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现场智能管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06789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现场智能管控装置,包括:立座,立座上设置有气杆和图像采集装置;气杆为可充气的柔性棒体结构,气杆能被吹气装置充气,图像采集装置能够人脸识别和检测是否佩戴头盔。吹气装置包括:流道,流道的排气端与气杆连通;吹气口,开设于流道的侧壁上,吹气口朝向流道的排气端倾斜;气腔,开设于吹气口的外周,与吹气口连通;风机,风机通过进气道与气腔连通。流道的进气端转动设置有翻板,翻板由翻板机构驱动。流道内装设有气压传感器。还公开了一种现场管控方法,其轻便快捷,方便携带至现场布置,与现有安全围栏配合使用,形成封闭的安全操作空间,只允许佩戴安全头盔的工作人员进入,实现人员的智能安全管控。实现人员的智能安全管控。实现人员的智能安全管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现场智能管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现场管控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现场智能管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工程施工现场往往人员较多,为了保证进入安全围栏内的人员皆为通过管控平台的工作班成员,根据相关安全规范要求,每次开工前都需要对进出围栏人员进行人员安全准入核查,只有符合的已佩戴安全头盔的工作班成员才能进入现场施工,这占据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施工进度进程。
[0003]现有的现场管控装置一般采用道闸、门禁等形式,其体积大,重量沉,不便于携带转运,且现场安装操作步骤复杂,因此,亟需一种现场管控装置,其能够实现进行人员安全准入核查的功能,并且还要便于携带和安装,方便现场使用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便携式现场智能管控装置,其轻便快捷,方便携带至现场布置,与现有安全围栏配合使用,形成封闭的安全操作空间,只允许佩戴安全头盔的工作人员进入,实现人员的智能安全管控。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便携式现场智能管控装置,包括:
[0007]立座,立座上设置有气杆和图像采集装置;气杆为可充气的柔性棒体结构,气杆能被吹气装置充气,图像采集装置能够人脸识别和检测是否佩戴头盔。
[0008]进一步的,吹气装置包括:
[0009]流道,流道的排气端与气杆连通;
[0010]吹气口,开设于流道的侧壁上,吹气口朝向流道的排气端倾斜;
[0011]气腔,开设于吹气口的外周,与吹气口连通;
[0012]风机,风机通过进气道与气腔连通。
[0013]进一步的,流道的进气端转动设置有翻板,翻板由翻板机构驱动。
[0014]进一步的,流道内装设有气压传感器。
[0015]进一步的,立座上装设有立杆,吹气装置套设于立杆上,吹气装置在立杆上的位置可调。
[0016]进一步的,立座开设有纵向的立腔,立腔内装设有可纵向伸缩的气囊,气囊的上端装设有可在立腔内纵向滑动的升降座,气囊的下端通过阀与接口连通。
[0017]进一步的,气杆装设有可开闭的排气接口,排气接口可与接口对接连通。
[0018]进一步的,阀为气液两用阀。
[0019]一种现场管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0]a.图像采集装置进行人脸识别并检测是否佩戴头盔;
[0021]b.若人员的人脸符合并已佩戴头盔,则风机停止吹气,翻板打开,气杆泄气下落,
允许人员进入;
[0022]c.若人员的人脸不符合和/或未佩戴头盔,则翻板打开,风机通过吹气口向气杆吹气,气杆充气升起,拒绝人员进入。
[0023]进一步的,当风机通过吹气口向气杆吹气,且翻板关闭时,气杆能保持充气升起的禁入状态,在此禁入状态下,当有人员推压气杆,气压传感器能够检测到与气杆相连通的流道内的气压骤升,从而判断有人员非法闯入。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5](1)采用充气的方式使气杆撑起,起到道闸横杆的作用,减少了相关的机械支撑驱动结构,装置更加轻便快捷,方便携带和操作。
[0026](2)采用气囊充气的方式使装置升起展开,减少了相关的机械支撑驱动结构,装置更加轻便快捷,方便携带和操作。
[0027](3)与现有安全围栏配合使用,形成封闭的安全操作空间,只允许佩戴安全头盔的工作人员进入,实现人员的智能安全管控。
[0028](4)通过检测气杆内的气压变化,判断人员的非法闯入,结构简单,判断方法有效。
[0029](5)气囊不仅可以充气操作,也可以充水操作,充水的气囊能够增加本装置的重量,使本装置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003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3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是图1的A位置处的局部剖视图;
[0033]图3是图1的B位置处的局部剖视图。
[0034]图中:
[0035]1.立座,2.立杆,3.吹气装置,4.图像采集装置,5.气杆,6.风机,7.气囊,8.阀,9.接口,10.流道,11.吹气口,12.气腔,13.进气道,14.翻板,15.翻板机构,16.气压传感器,17.升降座,18.立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7]便携式现场智能管控装置,包括可以纵向设置于固定面上的立座1,立座1上设置有气杆5和图像采集装置4,气杆5为可充气的柔性棒体结构,具体实施中,可以采用市场上现有的充气棒,气杆5能被吹气装置3充气,图像采集装置4能够进行人脸识别并检测是否佩戴头盔。若图像采集装置4检测到人员的人脸不符合或未佩戴头盔,则气杆5充气升起,拒绝人员进入。
[0038]吹气装置3的具体结构包括:流道10,流道10的左端为进气端,流道10的右端为排气端,流道10的排气端与气杆5连通,且气杆5与流道10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不同长度尺寸的气杆5,流道10的侧壁上开设有吹气口11,吹气口11朝向流道10的排气端倾斜,吹气口11的外周开设有环形的气腔12,气腔12与吹气口11连通,风机6通过进气道13与气腔12连通。当风机6运行时,气体经由气腔12从吹气口11中喷出,根据伯努利定律,吹气的时
候,周围的空气也会流入低压区,即气体经从吹气口11中喷出时,外界的气体能够从流道10的进气端被吸入,并一起从流道10的排气端吹入气杆5中,使气杆5充气。上述结构能够有效增加气体的流量,能够对气杆5进行快速充气,使气杆5充气升起至水平状态,拒绝人员进入。
[0039]并且,本装置还具有相关的控制装置、通讯装置及供能装置,能够实现蓄电池或太阳能供电,全功能工作状态下,续航时间为12小时,通信范围需覆盖所辖线路全境,图像采集装置4可实现360度自由查看。
[0040]为了使气杆5能保持充气升起的状态,流道10的进气端转动设置有翻板14,翻板14由翻板机构15驱动,当翻板14打开时,流道10的进气端打开,风机6大功率运行时能够对气杆5进行快速充气,当充气完毕,气杆5处于水平状态时,翻板14将流道10的进气端封闭,此时,风机6只需以较小的功率运行,即可使气杆5保持在水平状态,更加节约能源。
[0041]流道10内装设有气压传感器16,气压传感器16能够检测与气杆5相连通的流道10内的气压,从而与风机6配合实现对气杆5内气压的闭环控制。需要时,能够使气杆5内的气压处于恒定状态。并且,当风机6通过吹气口11向气杆5吹气,且翻板14关闭时,气杆5能保持充气升起的禁入状态,在此禁入状态下,当有人员推压气杆5,气压传感器16能够检测到与气杆5相连通的流道10内的气压骤升,从而判断有人员非法闯入。
[0042]为了实现自动升降,使其更加便于展开和收纳,立座1开设有纵向的立腔18,立腔18内装设有可纵向伸缩的气囊7,气囊7的上端装设有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现场智能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座(1),所述立座(1)上设置有气杆(5)和图像采集装置(4);所述气杆(5)为可充气的柔性棒体结构,所述气杆(5)能被吹气装置(3)充气,所述图像采集装置(4)能够人脸识别和检测是否佩戴头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现场智能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装置(3)包括:流道(10),所述流道(10)的排气端与气杆(5)连通;吹气口(11),开设于流道(10)的侧壁上,所述吹气口(11)朝向流道(10)的排气端倾斜;气腔(12),开设于吹气口(11)的外周,与所述吹气口(11)连通;风机(6),所述风机(6)通过进气道(13)与气腔(1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现场智能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0)的进气端转动设置有翻板(14),所述翻板(14)由翻板机构(15)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现场智能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0)内装设有气压传感器(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现场智能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座(1)上装设有立杆(2),所述吹气装置(3)套设于所述立杆(2)上,所述吹气装置(3)在立杆(2)上的位置可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现场智能管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座(1)开设有纵向的立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云龙宓宇赵舒怀杨琳张乾浩李保志卢立涛陈长征林祥星徐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莒县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