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发送模式赋值结构的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2024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SPI发送模式赋值结构的实现方法。SPI控制器在特定的时钟极性和相位下,主从设备在时钟不连续时待发送数据的加载。SPI控制器的串行时钟SCK支持四种时序,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其中的两种时序情况:时钟空闲时低电平且上升沿采样和时钟空闲时高电平且下降沿采样。在这两种时序下,当发送端首次发送数据以及时钟不连续时发送数据等两种情况,在检测到总线写控制信号有效且SPI不忙的时候,通过该结构异步加载待发送数据到发送缓冲器中,从而实现数据的持续发送。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SPI发送端的赋值结构,支持目前所有的主流SPI传输协议,设计简单,同时满足SPI的连续和不连续的数据发送。同时满足SPI的连续和不连续的数据发送。同时满足SPI的连续和不连续的数据发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SPI发送模式赋值结构的实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路设计
,具体地说是一种SPI发送模式赋值结构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串行外设接口SPI,由摩托罗拉公司于1979年开发,是一种常用的短程同步串行通讯方式。SPI接口支持半双工和全双工两种工作方式,具有高速传输的优点,传输速度高达几十兆赫兹,通常用于单片机系统与E2PROM、ADC等外设的高速连接。
[0003]现有的数据发送方式,在串行时钟SCK不连续时,由于无法快速预加载待发送数据会导致数据传输速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在串行外设接口SPI的通信中,针对时钟空闲为高电平时下降沿采样数据,上升沿发送数据,以及时钟空闲为低电平时上升沿采样数据,下降沿发送数据这两种时序,在发送首个数据或时钟不连续的情况下,提出了异步加载待发送数据的一种方法,即一种SPI发送模式赋值结构的实现方法。
[0005]SPI的串行时钟SCK由时钟极性CPOL和时钟相位CPHA共同控制,有四种可能的时序关系。CPOL置“1”表示空闲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SPI发送模式的赋值结构,其特征在于,采用寄存器,用于根据异步置位信号实现数据的加载与发送,其中:复位Rstn,用于清零移位寄存器,低电平有效;发送缓冲器SPI_DR,用于寄存下一个待发送数据;移位寄存器Shift_Reg,用于在SCK的输出沿控制下,移位输出待发送的数据;其他控制逻辑OtherControlLogic,用于逻辑控制,包含CRC、DMA和数据位宽的控制逻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PI发送模式的赋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Shift_Reg为移位寄存器Shift_Reg_MTx或者移位寄存器Shift_Reg_STx;所述移位寄存器Shift_Reg_MTx,用于主设备在SCK的输出沿控制下,移位输出待发送的数据;所述移位寄存器Shift_Reg_STx,用于从设备在SCK的输出沿控制下,移位输出待发送的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PI发送模式的赋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控制逻辑OtherControlLogic包括:DFF数据位宽,用于8或16位数据选择;LSBFIRST帧格式选择,用于控制数据先发送MSB或LSB;TXE发送缓冲器空标志,用于数据以及CRC的加载控制;CRCNEXT_DMA,DMA模式下用于指示下一个待发送数据是CRC,用于CRC的加载控制;CRCNEXT,非DMA模式下用于指示下一个待发送数据是CRC,用于CRC的加载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PI发送模式的赋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步置位信号包括:时钟信号的相位和极性MO,用于时钟空闲为低电平时上升沿采样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旭东牛英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