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1486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康健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包括:颈部支撑装置、牵引装置、胸部支撑调节装置;所述颈部支撑装置包括:下颌支撑部,用于贴合人体下颌的底部、前端和/或面部;胸腔支撑部,与所述下颌支撑部相连接,用于贴合人体的胸腔部位;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颈部支撑装置连接,用于套装在人体颈部位置,以对所述颈部支撑装置提供向后的拉力;所述胸部支撑调节装置与所述胸腔支撑部连接,所述胸部支撑调节装置被装配为能够调节胸腔支撑部与胸腔之间的支撑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帮助拉伸颈椎,牵引颈部肌肉以减轻神经压迫,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从而缓解颈部痉挛,且增加支撑调节装置,可以让使用者的头部处于水平状态,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影响日常生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康健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发展,电子产品尤其手机电脑的过度使用,以及人们上班学习久坐或坐姿不规范而导致的颈椎疾病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重视颈椎健康,然而正确的颈部姿势仅靠人为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这就需要器械去引导和矫正。目前市面上的颈椎支撑装置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具有矫正功能,其矫正原理主要是通过作用在下颌底部的向上作用力进行矫正;其设置的气囊包覆颅骨和颈部,前面用注塑件支撑下颌,来起到颈部牵引的作用。这类颈部支撑装置产生的向上作用力会使得头部转动抬起,其支撑作用还是不错的,但是其矫正作用并不太理想,且体积较大,操作不便,尤其是气囊对后脑部位的包覆性太强,不仅极大降低了使用者的舒适度,而且气囊对后脑部位的支撑力与支撑装置对下颌的支撑力会相互抵消一部分,对颈椎的上部作用效果不好,或者可能导致下部颈椎作用力过大,并且由于下颌部位的支撑架将使用者的头部往上抬,会导致使用者的视线向上,对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会造成很多不便。这类颈部支撑装置由于胸腔部位没有受力点,将颈部矫正到一定姿态后也不能长久维持,使用者还是可以低头,导致矫正效果不明显。另一种颈部支撑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因为过于简易,只能保证使用者在佩戴时不低头,对于颈椎没有起到很好的牵引和保护,长期使用还可能会导致颈椎畸形,对使用者造成难以估计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调节对颈椎支撑的角度,同时结构简单、使用携带方便的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所述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包括:颈部支撑装置、牵引装置、胸部支撑调节装置;所述颈部支撑装置包括:下颌支撑部,用于贴合人体下颌的底部、前端和/或面部;胸腔支撑部,与所述下颌支撑部相连接,用于贴合人体的胸腔部位;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颈部支撑装置相连接,用于套装在人体颈部位置,以对所述颈部支撑装置提供向后的拉力;所述胸部支撑调节装置与所述胸腔支撑部连接,所述胸部支撑调节装置被装配为能够调节胸腔支撑部与胸腔之间的支撑距离。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胸部支撑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旋钮和支撑底座,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颈部支撑装置螺纹连接,所述颈部支撑装置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旋钮配合连接的螺纹。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调节旋钮为可转动连接。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底座与胸部接触侧包覆软体材料的保护层。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胸部支撑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气囊。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颈部支撑装置上设有与所述牵引装置连接的连接
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绑带和魔术贴。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牵引装置包括绑带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位于所述绑带上与人体颈部后侧贴合的区域。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牵引装置的绑带至少其中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为可拆卸式连接。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颈部支撑装置为一体式成型的注塑件。
[001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胸腔部位增加支撑调节装置,给人体颈部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这样就可以预防使用者头部向下弯曲,以消除使用者颈部弯曲产生的力矩,这样就可以保持使用者的头部一直处于水平状态,对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基本上没有影响。牵引装置可以给颈部支撑提供一个水平向后的拉力,传递到颈部支撑装置上就变成,颈部支撑装置对使用者下颌部位一个向后的水平推力,将人体颈椎矫正到一个更加合理的位置。设计结构上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给使用者的头部很大的自由空间,而且更加符合受力分析。本专利技术帮助拉伸颈椎,牵引颈部肌肉以减轻神经压迫,同时改善颈椎的生理曲度从而缓解颈部痉挛,装置简洁,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的立体图。
[0016]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颈部支撑装置立体图。
[0017]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牵引装置立体图。
[0018]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胸腔支撑剖视图。
[0019]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图。
[0020]图6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的再一种实施例图。
[0021]图7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的再一种实施例颈部支撑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遂图示中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0024]实施例1
[0025]请参见图1

4所示,一种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包括颈部支撑装置10、牵引装置20、胸部支撑调节装置30。
[0026]所述颈部支撑辅助装置10包括:下颌支撑部11,胸腔支撑部12;所述下颌支撑部11例如可以为一U型骨架支撑板用于贴合托住人体下颌部位,给予下颌向上的支撑力;所述胸腔支撑部12例如可以设计为人体工学弧形骨架支撑板,能有效避开人体锁骨部位,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用于贴合人体胸腔部位,支撑下颌支撑部11,给予向上支撑力。所述下颌支撑部11和胸腔支撑部12为一个整体构成所述颈部支撑装置10,所述颈部支撑装置10贴合人体颈部前端,用于固定贴合部位;所述胸部支撑调节装置30包括:支撑底座31、调节旋钮32;所述支撑底座31为圆盘状内侧附着软体材料保护层以增加舒适度和摩擦力,例如可以硅胶材料;所述支撑底座31外侧与所述调节旋钮32为可转动连接,用于支撑人体胸腔部位;所述调节旋钮32上设有螺纹槽与所述颈部支撑辅助装置10上设置的螺纹相配合连接,用于提供胸腔部位的支撑。
[0027]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下颌支撑部11和胸腔支撑部12例如可以一体式浇灌注塑件构成所述支撑装置10;所述下颌支撑部11和所述胸腔支撑部12的表面包裹有保护层,所述下颌支撑部11表面包裹例如可以包裹一圈气囊或者柔性材料,更好的贴合和支撑人体下颌部位,避免装置材质过硬挤压下颌引起使用者的不舒适;所述颈部支撑装置10还设有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与所述牵引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颈部支撑装置、牵引装置、胸部支撑调节装置;所述颈部支撑装置包括:下颌支撑部,用于贴合人体下颌的底部、前端和/或面部;胸腔支撑部,与所述下颌支撑部相连接,用于贴合人体的胸腔部位;所述牵引装置与所述颈部支撑装置相连接,用于套装在人体颈部位置,以对所述颈部支撑装置提供向后的拉力;所述胸部支撑调节装置与所述胸腔支撑部连接,所述胸部支撑调节装置被装配为能够调节胸腔支撑部与胸腔之间的支撑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支撑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旋钮和支撑底座,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颈部支撑装置螺纹连接,所述颈部支撑装置上设有与所述调节旋钮配合连接的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护理、固定、矫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调节旋钮为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杜明洲张倩倩陆益民刘正士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东之旭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