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052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包括可伸缩的止水钢板;所述伸缩缝两侧均为钢筋混凝土墙,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从下至上包括基础层和顶板层,所述基础层和顶板层的伸缩缝处均设有可伸缩的止水钢板;所述基础层底部和顶板层的顶部均铺设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能封闭所述伸缩缝的顶部和底部。采用本方案,基础层和顶板层仅通过可伸缩的止水钢板连接,极大的减小了混凝土收缩、大气温差作用下的温度应力,且仅留较小的缝隙,可实现防水卷材等一次性施工,减小漏水风险;整体防水卷材包裹在外面,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地下室空间,避免了钢筋混凝土墙之间伸缩缝内部施工防水卷材等施工难度和漏水风险。工难度和漏水风险。工难度和漏水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建筑物的地下室面积越来越大,长度越来越长,而地下室长度过长,容易在混凝土结构收缩徐变、大气温差双重影响下,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引起地下室底板、侧墙、顶板开裂漏水,影响使用;一般采用“抗”或“放”两种方式,“抗”一半通过计算温度应力,增加梁板配筋或增加预应力钢筋,对工程造价增加较多;“放”通过在地下室设置伸缩缝,将一个地下室切分为多个地下室,有效减小地下室长度,降低混凝土收缩徐变、大气温差产生的结构开裂现象,较大的节约了工程造价,因此使用较多。
[0003]图1为一种常用的伸缩缝做法,通过在基础以上的梁板设置伸缩缝,为方便施工,在基础层连为整体,不设缝,一起施工。该伸缩缝构造存在两个问题:一、在伸缩缝空隙内未采用任何措施来传递伸缩缝两侧地下室之间的水平力,导致两侧地下室均作为一侧临空,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响应加大,且在外侧不平衡土压力作用下,利用整体结构承担土推力,整体造价较大,且结构安全性存在较大问题;二、基础层同时施工,导致基础层实质性连在一起,在混凝土收缩徐变(主)和大气温差(次)作用下,基础层温度应力加大较多,且在伸缩缝对应位置产生较大应力集中,是通常产生结构裂缝的位置,易产生漏水现象。
[0004]图2为另外一种常用的伸缩缝做法,通过设置两堵钢筋混凝土墙,将地下室完全切分成两个地下室,各层梁板、基础层均不连接,两堵混凝土墙之间预留较大空隙方便施工,空隙之间后填入粗砂,通过钢筋混凝土墙、粗砂作为传力介质,在地震、土压力等作用下实现两侧地下室水平力的传递。该种构造有几个问题:一、由于地下室形成了两个独立空间,两堵钢筋混凝土墙和粗砂组成的双侧墙必须分别进行防水施工,伸缩缝的宽度必须足够大(>1m),才能方便施工人员进入,这就严重降低了地下室的防水可靠性,增加了地下室空间的面积浪费,且大大提高了地下室的造价;二、双侧墙的土建施工和防水工程施工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采用本方案,基础层和顶板层仅通过可伸缩的止水钢板连接,极大的减小了混凝土收缩、大气温差作用下的温度应力,且仅留较小的缝隙,可实现防水卷材等一次性施工,减小漏水风险;整体防水卷材包裹在外面,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地下室空间,避免了钢筋混凝土墙之间伸缩缝内部施工防水卷材等施工难度和漏水风险。
[0006]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包括可伸缩的止水钢板;
[0008]所述伸缩缝两侧均为钢筋混凝土墙,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从下至上包括基础层和顶板层,所述基础层和顶板层的伸缩缝处均设有可伸缩的止水钢板;
[0009]所述基础层底部和顶板层的顶部均铺设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能封闭所述伸
缩缝的顶部和底部。
[001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由于地下室形成了两个独立空间,两堵钢筋混凝土墙和粗砂组成的双侧墙必须分别进行防水施工,伸缩缝的宽度必须足够大,才能方便施工人员进入,这就严重降低了地下室的防水可靠性,增加了地下室空间的面积浪费,且大大提高了地下室的造价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具体方案中,伸缩缝将地下室切分为若干个,伸缩缝两侧设置钢筋混凝土墙,其分为上下两层,即基础层和顶板层,基础层通过可伸缩的止水钢板连接,且顶板层通过可伸缩的止水钢板连接,从而使伸缩缝仅留较小的缝隙,其中,顶板层是通过上翻混凝土墙形成,即局部二次施工,从而在混凝土墙之间用止水钢板连接;止水钢板为带伸缩V形槽的止水钢板,从结构受力角度地下室被切分为两个,基础层和顶板层仅通过带伸缩V形槽的止水钢板连接,极大的减小了混凝土收缩、大气温差作用下的温度应力;而在基础层的底部和顶板层的顶部均连续铺设有两道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将整个混凝土墙上端覆盖,由于伸缩缝预留缝隙小,防水卷材能覆盖伸缩缝上端,从而使防水卷材能一次性铺设,减小漏水风险,即从建筑使用角度来看,整体防水卷材包裹在外面,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地下室空间,避免了钢筋混凝土墙之间伸缩缝内部施工防水卷材等施工难度和漏水风险;随后在防水卷材上进行室外回填及地平面铺设。
[0011]进一步优化,所述伸缩缝顶部设有防护盖板,顶板层的所述防水卷材位于所述防护盖板和伸缩缝之间;为保护伸缩缝顶部的防水卷材,本方案中,在伸缩缝顶部位置的防水卷材上方设置防护盖板,防护盖板位于地坪面下方。
[0012]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护盖板和所述防水卷材之间还设有双层油毡;其中双层油毡能垫于防护盖板下方,用于保护防水卷材,并可让伸缩缝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墙自由变形,不受防护盖板的粘接影响。
[0013]进一步优化,所述防护盖板为混凝土盖板。
[0014]进一步优化,所述伸缩缝顶部内固定有圆形泡沫棒,并填充有麻丝沥青;在伸缩缝顶部通过圆形泡沫棒固定,麻丝沥青填满,用于防水。
[0015]进一步优化,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施工时,两侧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之间填充有软性材料;在施工时,通过泡沫板等软性材料填充钢筋混凝土墙之间的空隙,便于钢筋混凝土墙及其它材料的安装。
[0016]进一步优化,所述软性材料为泡沫板。
[0017]进一步优化,所述钢筋混凝土墙施工完毕后,两侧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之间灌注有粗砂;在待两侧混凝土墙施工完毕后,用工具将泡沫板掏出,从而灌注粗砂,通过伸缩缝中填充的粗砂,有效传递的在两个地下室之间传递水平地震作用/风荷载/土压力等。
[0018]进一步优化,所述基础层以上,钢筋混凝土墙根部预埋有PVC排水管,所述基础层在钢筋混凝土墙外侧设有明沟,所述PVC排水管用于将水排入明沟内。
[0019]进一步优化,PVC排水管被无纺布包裹;为了避免极端情况下有少量的水浸入两道伸缩缝内部,本方案中,在基础层以上,钢筋混凝土墙根部预埋有若干PVC管道,通过无纺布包裹,从而将少量浸入的水排至地下室底板外侧的明沟中。
[002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从结构受力角度地下室被切分成两个,基础层和顶板层仅通过带伸缩V形槽的止水钢板连接,极大的减小了混凝土收缩、大气
温差作用下的温度应力,并且可以通过伸缩缝中填充的粗砂,有效传递的在两个地下室之间传递水平地震作用/风荷载/土压力等,均采用外侧一次性施工,避免在两道钢筋混凝土墙之间预留施工通道,增加了地下室的使用面积,减小了施工难度;从建筑使用角度来看,整体防水卷材包裹在外面,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地下室空间,避免了钢筋混凝土墙之间伸缩缝内部施工防水卷材等施工难度和漏水风险。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现有技术中伸缩缝做法的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的止水钢板(2);所述伸缩缝(1)两侧均为钢筋混凝土墙(3),所述钢筋混凝土墙(3)从下至上包括基础层和顶板层,所述基础层和顶板层的伸缩缝(1)处均设有可伸缩的止水钢板(2);所述基础层底部和顶板层的顶部均铺设有防水卷材(4),所述防水卷材(4)能封闭所述伸缩缝(1)的顶部和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缝(1)顶部设有防护盖板(5),顶板层的所述防水卷材(4)位于所述防护盖板(5)和伸缩缝(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板(5)和所述防水卷材(4)之间还设有双层油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板(5)为混凝土盖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伸缩缝构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吴小宾周劲炜冯中伟何建波陈小峰钟鹏李欣原张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