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防过充转换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351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防过充转换插头,涉及转换插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下壳、与下壳配合的上壳,下壳的底部装设有连接盘,连接盘的内部装设有多个转换块,转换块的一端装设有插头,下壳的内部装设有插座、位于插座一侧的连接板;上壳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且插座位于卡槽的内部,下壳的一侧装设有第一卡扣、第二卡扣,且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均与上壳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充满转绿灯后,产品判断充电功率小于20W时,会自动断开电源,从而有效保护电动车,减少了过充起火等问题,而且本产品有充电10H小时自动断电保护,有效减少了电动车电池或者充电器异常一直充问题。动车电池或者充电器异常一直充问题。动车电池或者充电器异常一直充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防过充转换插头


[0001]本技术属于转换插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防过充转换插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在电动车越来越多,电动车充电起火等事故逐步增加,对电动车充电保护要求刻不容缓,本产品电动车防过充转换插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在电动车充电充满后指示灯会亮绿灯,但是充电却还在充,电源没有断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防过充转换插头,解决了现有电动车充电充满后指示灯会亮绿灯充电确还在充的技术问题。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电动车防过充转换插头,包括下壳、与下壳配合的上壳,下壳的底部装设有连接盘,连接盘的内部装设有多个转换块,转换块的一端装设有插头,下壳的内部装设有插座、位于插座一侧的连接板;
[0006]上壳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且插座位于卡槽的内部,下壳的一侧装设有第一卡扣、第二卡扣,且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均与上壳配合。
[0007]可选的,下壳的内部装设有两个螺纹筒、多个T形柱,且T形柱与插座配合,连接板的一侧装设有连接柱、位于连接柱一侧的固定块。
[0008]可选的,上壳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内部装设有连接柱,上壳的一侧装设有第一卡头,且第一卡头与第一卡扣卡接配合,上壳的一侧装设有第二卡头,且第二卡头与第二卡扣卡接配合。
[0009]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充满转绿灯后,产品判断充电功率小于20W时,会自动断开电源,从而有效保护电动车,减少了过充起火等问题,而且本产品有充电10H小时自动断电保护,有效减少了电动车电池或者充电器异常一直充问题。
[0011]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2]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下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0018]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ACDC降压模块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流采集放大模块示意图;
[0020]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单片机模块示意图一;
[0021]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单片机模块示意图二;
[0022]图10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继电器模块示意图。
[002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4]下壳1,第一卡扣101,第二卡扣102,连接盘103,连接柱104,T形柱105,转换块106,插头107,螺纹筒108,连接板109,固定块110,插座111;
[0025]上壳2,卡槽201,连接柱2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7]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28]请参阅图1

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动车防过充转换插头,包括:下壳1、与下壳1配合的上壳2,下壳1的底部装设有连接盘103,连接盘103的内部装设有多个转换块106,转换块106的一端装设有插头107,下壳1的内部装设有插座111、位于插座111一侧的连接板109;
[0029]上壳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01,且插座111位于卡槽201的内部,下壳1的一侧装设有第一卡扣101、第二卡扣102,且第一卡扣101、第二卡扣102均与上壳2配合。
[0030]如说明书附图5所示,本产品主要由上盖、五孔面板模块、PCBA、底壳和三脚插头支架组成,PCBA模块主要由ACDC降压模块、电流采集放大模块、单片机模块和继电器模块组成。当产品通电时继电器导通,转换器有电压输出,同时判断输出的功率,当功率大于20W,产品会一直导通;但是当功率小于20W时,指示灯闪烁5S后继电器断开,产品没输出。产品如果一直充电没有断电,10H小时后也会自动断电保护;
[0031]如说明书附图6所示,交流市电220VAC火线Lin1通过R1保险电阻连接到D1整流二极管,使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再连接到滤波电解电容CE1,给后面电源芯片U1供电,U1的1脚为低压5V输出,连接到滤波电容CE3和负载电阻R3,U1的5/6脚通过电感L2连接到1脚,1脚输出的5V给后续电路供电,Nin1零线连接到U1的2脚,当做GND;电容CY1连接U1的1脚和4脚,起到滤波作用;
[0032]如说明书附图7所示,零线Nin1通过并联的采样电阻R8和R9,采集流通电压,再通过电阻R10连接到运算放大器U3的3脚,U3的2脚连接到电阻R4再连接到GND,2脚同时连接电阻R5再到整流二极管D2,R4、R5通过U3把R10输入的信号放大,D2另一端连接U3的1脚,把放大信号整流提供下级电路,电容C3连接U3的3/4脚起滤波作用,5V电压连接到U3的8脚给U3供电,电容C2连接8脚和GND,给供电电压滤波;放大整流后信号连接到降压电阻R13和滤波
电容EC1再连接到电阻R14,同时R14连接到U3的5脚提供信号,5V电压连接到电阻R16和R7再到GND,R16同时连接到U3的6脚,和5脚信号进行对比,5脚信号大于6脚时,U3的7脚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
[0033]如说明书附图8、9所示,5V电压连接到滤波电容C1并连接单片机U2的1脚,给单片机供电,U2的2脚连接到继电器模块,控制继电器模块通断,U2的2脚连接到U3的7脚,采集放大模块给单片机提供高低电平信号,U2的5脚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再连接电阻R6到GND,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灭,火线Lin1连接降压电阻R15、R11到GND,R15降压后连接U2的7脚,给单片机采集电压频率,给10H定时提供频率,U2的8脚连接到GND;
[0034]如说明书附图10所示,继电器REL1的内部开关分别连接到采样电阻R9和输出零线Nout1,保护二极管D3分别连接到继电器线圈的两端,U2的3脚连接到电阻R12再连接到PNP三极管Q1的基极,提供触发信号,5V电压连接Q1的发射极,Q1的集电极连接到继电器REL1的线圈,当U2的3脚提供信号触发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防过充转换插头,包括:下壳(1)、与下壳(1)配合的上壳(2),其特征在于,下壳(1)的底部装设有连接盘(103),连接盘(103)的内部装设有多个转换块(106),转换块(106)的一端装设有插头(107),下壳(1)的内部装设有插座(111)、位于插座(111)一侧的连接板(109);上壳(2)的一侧开设有卡槽(201),且插座(111)位于卡槽(201)的内部,下壳(1)的一侧装设有第一卡扣(101)、第二卡扣(102),且第一卡扣(101)、第二卡扣(102)均与上壳(2)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防过充转换插头,其特征在于,下壳(1)的内部装设有两个螺纹筒(108)、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忠池应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视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