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光伏外墙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176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装配式光伏外墙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基板组件,所述基板组件上具有至少一个空腔,所述空腔的前侧开放,所述基板组件位于所述空腔的两侧均具有一个插槽;至少一个光伏板组件和至少一通风板组件,所述光伏板组件的两侧、所述通风板组件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插槽滑动配合,所述光伏板组件和所述通风板组件一同覆盖所述空腔。本发明专利技术装配式光伏外墙集成的光伏板、通风板沿竖向相互抵接,重力由自身承担,自承重设计省去光伏板、通风板与墙体的连接构件,节约材料成本,上下通风板及空腔形成烟囱效应利于光伏板散热。形成烟囱效应利于光伏板散热。形成烟囱效应利于光伏板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光伏外墙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外墙板的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光伏外墙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作为一种与建筑集成的新能源应用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常规的BIPV技术一般针对于既有建筑进行后期加装,但是在现有的屋顶或者立面墙上安装光伏组件,需要提前安装组件支撑结构即支架。这种安装方式需要额外的支架材料成本,安装难度大周期长,安装费用较高,而且会破环原有建筑的防水层和保温层,对墙体造成一些不可逆的伤害。另一种BIPV技术是将光伏组件替代建筑材料,作为建筑的一部分,即用光伏组件来做建筑的屋顶、外墙和窗户,虽然集成度、一体化程度高,但是对光伏组件的保温隔热、防水、安全、防火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设计难度大、成本高。
[0003]对于光伏外墙,目前已有的专利技术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通过预埋连接构件将墙体与光伏组件固定,如CN113958022A、CN208965820U,第二类是将预制混凝土墙体预留凹槽,将光伏组件内嵌入墙体中,如CN208088559U、C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光伏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组件,所述基板组件上具有至少一个空腔,所述空腔的前侧开放,所述基板组件位于所述空腔的两侧均具有一个插槽;至少一个光伏板组件和至少一通风板组件,所述光伏板组件的两侧、所述通风板组件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插槽滑动配合,所述光伏板组件和所述通风板组件一同覆盖所述空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配式光伏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板组件包括:上通风板和下通风板,所述上通风板的两侧、所述下通风板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插槽滑动配合,所述下通风板的底部与所述空腔的底部相抵,所述光伏板组件的顶底部分别与所述上通风板的底部、所述下通风板的底部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装配式光伏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抵接的若干光伏板,若干所述光伏板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插槽滑动配合,位于底部的所述光伏板与所述下通风板的底部相抵,位于顶部的所述光伏板与所述上通风板的底部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装配式光伏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组件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若干上连接孔,所述基板组件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若干下连接孔,所述基板组件的两侧均具有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若干侧壁连接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装配式光伏外墙,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光伏板之间、位于顶部的所述光伏板与所述上通风板的底部之间、位于底部的所述光伏板与所述下通风板的顶部之间、所述下通风板的底部与所述空腔的底部之间均抵设有水平密封条,所述插槽内均设有竖向密封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装配式光伏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组件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空腔贯通的凹腔,两所述插槽的顶部分别延伸至所述凹腔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装配式光伏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组件包括:基板和至少两插条,所述基板内具有至少一所述空腔,两所述插条分别固定设于所述空腔的两侧,两所述插条上均具有所述插槽;所述基板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寿骈超李一哲马立云官敏吕宏炜余德超盖琳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