧组件(37)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二支架(33)顶部的第三上支架(371),所述第三上支架(371)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紧气缸(372),所述第一压紧气缸(372)的底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扣合于线缆导向通道(34)顶部内的第一压紧板(37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全自动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座(51)的
顶面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升降气缸(441),所述第一升降气缸(441)的顶部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升降支架(442),所述内线辅助排线板(44)固定连接于第一升降支架(442)的顶部,且内线辅助排线板(44)的两侧端滑动嵌设于第三支架(41)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文超陈安陈振涛翟华李先芬华鹏刘大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