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窑两线生产颜色玻璃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9831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窑两线生产颜色玻璃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熔化部、卡脖、横通路、冷却部、蓄热室、小炉和熔化区鼓泡装置,熔化部包括熔化区和澄清区,蓄热室设于熔化区的一端,小炉设于熔化区的另一端,熔化区、澄清区、卡脖、横通路和冷却部依次连接,熔化区鼓泡装置设于熔化区靠近澄清区的一侧。通过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提出了一种一窑两线生产颜色玻璃的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能强化玻璃液的上下对流,解决因对流弱导致的成分混合不均,确保玻璃的颜色一致性,还能减少换色时间,促进玻璃液中的杂质排出,提高颜色玻璃的澄清均化质量,并防止颜色玻璃出现析晶失透现象;此外,该装置还能避免因产生过大的温降而影响颜色玻璃的成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生产,尤其涉及一种一窑两线生产颜色玻璃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玻璃制造行业,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对玻璃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大吨位浮法玻璃熔窑因能够提高热量利用率而备受关注,节能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另一方面,市场对于玻璃品种的需求愈发多样化,传统的一窑一线生产方式由于生产范围品种受限,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差异化竞争需求。因此,一窑两线的玻璃熔窑设计方案应运而生,它兼顾了节能降耗和实现多品种生产的需求,目前越来越受到玻璃生产公司的青睐。

2、然而,现有的一窑两线技术主要用于生产普白和超白,其在生产颜色玻璃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第一,颜色玻璃生产对玻璃液对流、温度控制的要求更高,而现有的一窑两线技术容易导致玻璃液对流弱,玻璃液对流不足会导致玻璃液内部成分混合不均,进而影响颜色玻璃的颜色一致性与质量稳定性;第二,玻璃液在现有的一窑两线熔窑内流动时温降大,过大的温降可能导致玻璃液在未完全成型前就出现温度过低,从而影响玻璃的成型效果,增加次品率;第三,当需要生产不同颜色的玻璃时,在现有的一窑两线技术下,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窑两线生产颜色玻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化部、卡脖、横通路、冷却部、蓄热室、小炉和熔化区鼓泡装置,所述熔化部包括熔化区和澄清区,所述蓄热室设置于所述熔化区的一端,所述小炉设置于所述熔化区的另一端,所述熔化区、所述澄清区、所述卡脖、所述横通路和所述冷却部依次连接,所述熔化区鼓泡装置设置在所述熔化区靠近所述澄清区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窑两线生产颜色玻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炉包括第一小炉、第二小炉、第三小炉、第四小炉、第五小炉、第六小炉、第七小炉和第八小炉,所述第一小炉、所述第二小炉、所述第三小炉、所述第四小炉、所述第五小炉、所述第六小炉、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窑两线生产颜色玻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熔化部、卡脖、横通路、冷却部、蓄热室、小炉和熔化区鼓泡装置,所述熔化部包括熔化区和澄清区,所述蓄热室设置于所述熔化区的一端,所述小炉设置于所述熔化区的另一端,所述熔化区、所述澄清区、所述卡脖、所述横通路和所述冷却部依次连接,所述熔化区鼓泡装置设置在所述熔化区靠近所述澄清区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窑两线生产颜色玻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炉包括第一小炉、第二小炉、第三小炉、第四小炉、第五小炉、第六小炉、第七小炉和第八小炉,所述第一小炉、所述第二小炉、所述第三小炉、所述第四小炉、所述第五小炉、所述第六小炉、所述第七小炉和所述第八小炉自所述熔化区向靠近所述澄清区的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窑两线生产颜色玻璃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化区鼓泡装置设置有两排,一排所述熔化区鼓泡装置靠近所述第五小炉的中心线,另一排所述熔化区鼓泡装置靠近所述第七小炉的中心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窑两线生产颜色玻璃的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华吴琼辉茅力佐陈小牛何奎胡曦于成游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