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发热体、包含多孔发热体的雾化器及多孔体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195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7
本申请涉及雾化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多孔发热体、包含多孔发热体的雾化器及多孔体制备方法,第一方面,公开多孔发热体,包括第一多孔发热本体和两个第二多孔发热本体,两个第二多孔发热本体对称固定在第一多孔发热本体的两侧,第二多孔发热本体与第一多孔发热本体之间开设有导液槽,第一多孔发热本体的底部装配有连接座,第一多孔发热本体与连接座贯穿接通形成雾气通道,连接座与第二多孔发热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进行接通的雾化传导道,第一多孔发热本体、第二多孔发热本体的内侧面安装有发热元件,第二方面,公开一种雾化器,包含多孔发热体,第三方面,公开一种多孔体制备方法,用于生产出多孔发热体,能够提升多孔体的导液效果。导液效果。导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孔发热体、包含多孔发热体的雾化器及多孔体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雾化器的
,尤其是涉及多孔发热体、包含多孔发热体的雾化器及多孔体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雾化器是将试液雾化的装置,雾化器的原理为:先将试液存储在储油腔内,多孔体通常为具有毛细微孔的多孔体,多孔体与储油腔相接触,通过多孔体内部的微孔进行试液的浸润吸收和传导,发热元件用于对多孔体传导过来的试液进行加热蒸发,通过雾化器把试液生成喷雾,根据不同用途,雾化器可用于不同场景当中。
[0003]目前,多孔体与发热体之间、多孔体与外壳体之间的装配效果差、密封性低,存在漏液、或多孔体浸润导液速度慢、或发热体干烧产生糊味等问题,影响雾化器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升多孔体的导液效果,本申请提供多孔发热体、包含多孔发热体的雾化器及多孔体制备方法,能够提高雾化器中各配件之间的装配密封性和装配稳定性。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多孔发热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多孔发热体,包括第一多孔发热本体和两个第二多孔发热本体,两所述第二多孔发热本体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二多孔发热本体与第一多孔发热本体之间开设有导液槽,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的底部装配有连接座,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与所述连接座贯穿接通形成雾气通道,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二多孔发热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进行接通的雾化传导道,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所述第二多孔发热本体的内侧面安装有发热元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孔发热体包含多个多孔发热本体,通过开设导液槽,在连接座、雾化传导道、以及发热元件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增大试液与多孔发热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多孔发热体的导液效率和导液效果,使试液可以更加快速地进行雾化,提高试液雾化的效率,从而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感。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所述第二多孔发热本体的内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若干个安装槽均匀分布,所述发热元件螺旋分布在所述安装槽内,若干个发热元件之间串联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多孔发热本体、第二多孔发热本体的内侧面开设有开设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螺旋安装发热元件,再把发热元件串联起来,可以使热量集中在安装槽附近的区域,从而能够将试液迅速雾化,同时,减少多孔发热体过热而烧焦,保证雾气的吸食风味。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包括延长连接部,所述延长连接部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紧固体,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包括延长穿插部,所述紧固体的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延长穿插部穿过所述通槽、并与所述延长连接部相插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先把延长连接部与紧固体进行螺纹连接,再将延长穿插部穿过通槽、并与延长连接部相插接,能够实现连接座、紧固体、以及第一多孔发热本体之间的装配,提高了各配件之间的装配便捷性、灵活性,从而提高了各配件之间的装配效率。
[0011]优选的,所述雾化传导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倒刺接头,所述雾化传导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的侧壁可拆卸式相装配、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多孔发热本体的底壁相装配。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雾化传导道的端部设置有倒刺接头,可以增大雾化传导道与连接座、或雾化传导道与第二多孔发热本体之间的连接摩擦,使雾化传导道不易脱出原来的安装位置,进而提高各配件之间的装配密封性和装配稳定性。
[0013]优选的,所述紧固体与所述延长连接部之间、所述延长穿插部与所述延长连接部之间、所述紧固体与所述延长穿插部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胶层。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胶层的设置可以缩减紧固体与延长连接部之间、延长穿插部与延长连接部之间、以及紧固体与延长穿插部之间的间隙,从而有利于提高各配件之间的装配密封性和装配稳定性,减少多孔发热体出现漏气或漏液现象。
[0015]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雾化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雾化器,包含多孔发热体,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可拆卸式相装配,所述上壳体的中部开设有储油腔,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第二多孔发热本体置于所述储油腔内,所述连接座置于下壳体的中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拆卸式相装配,使工作人员可以轻松地对将多孔发热体装配到雾化器的内部,提高了各配件的装配效率,通过将第一多孔发热本体、第二多孔发热本体置于上壳体的储油腔内,并把连接座置于下壳体的中部,一方面可以把不同的配件分开放置在不同的位置,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第二方面,可以减少试液对除多孔发热体外的其他配件进行浸泡,有利于保证试液的雾化效果,延长配件的使用寿命。
[0017]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上安装有雾化吸嘴和衔接座,所述雾化吸嘴通过所述衔接座与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进行装配,所述雾化吸嘴、所述衔接座的中部贯穿接通形成出烟通道。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衔接座的作用下,工作人员可以便捷地、轻松地将雾化吸嘴和第一多孔发热本体进行装配。
[0019]优选的,所述雾化吸嘴螺纹连接在所述固定座的中部,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开设有进油道,所述进油道的输出端与所述储油腔相接通,所述进油道的输入端安装有密封油塞。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储油腔内没有试液时,使用者通过向进油道加油,可以轻松地将试液加入至储油腔内,无需使用者将雾化器进行拆装,提高了加油的便捷性和灵活性,雾化器通过重复添加试液而达到重复使用的寿命,节约了成本,更加经济实惠,符合使用需求,通过在进油道的输入端安装密封油塞,减少外界的杂质进入到储油腔的内部,有利于保证试液的雾化效果。
[0021]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中部安装有托座,所述连接座卡接在所述托座的顶部,所述托座的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雾气通道相接通,所述托座的中部安装有承油底盘,所述承油底盘上开设有承油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托座的设置为连接座提供支撑的作用,使连接座可以稳定地固定在下壳体内,当使用者停止使用雾化器时,雾气液化变成试液而滴落,通过在托座的中部安装有承油底盘,承油底盘能够将滴落的试液进行承接,减少试液漏出而弄脏使用者的手,提高了使用者的体验感。
[0023]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孔体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孔体制备方法,用于生产出多孔发热体,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原料:取硅藻土或石英、玻璃粉、纤维造孔剂、刚玉、粘土。
[0024]S2:去除原料水分:先将原料研磨成粉末,把粉末状的原料通过烘干设备烘干水分。
[0025]S3:制成成型胚:将各种原料混合后制成蜡块,并通过粉末压制模具压制蜡块,形成“M”状多孔发热初体。
[0026]S4:形成多孔发热体:通过高温炉对多孔发热初体进行烧结,形成多孔发热体。
[0027]S5:安装发热元件:在多孔发热体的内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取低电阻的铁铬铝或镍铬合金发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多孔发热本体(11)和两个第二多孔发热本体(12),两所述第二多孔发热本体(12)对称固定在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11)的两侧,所述第二多孔发热本体(12)与第一多孔发热本体(11)之间开设有导液槽(13),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11)的底部装配有连接座(2),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11)与所述连接座(2)贯穿接通形成雾气通道(3),所述连接座(2)与所述第二多孔发热本体(1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进行接通的雾化传导道(31),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11)、所述第二多孔发热本体(12)的内侧面安装有发热元件(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11)、所述第二多孔发热本体(12)的内侧面均开设有若干个安装槽(15),若干个安装槽(15)均匀分布,所述发热元件(14)螺旋分布在所述安装槽(15)内,若干个发热元件(14)之间串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包括延长连接部(21),所述延长连接部(21)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紧固体(4),所述第一多孔发热本体(11)包括延长穿插部(111),所述紧固体(4)的中部贯穿开设有通槽,所述延长穿插部(111)穿过所述通槽、并与所述延长连接部(21)相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传导道(3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倒刺接头(311),所述雾化传导道(31)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2)的侧壁可拆卸式相装配、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多孔发热本体(12)的底壁相装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体(4)与所述延长连接部(21)之间、所述延长穿插部(111)与所述延长连接部(21)之间、所述紧固体(4)与所述延长穿插部(11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胶层。6.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多孔发热体,包括有上壳体(5)和下壳体(7),所述上壳体(5)与所述下壳体(7)之间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林伟王康孙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拉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