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板单人搬运时的前置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2828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板单人搬运时的前置处理装置,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个支撑板,每个支撑板的左右两侧的上方各设有多个水平叠放的压板,压板宽度为两个模板厚度,压板的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压条,左侧压板上的压条置于其上半部,右侧压板上的压条置于其下半部,每个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各交接有两个平行连杆,多个压板经铰接轴分别铰接在对应的连杆上,多个压板和支撑板在连杆的作用下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杆上端向内或向外倾斜至极限位置时压板相互叠放并接触限位,每个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U形杆,U形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另一端置于支撑板的上方,前后对应的两个U形杆的上端同轴并经第一电缸固定连接。两个U形杆的上端同轴并经第一电缸固定连接。两个U形杆的上端同轴并经第一电缸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板单人搬运时的前置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模板单人搬运时的前置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木模板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建筑装备之一,模板成垛整齐堆放,整垛运输时通过叉车、吊机等起重设备进行运输,但模板在终端使用时,则需要工人手动逐张搬运使用,现阶段工人在从整垛的模板上搬运单张模板时往往需要两个工人配合,两个工人同时施力并使最上端的模板相对于下方的模板垛滑动一小段距离,此时工人的一只手方可置于模板突出一侧的下方,此时共同施力将模板该突出侧抬起并顺势将另一只手插入至模板另一端的下方,此时方可将整张模板抬起运输。
[0003]为了方便工人单人搬运,现阶段存在一种U形的夹子,直接扣合在模板一侧的中间位置上即可将模板抬起,工人在搬运时只需要将夹子卡装在木模板上即可实现单人将模板竖向搬运,然而使用该设备时存在一个问题:在卡装模板时,必须先将模板的一侧向外滑移伸出,使其突出一部分,给夹子一个夹持的空间后才能从整垛上将一个模板进行单人运输,而模板在模板垛上想要滑移出一部分需要一个较大的力,单人操作较为困难,因此为增加单人运输的效率,单人运输时往往需要专门配备人员对最上端模板进行滑移方便后续单人搬运,而且模板较为笨重一次只能将上方的一个或少量几个进行滑移,这个过程中缺少对应的设备,单纯的人工驱动,不仅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增大而且还造成了人员的浪费,为提高单人搬运模板时的效率,现阶段需要一种辅助设备可对模板垛进行操作,使其变形成可方便单人搬运时U形夹子插入的状态,以增加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数量和劳动强度。
[0004]现阶段工具工地上常用的模板取用装置一般为从一侧水平与、自动运输,或多张或单张进行整体搬移,此类装置均不能有效的与模板搬运夹配合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板单人搬运时的前置处理装置,有效的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前后两个水平的支撑板,每个支撑板的左右两侧的上方各设有多个水平叠放的压板,压板宽度为两个模板厚度,压板的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压条,左侧压板上的压条置于其上半部,右侧压板上的压条置于其下半部,每个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各交接有两个平行连杆,多个压板经铰接轴分别铰接在对应的连杆上,多个压板和支撑板在连杆的作用下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杆上端向内或向外倾斜至极限位置时压板相互叠放并接触限位,连杆竖直时,多个压板之间形成间隔,每个支撑板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U形杆,U形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上,另一端置于支撑板的上方,前后对应的两个U形杆的上端同轴并经第一电缸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内侧设有压条,所述压板内侧的压条与支撑板内侧的压条均为橡胶材质。
[0008]优选的,所述每个支撑板中间位置的左右两侧各交接有一个第二电缸,第二电缸的自由端铰接在对应侧靠外的连杆上,多个第二电缸同步驱动。
[0009]优选的,所述每个连杆的上端各转动安装有置于支撑板内侧的滚轮,压板叠放时,滚轮置于模板的最上方,此时可使压条与对应模板定位。
[0010]优选的,所述每个U形杆的下端外侧同轴固定有一个把手,把手上套装有橡胶防滑套。
[0011]优选的,所述U形杆的折弯位置设有加强筋。
[0012]优选的,所述每个第一电缸的上方设有一个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U形杆上。
[0013]本装置可一次实现多个模板的位置调整,相比较出传统的人工手动调整,即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人工操作时的劳动强度,同时能有效的节约人力,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连杆上端向内倾斜时的主视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连杆上端向外倾斜时的主视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模板被装置预处理后的主视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由图1至图4可知,本专利技术包括前后两个水平的支撑板1,每个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的上方各设有多个水平叠放的压板2,压板2宽度为两个模板厚度,压板2的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压条3,左侧压板2上的压条3置于其上半部,右侧压板2上的压条3置于其下半部,每个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各交接有两个平行连杆4,多个压板2经铰接轴分别铰接在对应的连杆4上,多个压板2和支撑板1在连杆4的作用下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杆4上端向内或向外倾斜至极限位置时压板2相互叠放并接触限位,连杆4竖直时,多个压板2之间形成间隔,每个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U形杆5,U形杆5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上,另一端置于支撑板1的上方,前后对应的两个U形杆5的上端同轴并经第一电缸6固定连接。
[0020]为了实现支撑板1与模板的接触,所述支撑板1的内侧设有压条3,所述压板2内侧的压条3与支撑板1内侧的压条3均为橡胶材质。
[0021]为了实现连杆4的驱动,所述每个支撑板1中间位置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个第二电缸7,第二电缸7的自由端铰接在对应侧靠外的连杆4上,多个第二电缸7同步驱动。
[0022]为了实现装置的定位,所述每个连杆4的上端各转动安装有置于支撑板1内侧的滚轮8,压板2叠放时,滚轮8置于模板的最上方,此时可使压条3与对应模板定位。
[0023]为了实现装置的方便把持,所述每个U形杆5的下端外侧同轴固定有一个把手9,把手9上套装有橡胶防滑套。
[0024]为了实现U形杆5在挤压时不变形,所述U形杆5的折弯位置设有加强筋10。
[0025]为了实现前后对应的两个U形杆5保持同轴,所述每个第一电缸6的上方设有一个
伸缩杆11,伸缩杆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U形杆5上。
[0026]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作过程:本装置在使用时需两个工人把持,也可将本装置安装在可移动和升降的滑架上方便工人单人操作,在本装置向模板垛上安装之前,首先驱动第二电缸7使得多个第二电缸7回缩,此时多个压板2实现上下叠放,此时上下叠放的压板2的左右侧边平齐,且左右两侧的连杆4的上端向内侧倾斜,并驱动第一电缸6伸长使得本装置中的两侧支撑板1可从模板垛的前后两侧通过,并使得滚轮8置于最上方的模板的上端面,当滚轮8与模板接触后,此时左右压板2上的压条3与对应的模板对应,完成后驱动第一电缸6回缩使得前后两侧的支撑板1向中间靠拢,直至支撑板1和压板2上的压条3将模板进行夹持固定,完成后驱动第二电缸7伸长,在第二电缸7的驱动下使得多个压板2和连杆4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摆动,被压板2上压条3夹持的模板分别向左右两侧分开,分开的过程中上下叠放的两个模板的移动方向为反向,最终使得模板垛上的模板呈现出图3状态,在此状态下工人可从模板垛的左右两侧交替通过U形夹子对模板进行单人运输。
[0027]本装置对比传统设备有以下好处:1、本装置利用多个压板2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板单人搬运时的前置处理装置,包括前后两个水平的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的上方各设有多个水平叠放的压板(2),压板(2)宽度为两个模板厚度,压板(2)的内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压条(3),左侧压板(2)上的压条(3)置于其上半部,右侧压板(2)上的压条(3)置于其下半部,每个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各交接有两个平行连杆(4),多个压板(2)经铰接轴分别铰接在对应的连杆(4)上,多个压板(2)和支撑板(1)在连杆(4)的作用下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连杆(4)上端向内或向外倾斜至极限位置时压板(2)相互叠放并接触限位,连杆(4)竖直时,多个压板(2)之间形成间隔,每个支撑板(1)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U形杆(5),U形杆(5)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板(1)上,另一端置于支撑板(1)的上方,前后对应的两个U形杆(5)的上端同轴并经第一电缸(6)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板单人搬运时的前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内侧设有压条(3),所述压板(2)内侧的压条(3)与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国利周鹏飞蒋震三李晓勇唐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