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海南大学专利>正文

贝类组合渔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276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贝类组合渔礁,属于渔业增殖领域,所述渔礁包括上底、下底、支柱和横梁,所述上底和下底均为方形框架,形状规格一致,支柱、上底和下底的边均为实体边,横梁也为实体结构,横梁分别设置在上底和下底的方形框架内,在横梁一侧沿轴向分布有连接框,在上底内横梁的连接框朝下,在下底内横梁的连接框朝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组装灵活,便于使用和移动,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玄武岩制成,能够防止海水腐蚀,同时,形成的渔礁三角形结构,有利于在海底形成上升流,将海底有机物带到海水中,为贝类和其他浮游生物提供营养。物提供营养。物提供营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贝类组合渔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渔业增殖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贝类组合渔礁。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渔礁是指在海洋中投放的人工构造物,其目的为特定水生生物提供栖息、繁育和索饵的场所,以达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目的。当前人工渔礁多为钢筋混凝土材料,且整个渔礁组件为一次性浇筑而成。一方面海水对混凝土内钢材腐蚀性极强,随时间延长此类钢筋混凝土渔礁常因内部钢材过度腐蚀而坍塌;另一方面,人工渔礁多为框架式结构,整体成型后渔礁体积庞大,大大增加运输成本。此外,当前渔礁多以为鱼类提供栖息环境为主,少有关于贝类养殖型渔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贝类组合渔礁,所述渔礁为贝类提供附着功能,同时具有聚集鱼类的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5]一种贝类组合渔礁,所述渔礁包括上底、下底、支柱和横梁,所述上底和下底均为方形框架,形状规格一致,支柱、上底和下底的边均为实体边,横梁也为实体结构,横梁分别设置在上底和下底的方形框架内,在横梁一侧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贝类组合渔礁,其特征在于,所述渔礁包括上底、下底、支柱和横梁,所述上底和下底均为方形框架,形状规格一致,支柱、上底和下底的边均为实体边,横梁也为实体结构,横梁分别设置在上底和下底的方形框架内,在横梁一侧沿轴向分布有连接框,在上底内横梁的连接框朝下,在下底内横梁的连接框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胜王爱民任鹏顾志峰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