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载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65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载体及其应用,所述载体用于承载药物,并达到药物缓释效果,载体的形态为凝胶态、半固体态或固体态,载体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多元醇酯,所述脂肪酸多元醇酯中溶解有氢化植物油,通过调整氢化植物油的溶解量来调整所述载体的形态。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以脂肪酸多元醇酯、氢化植物油组成载体,然后加入其它药物或化合物达到缓释目的,该缓释载体中可以制备成无水凝胶、半固体、固体,可用于动物和人体的腔道黏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缓释载体不破坏或减少药物活性物质效能,其缓释过程稳定有效,克服了传统缓释制剂所存在的不足。不足。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载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药物或化合物缓释功能的载体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牙周炎是由牙周袋内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局部细菌感染性疾病,牙周组织的破坏是复杂的龈下菌群与特异性的宿主防御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牙周可疑致病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用药方法较多,包括漱口、冲洗、系统用药、局部应用缓释和控释药。局部用药关键是药物必须达到病变的部位并保持足够浓度和时间。药物应针对于牙周袋内、软组织袋壁、暴露的牙骨质及根部牙本质内的残余细菌,但实验证实许多局部用药的药物不能达到上述所有区域;体外培养状态下细菌对药物的MIC及MBC并不适用于体内状态,对菌斑生物膜中细菌的抗菌作用须更高的药物浓度;药物有效浓度到达作用部位必须保持足够时间以使药效发挥,龈沟液是龈沟内的血清渗出液,龈沟的静止容积小,流率高,据估计5mm深的牙周袋内的龈沟液1小时替换约40遍,因此置于龈下的抗菌剂的局部浓度会快速下降,龈沟内的药物的半衰期约1min。不同药物作用的时间亦有差异,例如氯已定为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杀死微生物,所须暴露的时间较短,抑菌剂比如四环素,它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所须暴露的时间相对较长。
[0003]近20年来局部用药(通常是能缓慢持续释放药物的缓释或控释制剂),因其可减少全身用药的不良反应、局部药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无或较少全身性摄入等诸多优点,已成为牙周病药物治疗的主要用药方式。局部用药有载药微粒或载药纳米颗粒,载药薄膜,载药空管和可注射凝胶。除可注射凝胶外,其他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且不易达到某些部位。可注射凝胶目前所用的骨架载体为聚乳酸或左旋聚乳酸,药物为抗菌素类,如四环素、米诺环素、克林霉素、氧氟沙星等。聚乳酸或左旋聚乳酸最初是用于体内缓释药物种植体,降解周期长,可到半年,在液相环境中形成刚性固体,不利于牙周组织再生和修复;抗菌素的缺点是会产生耐药性,以及某些菌株对四环素类不敏感,临床需要柔性载体和更有效的抗菌物质组成的可注射的牙周凝胶。
[0004]目前已上市的牙周局部缓释制剂主要为以下几种:一、四环素纤维药线(Actisite)是由不可降解的醋酸乙烯聚合物作为缓释材料制成的线形制剂,含25%盐酸四环素。将其填入病患部位后,需用氰基丙烯酸黏合剂封住牙周袋口,使其固定于牙周袋内。其不足之处在于载体材料不能生物降解,治疗结束后需将其取出。二、多西环素凝胶注射剂(Atridox)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原位凝胶注射剂,10%盐酸多西环素及90%聚乳酸(PLA)和溶媒N

甲基吡咯烷酮(NMP)分别装于两个注射器内。使用时两个注射器对接,来回推置,然后注入牙周袋内,聚合物遇龈沟液后成半固体,其不足之处在于缓释效果较差,存在初始的突释效应,同时N

甲基吡咯烷酮作为溶剂使用还有待验证其安全性;且为防止药物从牙周袋内倒流回口腔,需用黏合剂封住牙周袋口。三、米诺环素软膏注射剂(Periocline和Dentomycin)含2%米诺环素的软膏注射剂,其载体由羟乙基纤维素(HEC)等辅料组成。其中
Periocline已在我国上市,商品名为派丽奥,其不足之处在于缓释效果较差,存在初始的突释效应。四、米诺环素微球注射剂(Arestin)为含25%米诺环素的微球注射剂,采用牙周注射器将药物注入牙周袋内部,其不足之处在于粉末状微球很难长时间停留在牙周患病处,不利于长时间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五、甲硝唑凝胶注射剂(Elyzol)是类白色的半固体混悬剂,含40%甲硝唑苯甲酸酯,载体为单油酸酯和植物油等,采用注射器将药物注入龈下,其不足之处在于在牙周袋内遇水后凝胶转变为高黏度的液晶态,在牙周袋滞留时间较短,不利于长时间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
[0005]对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或左旋聚乳酸(PLLA)使用最多的溶剂有二氯甲烷和N

甲基吡咯烷酮(NMP)。世界卫生组织已确定二氯甲烷可能会造成人类的癌症,美国环境保护署将NMP描述为一种低发育毒性物质。聚乳酸

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乳酸(PLA)或左旋聚乳酸(PLLA)溶于N

甲基吡咯烷酮(NMP),进入体内后,由于溶剂扩散、弥散太快,很快形成多孔体,体液中的水分大量进入聚合物与其中的活性物质接触而释出,导致初喷量太大,缓释作用不持久,PLGA和PLA的溶剂NMP释出后,留下刚性固体,不利于牙周组织再生。至于其他溶剂,例如乙酸乙酯、聚乙二醇

400以及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因血管神经障碍而致牙龈出血,可致湿疹样皮炎;聚乙二醇

400(PEG

400)作为缓释凝胶骨架材料的溶剂,注射进入人体后,聚乙二醇溶于水、弥散太快,体液中的水分大量进入聚合物与其中的活性物质接触而释出,导致初喷量太大,缓释作用不持久;二甲基亚砜(DMSO)由于其与水共溶,与NMP相似,会导致初喷量太大,缓释作用不持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载体及其应用,主要用于制备牙周局部缓释制剂,本专利技术主要以脂肪酸多元醇酯、氢化植物油组成载体,然后加入其它药物或化合物达到缓释目的;该缓释载体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柔性骨架材料,对牙齿及牙龈组织有黏附作用,克服了传统牙周局部缓释制剂所存在的不足。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载体,所述载体用于承载药物,并达到药物缓释效果,载体的形态为凝胶态、半固体态或固体态,载体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多元醇酯,所述脂肪酸多元醇酯中溶解有氢化植物油,通过调整氢化植物油的溶解量来调整所述载体的形态。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脂肪酸多元醇酯可以是三醋酸甘油酯、辛癸酸甘油酯、一癸酸甘油酯、单辛酸甘油酯、二辛酸甘油酯和三辛酸甘油酯,其中优选单辛酸甘油酯、二辛酸甘油酯、三辛酸甘油酯,更优选为单辛酸甘油酯(CAS#:19670

49

6),单辛酸甘油酯(CMG)为脂肪的中间代谢产物,常作为一种无毒高效广谱的防腐剂来使用,对革兰氏菌、霉菌、酵母均有抑制作用,在体内和脂肪一样,能分解代谢,最终成为二氧化碳和水,无任何积蓄和不良反应。在本专利技术中,脂肪酸多元醇酯作为溶解氢化植物油的溶剂,通过调整氢化植物油的溶解量来调整缓释载体的形态,例如调整缓释载体的形态为凝胶态,进而用以制备注射凝胶,通过将其注射至牙周患处,由于该缓释载体为柔性结构,同时对牙齿及牙龈组织有黏附作用,可以方便准确地到达患处而不易脱落,溶解在缓释载体内的药物通过渗出的方式,持续地释放出来,从而达到稳定的缓释效果,无突释情况,药物溶出周期结束后,留下的凝胶逐渐降解,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治疗结束后无需将其取出,其不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再生
和修复。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氢化植物油可以是氢化椰子油、氢化棕榈油、氢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用于承载药物或化合物,并达到药物缓释效果,载体的形态为凝胶态、半固体态或固体态,载体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多元醇酯,所述脂肪酸多元醇酯中溶解有氢化植物油,通过调整氢化植物油的溶解量来调整所述载体的形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中还含有与其兼容的增稠剂、粘附剂、保湿剂、防腐剂、着色剂、调味剂中的一种或多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中,脂肪酸多元醇酯与氢化植物油的质量比为40

97:2

4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中,药物的加入量为制剂总质量的0.01

10.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中的脂肪酸多元醇酯为单辛酸甘油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化植物油为氢化蓖麻油。7.一种具有药物缓释功能的载体在制备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药物加入到上述权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载体中形成药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陆可望孙宇吴拓江史晓军朱玲魏洁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青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