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丽慧专利>正文

一种防堵塞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1516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空气净化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框体上的滤芯纵向设置,大颗粒杂质不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长此以往易造成滤芯堵塞的问题,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外侧安装有连通组件,过滤筒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安装于过滤筒顶端的气缸,气缸的气缸推杆插接于过滤筒的内部,气缸的气缸推杆底端安装有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的底端安装有安装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负压泵的负压吸力和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向下的压力作用下,下方的空气不断经过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的滤孔,从而对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从而对空气污染进行治理。从而对空气污染进行治理。从而对空气污染进行治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空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堵塞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授权公告号为“CN215001460U”,专利技术名称为“低阻力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专利文件,其说明书中记载: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阻力高效空气过滤器,包括框体,所述框体上设有滤芯,所述滤芯包括多个均匀设置在框体上的滤芯单元,每个滤芯单元包括一层滤料和一层铝箔隔板,所述铝箔隔板上均匀设有多个凸起。本技术的低阻力高效空气过滤器,通过在铝箔隔板上设置凸起,提高了滤芯与空气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排气阻力,提高过滤效率,但是仍旧存在以下缺陷:。 由于框体上的滤芯纵向设置,从而在空气经过滤芯时,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易粘附在滤芯上,在通气结束后,大颗粒杂质不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长此以往,易造成滤芯堵塞,继而造成空气过滤受阻。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堵塞空气净化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框体上的滤芯纵向设置,大颗粒杂质不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长此以往易造成滤芯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外侧安装有连通组件,过滤筒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 过滤组件包括安装于过滤筒顶端的气缸,气缸的气缸推杆插接于过滤筒的内部,气缸的气缸推杆底端安装有第一过滤板,第一过滤板的底端安装有安装环,安装环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板,第二过滤板位于第一过滤板的下方,第二过滤板的下方安装有第三过滤板,第三过滤板与安装环固定连接; 连通组件包括安装于过滤筒一侧的进气管,进气管用以输入工业废气。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的顶端安装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负压泵,负压泵的外侧安装有泵体支架,泵体支架与过滤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筒的内部开设有过滤槽体,过滤筒的内部开设有落灰槽体,落灰槽体位于过滤槽体的下方,进气管位于过滤槽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安装环的外径与落灰槽体的内径相适配,第一过滤板的滤孔孔径、第二过滤板的滤孔孔径和第三过滤板的滤孔孔径依次增大。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板的顶端安装有挡杆,挡杆位于排气管的下方,且挡杆的直径与排气管的内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安装环的外侧等角度安装有滑块,安装环的外侧套接有挡环,挡环的内壁上等角度开设有滑槽,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滑块的底端安装有弹簧,弹簧的底端与滑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环的外径与过滤槽体的内径相适配,安装环的外壁与挡环的内壁紧贴,落灰槽体的一侧开设有清理口,清理口的内部安装有清理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通过在负压泵的负压吸力和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向下的压力作用下,下方的空气不断经过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的滤孔,从而对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从而对空气污染进行治理; 、该新型通过挡环移动至进气管处停止进气,从而方便过滤操作,空气从过滤板的底部
向上通过,从而使得大颗粒杂质粘附于过滤板的底部,挡环移动至进气管上方时,过滤筒内部负压解除,颗粒杂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至落灰槽体内部,方便后续的过滤。
附图说明
[000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过滤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过滤槽体和落灰槽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挡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安装环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筒;2、连通组件;201、进气管;202、排气管;203、负压泵;204、泵体支架;205、过滤槽体;206、落灰槽体;207、挡杆;3、过滤组件;301、气缸;302、第一过滤板;303、安装环;304、第二过滤板;305、第三过滤板;306、滑块;307、弹簧;308、挡环;309、滑槽;4、清理口;5、清理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0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由图1

图5给出,本技术包括过滤筒1,过滤筒1的外侧安装有连通组件2,过滤筒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3。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过滤组件3包括安装于过滤筒1顶端的气缸301,气缸301的气缸推杆插接于过滤筒1的内部,气缸301的气缸推杆底端安装有第一过滤板302,第一过滤板302的底端安装有安装环303,安装环30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板304,第二过滤板304位于第一过滤板302的下方,第二过滤板304的下方安装有第三过滤板305,第三过滤板305与安装环303固定连接,安装环303的外径与落灰槽体206的内径相适配,第一过滤板302的滤孔孔径、第二过滤板304的滤孔孔径和第三过滤板305的滤孔孔径依次增大; 在负压泵203的负压吸力和第一过滤板302、第二过滤板304、第三过滤板305向下的压力作用下,下方的空气不断经过第一过滤板302、第二过滤板304、第三过滤板305的滤孔,从而对空气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从而对空气污染进行治理。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连通组件2包括安装于过滤筒1一侧的进气管201,进气管201用以输入工业废气,过滤筒1的顶端安装有排气管202,排气管202的内部安装有负压泵203,负压泵203的外侧安装有泵体支架204,泵体支架204与过滤筒1固定连接,过滤筒1的内部开设有过滤槽体205,过滤筒1的内部开设有落灰槽体206,落灰槽体206位于过滤槽体205的下方,进气管201位于过滤槽体205的内部,第一过滤板302的顶端安装有挡杆207,挡杆207位于排气管202的下方,且挡杆207的直径与排气管202的内径相适配,安装环303的外侧等角度安装有滑块306,安装环303的外侧套接有挡环308,挡环308的内壁上等角度开设有滑槽309,滑槽309与滑块306滑动连接,滑块306的底端安装有弹簧307,弹簧307的底端与滑槽309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挡环308的外径与过滤槽体205的内径相适配,安装环303的外壁与挡环308的内壁紧贴,落灰槽体206的一侧开设有清理口4,清理口4的内部安装有清理门5; 挡环308移动至进气管201处时,此时停止进气,从而方便过滤操作,挡环308移动至进气管201上方时,过滤筒1内部负压
解除,颗粒杂质掉落至落灰槽体206内部,方便后续的过滤。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开启负压泵203,使得负压泵203对过滤筒1内部产生负压吸力,从而带动过滤筒1内部空气从排气管202处排出,从进气管201向过滤筒1内部通入需要过滤的空气,空气从进气管201处进入到过滤槽体205内部,此时开启气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过滤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1)的外侧安装有连通组件(2),过滤筒(1)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组件(3); 过滤组件(3)包括安装于过滤筒(1)顶端的气缸(301),气缸(301)的气缸推杆插接于过滤筒(1)的内部,气缸(301)的气缸推杆底端安装有第一过滤板(302),第一过滤板(302)的底端安装有安装环(303),安装环(30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过滤板(304),第二过滤板(304)位于第一过滤板(302)的下方,第二过滤板(304)的下方安装有第三过滤板(305),第三过滤板(305)与安装环(303)固定连接; 连通组件(2)包括安装于过滤筒(1)一侧的进气管(201),进气管(201)用以输入工业废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1)的顶端安装有排气管(202),排气管(202)的内部安装有负压泵(203),负压泵(203)的外侧安装有泵体支架(204),泵体支架(204)与过滤筒(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1)的内部开设有过滤槽体(205),过滤筒(1)的内部开设有落灰槽体(206),落灰槽体(206)位于过滤槽体(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丽慧王桓
申请(专利权)人:范丽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