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拆装的硅胶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653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拆装的硅胶罐,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通过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调连接,所述上导轨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接盘,上接盘的顶部与电器设备固定连接,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所述第一硅胶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密封圈和第二卡扣密封圈,所述第二硅胶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卡扣密封圈和第四卡扣密封圈,所述第二卡扣密封圈和第四卡扣密封圈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L型机构和第二L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快速完成硅胶罐和油封杯的更换,全过程无需托举硅胶罐拆卸螺栓和对法兰盘进行反复拆卸安装,使硅胶罐的拆装更换工作变得更加简易,不容易损坏法兰盘密封。容易损坏法兰盘密封。容易损坏法兰盘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拆装的硅胶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拆装的硅胶罐,应用在电器设备呼吸器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变压器、电容器、电抗器等充油设备大都配有呼吸器,呼吸器主要有两方面功能:一是给变压器器身内的空气提供与外界相通的通道,当变压器油升温膨胀时,呼出内部空气,反之则吸入外部空气,由此来保持器身内外气压相等;二是进入变压器的空气经过呼吸器时空气中的水分会被呼吸器内的干燥剂吸收,可防止潮湿空气进人变压器油枕内降低或破坏变压器的绝缘强度。然而目前由于电气设备呼吸器密封不够严密、硅胶吸湿量过大等情况都会导致呼吸器的硅胶非正常变色。在运维一体化实施过程中,运维人员承担变电站内变压器、站用变等带电设备呼吸器的硅胶罐和油杯更换的工作,更换步骤较为繁琐,需要分步进行呼吸器的拆卸、硅胶罐的清扫、玻璃罩的更换,然后进一步进行硅胶更换、硅胶罐的安装和油封杯的安装。在以上操作步骤中有几个缺点,首先,硅胶罐和油杯更换操作通常需要两到三个运维人员参加,拆装步骤繁琐导致更换时间很长,且硅胶罐螺栓非常容易锈蚀卡涩,导致硅胶罐拆装困难,再者,硅胶罐一般拥有很大的自重且悬挂于空中,运维人员必须托举硅胶罐才能拆卸或安装螺栓,运维人员耗费体力严重,另外,硅胶罐拆装需要对法兰盘进行反复拆卸安装,容易损坏其密封性。
[0003]有公告号为CN203588805U的技术专利公告了一种可快速更换的变压器呼吸器,其通过将变了色的硅胶盅从两个上法兰和下法兰之间拿掉,并快速的换上新的硅胶盅,但是在更换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在平行的上法兰和下法兰的外圆边上进行长螺栓的拆装,并未解决螺栓发生锈蚀卡涩导致的硅胶罐拆装困难和法兰盘反复拆卸安装损坏其密封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快速拆装的硅胶罐,能够快速完成硅胶罐和油封杯的更换,全过程无需托举硅胶罐拆卸螺栓和对法兰盘进行反复拆卸安装,使硅胶罐的拆装更换工作变得更加简易,不容易损坏法兰盘密封。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快速拆装的硅胶罐,包括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通过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调连接,所述上导轨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接盘,上接盘的顶部与电器设备固定连接,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所述第一硅胶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密封圈和第二卡扣密封圈,所述第二硅胶罐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卡扣密封圈和第四卡扣密封圈,所述第二卡扣密封圈和第四卡扣密封圈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L型机构和第二L型机构,第一L型机构和第二L型机构分别与下导轨滑动连接,第一L型机构和第二L型机构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底部相连通的气道,所述上导轨的中心开设有上通气道,所述下导轨上开设有与上通气
道相对应的下通气道,下通气道分别通过第一L型机构和第二L型机构上开设的气道与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相连通;所述下导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接盘,下接盘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内油杯,内油杯的外部设置有外油杯,下接盘的中心开设有与下通气道相连通的透气孔。
[0007]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的后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支架和至少两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与上导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与下导轨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部开设有倾斜结构的滑槽,滑槽左端的最低点高于右端的最高点,滑槽左端的最低点开设有圆弧形的固定槽,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固定有在滑槽内滑动设置的限位件。
[0008]所述第一L型机构和第二L型机构的外壁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
[0009]所述第一L型机构的气道内设有第五密封圈,第二L型机构的气道内设置有第六密封圈。
[0010]所述上导轨的底部面上开设有与第一卡扣密封圈和第三卡扣密封圈相适配的卡接口,上导轨开设的上通气道上部连通电器设备,上通气道的下部连通第一硅胶罐或第二硅胶罐。
[0011]所述下导轨的顶部面上开设有长条型的滑道,滑道的两端均为开口式结构,所述第一L型机构和第二L型机构的底部均固定有与滑道相适配的滑块。
[0012]所述下接盘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外油杯和内油杯的外盘和内盘,所述外盘内部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内盘内部设置有第二内螺纹,第一内螺纹与第二内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
[0013]所述外油杯顶部的外壁面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相适配的第一外螺纹,所述内油杯顶部的外壁面设置有与第二内螺纹相适配的第二外螺纹。
[0014]所述内油杯和外油杯均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内油杯和外油杯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透明的观察窗。
[0015]所述第一卡扣密封圈、第二卡扣密封圈、第三卡扣密封圈和第四卡扣密封圈上均固定设置有圆形的网片。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设置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进一步通过在第一硅胶罐和第二硅胶罐上设置第一L型机构和第二L型机构,使得第一L型机构和第二L型机构能够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之间滑动,进而实现第二硅胶罐对第一硅胶罐的替换工作,免去了原有呼吸器的拆卸、硅胶罐的清扫、法兰盘的拆装等问题,也避免了由硅胶罐螺栓锈蚀卡涩而导致的硅胶罐拆装困难的问题,且只需一个运维人员即可快速高效地完成更换工作,快速且轻便省力,大大简化工作流程,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8]2、本专利技术在第一硅胶罐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第一卡扣密封圈和第二卡扣密封圈,在第二硅胶罐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第三卡扣密封圈和第四卡扣密封圈,进一步在第一L型机构和第二L型机构上开设的气道内分别设置了第五密封圈和第六密封圈,通过多层密封圈的设置,避免了电器设备的通道和硅胶罐内部的硅胶暴露在空气中,使得空气不易在硅胶罐更换过程中进入电器设备和硅胶罐内部。
[0019]3、本专利技术中的外油杯和内油杯分别与下接盘螺纹连接,通过螺旋操作的方式即可
实现外油杯和内油杯与下导轨的分离或连接,整个更换过程无需托举硅胶罐拆卸螺栓和对法兰盘进行反复拆卸安装,让硅胶罐的拆装更换工作变得更加简易,不容易损坏法兰盘密封,且外油杯和内油杯上开设的观察窗便于在不拆卸的情况下观察内油杯和外油杯内部的使用情况。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上导轨和下导轨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内油杯和外油杯与下接盘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卡扣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5]1、第一硅胶罐;2、第二硅胶罐;3、第一L型机构;4、第二L型机构;5、下导轨;6、下通气道;7、第一把手;8、第二把手;9、第一卡扣密封圈;10、第二卡扣密封圈;11、第三卡扣密封圈;12、第四卡扣密封圈;13、上接盘;14、上导轨;15、下接盘;151、第一内螺纹;152、第二内螺纹;16、内油杯;1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拆装的硅胶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导轨(14)和下导轨(5),所述上导轨(14)和下导轨(5)之间通过设置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可调连接,所述上导轨(14)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上接盘(13),上接盘(13)的顶部与电器设备固定连接,所述上导轨(14)和下导轨(5)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硅胶罐(1)和第二硅胶罐(2),所述第一硅胶罐(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密封圈(9)和第二卡扣密封圈(10),所述第二硅胶罐(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三卡扣密封圈(11)和第四卡扣密封圈(12),所述第二卡扣密封圈(10)和第四卡扣密封圈(1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L型机构(3)和第二L型机构(4),第一L型机构(3)和第二L型机构(4)分别与下导轨(5)滑动连接,第一L型机构(3)和第二L型机构(4)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硅胶罐(1)和第二硅胶罐(2)底部相连通的气道;所述上导轨(14)的中心开设有上通气道(18),所述下导轨(5)上开设有与上通气道(18)相对应的下通气道(6),下通气道(6)分别通过第一L型机构(3)和第二L型机构(4)上开设的气道与第一硅胶罐(1)和第二硅胶罐(2)的内部相连通;所述下导轨(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接盘(15),下接盘(15)的底部可拆卸连接有内油杯(16),内油杯(16)的外部设置有外油杯(17),下接盘(15)的中心开设有与下通气道(6)相连通的透气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拆装的硅胶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14)和下导轨(5)的后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支架(21)和至少两个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的顶部与上导轨(14)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2)的底部与下导轨(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1)的下部开设有倾斜结构的滑槽(211),滑槽(211)左端的最低点高于右端的最高点,滑槽(211)左端的最低点开设有圆弧形的固定槽(212),所述第二支架(22)的顶部固定有在滑槽(211)内滑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乃榕廖和卫邓玉莹林雪梅王昕黄静霞梁书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三明供电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