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轴激光清洗的对焦振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334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1
一种双轴激光清洗的对焦振镜,包括激光腔体,其内设有:由X轴电机驱动旋转的X轴反射镜、由Y轴电机驱动旋转的Y轴反射镜、固定安装的内置预览红光模块,以及与激光腔体导通的入射孔和出射孔;Y轴反射镜位于出射孔的中心上方,X轴反射镜和预览红光模块分设于Y轴反射镜的两侧,X轴反射镜和预览红光模块分别与Y轴反射镜的侧边靠拢且不接触;X轴电机与Y轴电机的中心轴线相垂直,Y轴电机的中心轴线与出射孔的中心轴线相垂直,X轴电机的中心轴线与出射孔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0~20度;Y轴反射镜用于将激光光束经出射孔反射出去;预览红光模块发射经出射孔射出的预览红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更简单,减少了附加的光学器件的使用,更加利于组装。装。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轴激光清洗的对焦振镜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清洗、激光除锈、激光除油、激光打标等激光表面处理或激光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轴激光清洗的对焦振镜。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双轴激光清洗振镜,其预览激光的入射方式是通过激光光路里的预览红光光源和合束镜的入射来实现,其预览红光光源和合束镜需要安装在振镜以外的光路里面,由于激光光路设备是由钣金和型材加工而成,其密封性非常差,导致合束镜非常容易受到灰尘,水份等污染,严重的话,则会影响设备的光学性能和正常使用寿命,而且激光透过合束镜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光衰(能量降低),从而影响产品的寿命及效果;而且,调试时,由于预览红光最终在使用当中要与激光重合,这便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试,从而导致使用非常不方便和不实用。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带预览激光的对焦振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轴激光清洗的对焦振镜,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激光清洗设备,体积较大,笨重,不便于手持式操作,以及预览激光模块的安装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轴激光清洗的对焦振镜,其包括激光腔体,所述激光腔体内设有:由X轴电机驱动旋转的X轴反射镜、由Y轴电机驱动旋转的Y轴反射镜、固定安装的内置预览红光模块,以及与所述激光腔体导通的入射孔和出射孔;
[0005]所述Y轴反射镜位于所述出射孔的中心上方,所述X轴反射镜和所述预览红光模块分设于所述Y轴反射镜的两侧,所述X轴反射镜和所述预览红光模块分别与所述Y轴反射镜的侧边靠拢且不接触;
[0006]所述X轴电机与所述Y轴电机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Y轴电机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射孔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X轴电机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射孔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0~20度;
[0007]所述X轴反射镜用于将来自所述入射孔的激光光束反射给所述Y轴反射镜,所述Y轴反射镜用于将激光光束经所述出射孔反射出去;所述预览红光模块用于发射经所述出射孔射出的预览红光。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电机座,所述激光腔体通过将所述电机座的内部镂空形成,所述X轴电机和所述Y轴电机均固定在所述电机座上。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X轴电机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射孔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5度。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预览红光模块射出的预览红光与由所述Y轴反射镜反射出所述出射孔的激光光束的夹角不大于15度。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射孔上安装有清洗场镜,所述Y轴反射镜发射出的激光光束与所述预览红光模块发射的预览红光均通过所述清洗场镜射出。
[0012]本技术的双轴激光清洗的对焦振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X轴反射镜、Y轴反射镜与预览红光模块的结构紧凑,且不会影响X轴反射镜与Y轴反射镜的旋转,以便设计较小的激光腔体,从而减小对焦振镜的体积及重量,即便于双轴激光清洗器实现手持式操作;预览红光模块靠近且在不影响Y轴反射镜运转的情况下直接将发射的预览红光经出射孔射出,相比传统技术,结构更简单,减少了附加的光学器件的使用,更加利于组装,且进一步利于对焦振镜的小型化设计。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双轴激光清洗的对焦振镜提供的一实施例的光路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双轴激光清洗的对焦振镜去掉电机座后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双轴激光清洗的对焦振镜去掉电机座后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X轴反射镜,2、X轴电机,3、Y轴反射镜,4、Y轴电机,5、预览红光模块,6、清洗场镜。
[0018]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轴激光清洗的对焦振镜,包括激光腔体,所述激光腔体内设有:由X轴电机2驱动旋转的X轴反射镜1、由Y轴电机4驱动旋转的Y轴反射镜3、固定安装的内置预览红光模块5,以及与所述激光腔体导通的入射孔和出射孔;
[0021]所述Y轴反射镜3位于所述出射孔的中心上方,所述X轴反射镜1和所述预览红光模块5分设于所述Y轴反射镜3的两侧,所述X轴反射镜1和所述预览红光模块5分别与所述Y轴反射镜3的侧边靠拢且不接触;
[0022]所述X轴电机2与所述Y轴电机4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Y轴电机4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射孔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X轴电机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射孔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0~20度;
[0023]所述X轴反射镜1用于将来自所述入射孔的激光光束反射给所述Y轴反射镜3,所述Y轴反射镜3用于将激光光束经所述出射孔反射出去;所述预览红光模块5用于发射经所述出射孔射出的预览红光。实际应用中,所述出射孔上安装有清洗场镜6,所述Y轴反射镜3发射出的激光光束与所述预览红光模块5发射的预览红光均通过所述清洗场镜6射出。
[0024]本实施例的X轴反射镜1、Y轴反射镜3与预览红光模块5结构紧凑,且不会影响X轴反射镜1与Y轴反射镜3的旋转,以便设计较小的激光腔体,从而减小对焦振镜的体积及重
量,便于双轴激光清洗器实现手持式操作。而且,预览红光模块5靠近且在不影响Y轴反射镜3运转的情况下直接将发射的预览红光经出射孔射出,相比传统技术,结构更简单,减少了附加的光学器件的使用,进一步利于对焦振镜的小型化设计。
[0025]在一具体实施中,对焦振镜还包括电机座,所述激光腔体通过将所述电机座的内部镂空形成,所述X轴电机2和所述Y轴电机4均固定在所述电机座上,预览红光模块5通过安装卡座与激光腔体的内壁固定。
[0026]优选地,所述X轴电机2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射孔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5度,便于X轴反射镜1与Y轴反射镜3在反射激光时的角度匹配。
[002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预览红光模块5射出的预览红光与由所述Y轴反射镜3反射出所述出射孔的激光光束的夹角不大于15度,便于经出射孔射出的预览红光与激光光束保持一致(相近)的出射方向。
[0028]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轴激光清洗的对焦振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腔体,所述激光腔体内设有:由X轴电机驱动旋转的X轴反射镜、由Y轴电机驱动旋转的Y轴反射镜、固定安装的内置预览红光模块,以及与所述激光腔体导通的入射孔和出射孔;所述Y轴反射镜位于所述出射孔的中心上方,所述X轴反射镜和所述预览红光模块分设于所述Y轴反射镜的两侧,所述X轴反射镜和所述预览红光模块分别与所述Y轴反射镜的侧边靠拢且不接触;所述X轴电机与所述Y轴电机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Y轴电机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射孔的中心轴线相垂直,所述X轴电机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出射孔的中心轴线的夹角为10~20度;所述X轴反射镜用于将来自所述入射孔的激光光束反射给所述Y轴反射镜,所述Y轴反射镜用于将激光光束经所述出射孔反射出去;所述预览红光模块用于发射经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梓荣曹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博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