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95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属于泵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水泵壳体强度不高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包括呈一体成型结构设置的泵壳主体,泵壳主体内具有叶轮容置腔,泵壳主体上开设有与叶轮容置腔相连通且供水流进入的进水口,位于泵壳主体内分别设置有与叶轮容置腔相连通且供水流流出的第一出水流道和第二出水流道,位于叶轮容置腔内周壁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减缓水流冲击强度的缓冲环,位于叶轮容置腔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出水流道和第二出水流道相连通的第一环形通孔和第二环形通孔,且位于泵壳主体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工作强度高、工作效率高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


[0001]本技术属于泵领域,涉及一种水泵壳体,特别涉及一种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

技术介绍

[0002]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与其它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的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的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和气体的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的液体。
[0003]其中,水泵壳体包括外部壳体和内部形成的叶轮容置腔,液体在腔体在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出,由于水泵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因此水泵的使用环境也较为复杂,且常用水泵结构均只设置有一个出水口,当水泵在工作强度和温度变化均较大,水泵壳体在工作时很容易出现崩坏的现象,并无法有效满足水泵的使用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包括呈一体成型结构设置的泵壳主体,所述的泵壳主体内具有叶轮容置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壳主体上开设有与叶轮容置腔相连通且供水流进入的进水口,位于所述的泵壳主体内分别设置有与叶轮容置腔相连通且供水流流出的第一出水流道和第二出水流道,位于所述的叶轮容置腔内周壁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减缓水流冲击强度的缓冲环,位于所述的叶轮容置腔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出水流道和第二出水流道相连通的第一环形通孔和第二环形通孔,且位于所述的泵壳主体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加强泵壳主体强度的加强筋。
[0006]在上述的一种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中,所述的第一出水流道为初始流道,所述的第二出水流道为次流道,且所述的第一出水流道、第二出水流道和加强筋均与泵壳主体一体成型。
[0007]在上述的一种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中,所述的第一出水流道呈螺旋涡轮曲线结构设置,所述的第二出水流道呈半圆曲线结构设置,且所述的第一出水流道和第二出水流道内径均呈由小到大结构设置。
[0008]在上述的一种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中,若干个所述的加强筋与泵壳主体且沿其第一出水流道曲线依次排列分布,所述的泵壳主体采用高强度合金钢锻造成型。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泵壳主体采用合金钢锻造一体成型,用于提高泵壳主体强度,有效防止了水泵工作强度过高时泵壳主体崩坏的问题,且泵壳主体内设置有均与叶轮容置腔相连通的第一出水流道和第二出水流道,有效增加了水泵工作效率和使用功率,从而降低了泵壳主体承载冲击力,提高了泵壳主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泵壳主体;2、叶轮容置腔;3、进水口;4、第一出水流道;5、第二出水流道;6、缓冲环;7、第一环形通孔;8、第二环形通孔;9、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4]如图1、图2所示,本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包括呈一体成型结构设置的泵壳主体1,泵壳主体1内具有叶轮容置腔2,泵壳主体1上开设有与叶轮容置腔2相连通且供水流进入的进水口3,位于泵壳主体1内分别设置有与叶轮容置腔2相连通且供水流流出的第一出水流道4和第二出水流道5,位于叶轮容置腔2内周壁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减缓水流冲击强度的缓冲环6,位于叶轮容置腔2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出水流道4和第二出水流道5相连通的第一环形通孔7和第二环形通孔8,且位于泵壳主体1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加强泵壳主体1强度的加强筋9。通过第一出水流道4和第二出水流道5双出口流道结构设置,提高了水泵工作效率和使用功率,并且进行一步减少了的泵壳主体1水流承载冲击力,进一步提高了泵壳主体1的使用寿命,同时设置有若干个加强筋9,且该加强筋9分别位于相对应泵壳主体1外侧,提高了泵壳主体1的强度。
[0015]进一部细说,为了提高泵壳主体1强度和水泵工作效率,第一出水流道4为初始流道,第二出水流道5为次流道,且第一出水流道4、第二出水流道5和加强筋9均与泵壳主体1一体成型。
[0016]进一部细说,为了提高水泵工作效率,第一出水流道4呈螺旋涡轮曲线结构设置,第二出水流道5呈半圆曲线结构设置,且第一出水流道4和第二出水流道5内径均呈由小到大结构设置,具有水流快速引流导向作用。
[0017]进一部细说,若干个加强筋9与泵壳主体1且沿其第一出水流道4曲线依次排列分布,泵壳主体1采用高强度合金钢锻造成型,高强度合金钢有效提高了泵壳主体1强度。
[0018]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19]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泵壳主体1、叶轮容置腔2、进水口3、第一出水流道4、第二出水流道5、缓冲环6、第一环形通孔7、第二环形通孔8、加强筋9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流道高强度水泵壳体,包括呈一体成型结构设置的泵壳主体(1),所述的泵壳主体(1)内具有叶轮容置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壳主体(1)上开设有与叶轮容置腔(2)相连通且供水流进入的进水口(3),位于所述的泵壳主体(1)内分别设置有与叶轮容置腔(2)相连通且供水流流出的第一出水流道(4)和第二出水流道(5),位于所述的叶轮容置腔(2)内周壁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减缓水流冲击强度的缓冲环(6),位于所述的叶轮容置腔(2)内壁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出水流道(4)和第二出水流道(5)相连通的第一环形通孔(7)和第二环形通孔(8),且位于所述的泵壳主体(1)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加强泵壳主体(1)强度的加强筋(9)。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信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弘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