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生人工涌升流的L型人工鱼礁
[0001]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人工鱼礁、海洋牧场
,具体是一种产生人工涌升流的L型人工鱼礁。
技术介绍
[0002]渔业资源丰富区域往往是寒暖流交汇区域。为了增加渔业资源产量,就需要增加海域的基础生产力或次级生产力,这时就需要在海底设置人工鱼礁,人工造成涌升流,将沿岸底层丰富营养盐提升到表层寡营养盐有光层。该人工鱼礁,一是要形成强涌升流,从而能打破跃层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产生人工涌升流的L型人工鱼礁,以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产生人工涌升流的L型人工鱼礁,包括鱼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主体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的中央垂直固定有一立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立板的连接处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隔板,所述隔板自所述底板的前端向所述底板的末端依次排布,且所述隔板分别为左隔板与右隔板,所述左隔板排布在所述立板的左侧,所述右隔板排布在所述立板的右侧,所述左隔板、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构成开口朝左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生人工涌升流的L型人工鱼礁,包括鱼礁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主体包括一底板,所述底板的中央垂直固定有一立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立板的连接处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隔板,所述隔板自所述底板的前端向所述底板的末端依次排布,且所述隔板分别为左隔板与右隔板,所述左隔板排布在所述立板的左侧,所述右隔板排布在所述立板的右侧,所述左隔板、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构成开口朝左的L型升流区,所述右隔板、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构成开口朝右的L型升流区;位于前端的左隔板的右侧与所述立板的前端连接,位于前端的左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前端部连接,位于前端的右隔板的左侧与所述立板的前端连接,位于前端的右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前端部连接,位于后端的左隔板的右侧与所述立板的后端连接,位于后端的左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后端部连接,位于后端的右隔板的左侧与所述立板的后端连接,位于后端的右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的后端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生人工涌升流的L型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左侧壁与所述底板的右侧壁均为斜面,所述左隔板的左侧与所述右隔板的右侧均为斜面,所述左隔板的左侧与所述底板的左侧壁斜率一致,所述右隔板的右侧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敏,杨林林,袁兴伟,张辉,张翼,张寒野,胡芬,凌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