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撞的智能驻车器终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06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冲撞的智能驻车器终端结构,包括:动力舱,所述动力舱内部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组的腔体,所述驱动电机组的输出端通过花键连接块转动连接有花键传动轴,所述花键传动轴固接有翻板,所述翻板另一端连接有随动舱;所述驱动电机组接受指令左转或者右转,且驱动相连的花键传动轴带动翻板上升或下降;一体化线圈底座,所述一体化线圈底座一端固定于动力舱的侧部,另一端连接有随动舱;本发明专利技术该驻车器安装简易快速、施工规模小、施工工期短、施工成本低、仅需膨胀螺丝固定、设备裸露路面醒目易观察、不易积水积污,易维修维护。易维修维护。易维修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冲撞的智能驻车器终端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冲撞的智能驻车器终端结构,属于智能停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常见的技术结构为
ꢀ“
埋地液压升降柱驻车器”、“埋地嵌入式驻车器”,这些驻车器都存在多个缺陷,施工成本高,维修维护成本高,不易被发现,容易损坏车辆,结构容易沉积大量污水和泥沙,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对道路路面和路基破坏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冲撞的智能驻车器终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施工成本高,维修维护成本高,不易被发现的缺陷。
[0004]一种耐冲撞的智能驻车器终端结构,包括:动力舱,所述动力舱内部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组的腔体,所述驱动电机组的输出端通过花键连接块转动连接有花键传动轴,所述花键传动轴固接有翻板,所述翻板另一端连接有随动舱;所述驱动电机组接受指令左转或者右转,且驱动相连的花键传动轴带动翻板上升或下降;一体化线圈底座,所述一体化线圈底座一端固定于动力舱的侧部,另一端连接有随动舱。
[0005]进一步地,还包括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一端安装于翻板上,另一端卡在一体化线圈底座上,当翻板围绕扭转弹簧下降时,产生扭矩或旋转力,当翻板上升时扭转弹簧释放扭矩或旋转力。
[0006]进一步地,所述扭转弹簧形状螺纹状,且具有弹性。
[0007]进一步地,所述随动舱,两侧设置有螺纹孔,且匹配一体化线圈底座上的通孔,所述随动舱,设置有凹孔,且与 翻板一端匹配。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舱上设有动力舱上盖。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舱内部设有安装驱动电机组的凹槽和凸台。
[0010]进一步地,所述花键连接块顶部设置有U形凹槽,底部设置有等距内花键孔,且可匹配穿过花键传动轴,所述花键传动轴与花键连接块通过内花键孔套入外花键杆刚性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组,两侧设置有凸起圆柱体,且匹配 花键连接块U形凹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该驻车器安装简易快速、施工规模小、施工工期短、施工成本低、仅需膨胀螺丝固定、设备裸露路面醒目易观察、不易积水积污,易维修维护,设备结构采用高强度材料构造,用料厚实,结构质量小强度高,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传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传动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力舱;2、一体化线圈底座;3、花键连接块;4、花键传动轴;5、驱动电机组;6、动力舱上盖;7、翻板;8、扭转弹簧;9、随动舱。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15]如图1

图3所示,公开了一种耐冲撞的智能驻车器终端结构,包括:动力舱1,所述动力舱1内部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组5的腔体,所述驱动电机组5的输出端通过花键连接块3转动连接有花键传动轴4,所述花键传动轴4固接有翻板7,所述翻板7另一端连接有随动舱9;所述驱动电机组接受指令左转或者右转,且驱动相连的花键传动轴4带动翻板7上升或下降;一体化线圈底座2,所述一体化线圈底座2一端固定于动力舱1的侧部,另一端连接有随动舱9;所述动力舱1采用的压铸ADC12铝合金材质,ISO标准 抗拉强度≥240MPa;屈服强度≥140MPa,伸长率≥1.0%,硬度≥80HB,其质量4.5Kg,承受冲撞处的壁厚达到20mm,固定处的壁厚达到15mm,所述动力舱5内部凹陷,设置 花键连接块3,所述动力舱1两侧有孔,设置 花键传动轴4,所述动力舱1内部凹陷,设置有 驱动电机组5,所述 动力舱1,顶部设置有与 动力舱上盖6固定的螺纹孔,所述 动力舱1,两侧设置固定用螺纹孔,所述一体化线圈底座2两侧设置有固定于动力舱1和随动舱9的通孔,且可匹配安装于动力舱1和随动舱9之上,所述花键连接块3采用铸造40cr合金钢材质,硬度调质处理32

36HRC,抗拉强度≥810MPa,其最大壁厚23mm,最小17mm,顶部设置有U形凹槽,且可匹配安装驱动电机组5,所述花键连接块3底部设置有等距6键内花键孔,且可匹配穿过花键传动轴4,所述花键传动轴4,采用铸造40cr合金钢材质,硬度调质处理32

36HRC,抗拉强度≥810MPa,其最大外径φ46mm,最小外径φ30mm,外部设置有外花键,且花键形状为等距6键;所述花键传动轴4,一端设置有凹槽等距6键内花键,所述花键传动轴4与花键连接块3通过内花键孔套入外花键杆刚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组5,两侧设置有凸起圆柱体,且匹配花键连接块3U形凹槽,驱动电机组受接受指令左转或者右转,且驱动相连花键传动轴4带动翻板7上升或下降,所述动力舱上盖6,采用改性尼龙材料含25

30%短玻璃纤维,其安装后用于固定驱动电机组5,使其在设置的轨道中滑动,其塑胶材质可使通信信号发出与接收,使智能驻车器终端中的通信信号不受屏蔽,设置有与动力舱1匹配的贯穿孔,安装于动力舱之上,所述翻板7,两侧设置有外花键轴,且匹配花键传动轴4内花键,面板设置有壁厚3mm钣金折弯成U型,且焊接在翻板7上,底部设置有7根壁厚6mm加强筋,且焊接在翻板7上,所述翻板7,安装在花键传动轴,且可通过驱动电机组5前后移动,而上升或下降,通过内花键孔套入外花键杆刚性连接。
[0016]所述扭转弹簧8,采用不锈钢材质,形状螺纹状,且有弹性,一端安装于翻板7上,一端卡在一体化线圈底座上,当翻板7围绕扭转弹簧8下降时,产生扭矩或旋转力,当翻板7上升时扭转弹簧8释放扭矩或旋转力,扭转弹簧8产生的扭矩或旋转力会减少驱动电机组5驱动翻板7上升的实际载荷,所述随动舱9,两侧设置有螺纹孔,且匹配 一体化线圈底座2上的通孔,所述随动舱9,设置有凹孔,且与 翻板7一端匹配;所述一体化线圈底座2安装在动力舱1上,所述花键连接块3安装在动力舱1里,所述花键传动轴4安装在 动力舱1里,所述驱动电机组5安装在动力舱1中,所述动力舱上盖6安装在动力舱1上,所述翻板7安装在花键传动轴4上,所述 扭转弹簧8安装在 翻板7一端,所述 随动舱9安装在一体化线圈底座2和翻板7的一端。
[0017]工作时如图2,当有车辆驶入车位并停稳后,驱动电机组5运转,并带动花键连接块3和花键传动轴4旋转,且花键传动轴4 与翻板7连接,同时翻板7同花键传动轴4旋转,并升高到车辆底盘的高度,形成阻碍,实现阻拦车辆移动的目的。
[0018]在本实施中,驱动电机组5安装于动力舱内部,并有动力舱上盖固定。
[0019]在本实施中,花键传动轴4与花键连接块3通过内花键孔套入外花键杆刚性连接。
[0020]在本实施中,翻板7,两侧设置有外花键轴,且匹配 花键传动轴4内花键,面板设置有壁厚3mm钣金折弯成U型,且焊接在翻板7上,底部设置有7根壁厚6mm加强筋,且焊接在翻板7上,所述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冲撞的智能驻车器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舱(1),所述动力舱(1)内部设有用于安装驱动电机组(5)的腔体,所述驱动电机组(5)的输出端通过花键连接块(3)转动连接有花键传动轴(4),所述花键传动轴(4)固接有翻板(7),所述翻板(7)另一端连接有随动舱(9);所述驱动电机组接受指令左转或者右转,且驱动相连的花键传动轴(4)带动翻板(7)上升或下降;一体化线圈底座(2),所述一体化线圈底座(2)一端固定于动力舱(1)的侧部,另一端连接有随动舱(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冲撞的智能驻车器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转弹簧(8),所述扭转弹簧(8)一端安装于翻板(7)上,另一端卡在一体化线圈底座(1)上,当翻板(7)围绕扭转弹簧(8)下降时,产生扭矩或旋转力,当翻板(7)上升时扭转弹簧(8)释放扭矩或旋转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冲撞的智能驻车器终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弹簧(8)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伟安建雄李亮陈景竑何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领泊悦行物联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