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可冉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水泥遮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67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水泥遮挡设备,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滑扣,两个滑扣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传动架,支撑架位于升降板的正上方位置。通过两个传递齿轮分别与两个传动架内侧齿条相啮合,使其两个传动架同步在两个滑扣内进行上升与下降步骤,当两个传动架进行上升步骤的时候,升降板将会同步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放置架的整体进行升高,使其放置架底部位置与底座底部位置间距增大。解决了目前为避免水泥受到雨水干扰的情况下,多数采用篷布等等装置进行简单覆盖,而雨水通过缝隙很大几率与水泥进行接触,导致水泥硬化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泥硬化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泥硬化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水泥遮挡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水泥遮挡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步骤的时候,常常会用到水泥等等材料,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
[0003]类似于目前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水泥遮挡设备还存在以下不足:目前为避免水泥受到雨水干扰的情况下,多数采用篷布等等装置进行简单覆盖,而雨水通过缝隙很大几率与水泥进行接触,导致水泥硬化无法正常使用。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水泥遮挡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水泥遮挡设备的目的与功效,具体包括:调节架;所述调节架的中间两侧位置开设有滑槽,且调节架的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B,电机B的右侧转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且电机B转轴固定的双向螺杆转动连接在调节架内部中间位置,电机B转轴固定的双向螺杆右侧位置设置有把手,调节架两侧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对向滑块,每个对向滑块下端位置均设置有夹槽,每个对向滑块夹槽内均夹合有一个挡板,两个挡板呈对称设置
[0006]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对向滑块侧面上方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且两个对向滑块螺纹孔呈反向设计,电机B转轴固定的双向螺杆两侧位置分别位于两个对向滑块的螺纹孔内,在电机B转轴固定的双向螺杆转动时,使其两个对向滑块在调节架两侧滑槽内进行对向的位置滑动,使其两个对向滑块之间的间距靠近,直至两个对向滑块内侧位置分别贴合放置架内部的水泥袋,推动水泥袋向放置架内部中间位置进行滑动,进而使其放置架内部存放的水泥进行居中。
[0007]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挡板侧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过风槽,且每个挡板过风槽的外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风扇,水泥袋在居中在放置架内部中间位置时,这个时候分别启动两个风扇,风扇产生的风力将通过两个挡板中间的过风槽进入到放置架内部空间内,控制两个风扇的风力,避免风扇出现风力过大导致放置架内水泥灰飘散的情况发生,通过两个风扇的配合,两个风扇所将产生的风力将会避免放置架内存放的水泥出现潮湿的问题。
[000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架顶部位置固定连接在凵字形的放置架内部上方位置,放置架的内侧位置分别与两个挡板下端位置以及后端位置相贴合,放置架底部位置开设有条形槽。
[0009]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对向滑块的外侧中间位置均转动连接有一个螺栓B,两个螺栓B内侧位置分别与挡板相贴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架后端位置与升降板的前端位置固定连接,升降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一个传动架,每个传动架的内侧前端位置均设置有齿条。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凵字形状的底座,支撑架上方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滑扣,两个滑扣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传动架,支撑架位于升降板的正上方位置,支撑架的顶部左侧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A,电机A转轴设置有齿轮,两个滑扣外侧位置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螺栓A,两个螺栓A的内侧位置分别贴合两个传动架外侧。
[0012]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滑扣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左右两侧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传递齿轮,两个传递齿轮分别与两个传动架内侧齿条相啮合,传动杆中间左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受力齿轮,受力齿轮下端位置与电机A转轴设置的齿轮相啮合,在电机A设置的齿轮转动时,通过受力齿轮下端位置与电机A转轴设置的齿轮啮合配合,带动受力齿轮进行转动,受力齿轮转动使其,传动杆的整体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传动杆两侧位置的传递齿轮进行转动,通过两个传递齿轮分别与两个传动架内侧齿条相啮合,使其两个传动架同步在两个滑扣内进行上升与下降步骤,当两个传动架进行上升步骤的时候,升降板将会同步向上移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电机A转轴将带动电机A所设置的齿轮进行转动,在电机A设置的齿轮转动时,通过受力齿轮下端位置与电机A转轴设置的齿轮啮合配合,带动受力齿轮进行转动,受力齿轮转动使其,传动杆的整体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传动杆两侧位置的传递齿轮进行转动,通过两个传递齿轮分别与两个传动架内侧齿条相啮合,使其两个传动架同步在两个滑扣内进行上升与下降步骤,当两个传动架进行上升步骤的时候,升降板将会同步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放置架的整体进行升高,使其放置架底部位置与底座底部位置间距增大,进而在雨水较大的情况下也只会淹没底座的位置,不会对放置架底部位置造成淹没的情况。
[0015]将所要存放的水泥放置在放置架的内部位置即可完成水泥存放步骤,结合放置架的凵字形形状设计,为放置架内存放的水泥提供顶部位置遮挡,并且结合放置架底部设置的条形槽,为放置架内部堆积的水泥进行通风处理,更加有利存放水泥。
[0016]在将水泥放置在放置架内部的时候,启动电机B,电机B转轴固定的双向螺杆将会进行转动,在电机B转轴固定的双向螺杆转动时,使其两个对向滑块在调节架两侧滑槽内进行对向的位置滑动,使其两个对向滑块之间的间距靠近,直至两个对向滑块内侧位置分别贴合放置架内部的水泥袋,推动水泥袋向放置架内部中间位置进行滑动,进而使其放置架内部存放的水泥进行居中,避免放置架整体出现重量偏移的情况发生,也可避免雨水进入到放置架边缘位置,对其放置架内部存放的水泥造成损失。
[0017]水泥袋在居中在放置架内部中间位置时,这个时候分别启动两个风扇,风扇产生的风力将通过两个挡板中间的过风槽进入到放置架内部空间内,控制两个风扇的风力,避免风扇出现风力过大导致放置架内水泥灰飘散的情况发生,通过两个风扇的配合,两个风扇所将产生的风力将会避免放置架内存放的水泥出现潮湿的问题,进而避免了导致水泥结块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9]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在附图中:
[0021]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左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侧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5]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支撑架整体与升降板整体以及传动杆整体装配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支撑架整体与升降板整体以及传动杆整体装配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水泥遮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架(5);所述调节架(5)的中间两侧位置开设有滑槽,且调节架(5)的左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电机B(501),电机B(501)的右侧转轴固定连接有双向螺杆,且电机B(501)转轴固定的双向螺杆转动连接在调节架(5)内部中间位置,电机B(501)转轴固定的双向螺杆右侧位置设置有把手,调节架(5)两侧滑槽内分别滑动连接有一个对向滑块(502),每个对向滑块(502)下端位置均设置有夹槽,每个对向滑块(502)夹槽内均夹合有一个挡板(504),两个挡板(504)呈对称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水泥遮挡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对向滑块(502)侧面上方位置均开设有螺纹孔,且两个对向滑块(502)螺纹孔呈反向设计,电机B(501)转轴固定的双向螺杆两侧位置分别位于两个对向滑块(502)的螺纹孔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水泥遮挡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挡板(504)侧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过风槽,且每个挡板(504)过风槽的外端位置均固定连接有一个风扇(505)。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水泥遮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5)顶部位置固定连接在凵字形的放置架(4)内部上方位置,放置架(4)的内侧位置分别与两个挡板(504)下端位置以及后端位置相贴合,放置架(4)底部位置开设有条形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建筑工程用水泥遮挡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可冉
申请(专利权)人:徐可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