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自控调温煅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285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微机自控调温煅烧炉,涉及炭素预焙阳极煅烧炉领域,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在火道最下层的下方设置有呈L形的预热空气道,所述预热空气道的顶部延伸至火道的最上层,所述预热空气道的进气端设置有电控气门,所述炉体正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连通火道内部的八层测温孔、八层调负压孔、五层测温孔、三层测负压孔、二层看火孔、首层测温孔,所述炉体背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连通火道内部的三层测温孔、首层看火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对炉体结构的改变,使每条火道的温度控制更容易调节,使炉体底部低温区罐体内的物料热量均匀传导至两侧的预热空气道内,消除了原炉型罐体内两侧物料温度不一的现象,减少了罐体变形率和增加了炉体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机自控调温煅烧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炭素预焙阳极煅烧炉领域,具体为微机自控调温煅烧炉。

技术介绍

[0002]碳素原材料在高温1200

1350℃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的过程叫做煅烧,完成这一热处理工艺的设备叫做煅烧设备(或称煅烧炉)。 煅烧的目的是排除原料中的水分和挥发分,使炭素原料的体积充分收缩,提高热稳定性和物理化学性能。在煅烧温度下,伴随挥发分的排出,高分子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发生复杂的分解与缩聚反应,分子结构不断变化,原料本身体积逐渐收缩,从而提高了原料的密度和机械强度。
[0003]煅烧设备根据炉型结构基本上分为:1、罐式煅烧炉;2、回转式煅烧炉;3、电热煅烧炉等。1、罐式煅烧炉由于加热方式不同与使用燃料的不同,又可分为:

顺流式:燃气总的运行方向与材料的运动方向一致;

逆流式:燃气与材料两者运动方向相反。2、回转式煅烧炉只是燃料不同而有所差别,有烧煤气与重油(或柴油等)之别。3、电热煅烧炉一般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例如生产量较小的电碳厂或在现代铝工业中要求煅烧达到约2000℃的高温,使无烟煤达到半石墨化状态的高质量无烟煤时使用。因其产能小、耗能高,生产成本较高,所以用途比较狭窄。4、焦炉因其投资大、结构复杂、建设慢,所以现场已不大采用。5、回转床煅烧炉虽然是新炉型,但其缺乏实践的经验和经济效果,使用率和推广生产效果不佳。
[0004]可见,罐式煅烧炉因其结构优势(物料在罐体与两个方向料封隔绝空气而间接加料,并充分利用碳素材料在煅烧时逸出的大量挥发物燃烧,又利用烟气的热量来预热空气,提高热效率)并广泛应用。
[0005]罐式煅烧炉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罐式煅烧炉是针对炭素制品生产而衍生出来的筒式多层分区加热结构,它是由多个垂直的小罐,以每四个按纵横方向(两纵两横)排列为一组所构成,每组罐体顶部有三个聚集挥发物的通道,借此通道可将挥发物送至组内四条加热火道中进行燃烧。当加热火道内的助燃物含量不满足每层加热火道所需温度时,需通过每条火道带有空气拉板砖的位置调节空气进入量(冷空气自炉体底部预热空气道口进入,在密闭的通道内吸附罐体及加热火道散发的热量对其进行加热,再通过空气拉板砖的开启位置进入相应的加热火道内补充氧气)。
[0006]煅烧炉的温度分布大体分为:顶部的中温区(挥发物逸出段)、中间的高温区(挥发物燃烧段)、底部的低温区(挥发物燃烧后)、冷却区,其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即石油焦)经低温加热再降温的过程,通过此流程可使原料内的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达到下一步工序(预焙成型)的参数要求。炭素煅烧炉的运行工艺设定的各分区温度范围:第一层火道温度1250

1300℃;第三层火道温度:1300

1350℃;第五层火道温度:1300

1350℃;第八层火道温度:1200

1250℃;烟道出口负压:98

118pa以及其它测量点。通过工艺操作使以上各段温度及负压在控制范围内以此来实现原料经过此加热结构达到工艺参数需求的目的。
[0007]现炭素煅烧炉运行工艺操作主要有两大现状:一是通过操作人员根据工作经验对
炉体进行现场手动调节使各段温度及负压控制在工艺设定范围内;二是通过在炉体首层安装电动调节翻板使其进入冷空气对使各段温度及负压控制在工艺设定范围内。基于以上两种操作方式,均无法实现各段温度及负压的运行稳定性,其存在的缺点是:第一种操作方式太过原始而且劳动强度大,温度负压调节全靠经验摸索,造成温度和负压的升降幅度变化大,不利于煅烧炉的稳定运行,从而影响产品的微量元素的稳定性及合格率;第二种根据煅烧炉的炉体结构及火焰流向对空气的介入方式及位置进行了变动,但是在首层看火孔直接安装电动调节翻板向火道送入冷空气的方式,在本质上降低了首层的温度和挥发分的燃烧值(既冷空气进入首层先消耗一定的首层温度将冷空气加热至恒定值再和挥发分进行燃烧反应),消耗了大量的挥发分和首层温度,使三层温度相应的降低,炉体负压被迫增大,不利于产品的合格率和降低了产品的产能。
[0008]综上所述,现有的煅烧炉在存在过度依赖操作人员用经验论进行手动操作,致使温度和负压的升降幅度过大而造成产品出现微量元素含量的不稳定性且合格率低的现象,同时冷空气进入首层火道后引起的火道升温过慢和能源浪费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9]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微机自控调温煅烧炉,以解决现有的煅烧炉在存在过度依赖操作人员用经验论进行手动操作,致使温度和负压的升降幅度过大而造成产品出现微量元素含量的不稳定性且合格率低的现象,同时冷空气进入首层火道后引起的火道升温过慢和能源浪费的现象的技术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微机自控调温煅烧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包含多个竖直设置的罐体,所述罐体在炉体内每四个为一组,且按两纵两横排列,每组所述罐体中纵向排列的两个罐体的两侧设置有Z形弯折的火道,火道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八层火道至首层火道,所述炉体在火道最下层的下方设置有呈L形的预热空气道,所述预热空气道的顶部延伸至火道的最上层,所述预热空气道的进气端设置有电控气门,所述炉体正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连通火道内部的八层测温孔、八层调负压孔、五层测温孔、三层测负压孔、二层看火孔、首层测温孔,所述炉体背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连通火道内部的三层测温孔、首层看火孔。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炉体结构的改变,消除原炉型两条火道在负压不一的情况下一条空气道的预热空气分配不均现象,使每条火道的温度控制更容易调节,使炉体底部低温区罐体内的物料热量均匀传导至两侧的预热空气道内,消除了原炉型罐体内两侧物料温度不一的现象,减少了罐体变形率和增加了炉体使用寿命。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热空气道包括竖直部分与水平部分,水平部分设置在火道最下层的下方,而竖直部分与多组火道正交,且延伸至火道的最上层。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空气经过水平部分预热后,再经过竖直部分上升从预热空气道的出口流出,减少了首层火道内热量的损耗。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八层测温孔与八层调负压孔皆设置在八层火道的一端,且与八层火道相连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八层测温孔监测八层火道的温度,同时通过八层调负压孔调节火道内的压力。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五层测温孔设置在五层火道的一端,且与五层火道相连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五层测温孔对五层火道测温,监测炉体内高温区的温度。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层测负压孔设置在三层火道的一端,且与三层火道相连通。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三层测负压孔监测炉体内的压力。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层看火孔设置在二层火道的一端,且与二层火道相连通。
[00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微机自控调温煅烧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包含多个竖直设置的罐体(2),所述罐体(2)在炉体(1)内每四个为一组,且按两纵两横排列,每组所述罐体(2)中纵向排列的两个罐体(2)的两侧设置有Z形弯折的火道,火道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八层火道至首层火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在火道最下层的下方设置有呈L形的预热空气道(3),所述预热空气道(3)的顶部延伸至火道的最上层,所述预热空气道(3)的进气端设置有电控气门,所述炉体(1)正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连通火道内部的八层测温孔(11)、八层调负压孔(10)、五层测温孔(9)、三层测负压孔(7)、二层看火孔(6)、首层测温孔(5),所述炉体(1)背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连通火道内部的三层测温孔(8)、首层看火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机自控调温煅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空气道(3)包括竖直部分与水平部分,水平部分设置在火道最下层的下方,而竖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庆才郭瑞迎崔岩王鹏赵超于磊丛岩刘玉玺李正昊赵昌彬翟美
申请(专利权)人:肥城昌盛特种石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