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颗粒干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53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料颗粒干燥机构,涉及塑料颗粒干燥的技术领域,包括其中,该底罩内具呈环形排列的有若干干燥室和一出料室;若干烘干盒,分别贯穿干燥室的底部并与底罩固定连接,该烘干盒伸入干燥室内的一端具有若干出气孔;转动环,可转动的设置于底罩的圆心处;外环体,套于转动环的外围并通过若干呈圆环形排列的第二隔板与转动环固定连接;若干隔网,分别位于通风室内;顶罩,通过若干U型的连板与底罩固定连接;进料管,贯穿顶罩的上端壁并与顶罩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使用方便、烘干时间短等优点。短等优点。短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颗粒干燥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塑料颗粒干燥的
,特别涉及一种塑料颗粒干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塑料颗粒的干燥主要是为了方式融化塑料颗粒时,水分过多,影响塑料产品的品质;
[0003]现有的塑料颗粒一般存储在储存罐中,长时间的产出会导致塑料颗粒表面吸附水分而变潮湿,因此在使用前需要对于潮湿度较大的塑料颗粒进行干燥,现有的干燥方式主要是将塑料颗粒放在加热桶(如图4)中,通过热量传递将塑料颗粒上的水分蒸发掉;
[0004]但是这种干燥方式需要发给的时间较长,一立方塑料颗粒干燥时间需要8

10分钟,由于是桶式干燥设备往塑料颗粒堆中间传递的热量较少,因此在干燥时,还需要每隔4

5分钟进行一次翻身,耗费劳动强度也大。
[0005]因此本申请设置了一种塑料颗粒干燥机构,能够加快塑料颗粒干燥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料颗粒干燥机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塑料颗粒干燥速度慢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塑料颗粒干燥机构,包括
[0008]一底罩,开口朝上,并固定连接于支撑架的上端;其中,该底罩内具呈环形排列的有若干干燥室和一出料室,出料室的底部为斜坡面,该底罩的侧壁对应出料室的位置具有出料口;若干烘干盒,分别贯穿干燥室的底部并与底罩固定连接,该烘干盒伸入干燥室内的一端具有若干出气孔;一转动环,可转动的设置于底罩的圆心处;一外环体,套于转动环的外围并通过若干呈圆环形排列的第二隔板与转动环固定连接,并形成若干通风室;若干隔网,分别位于通风室内,并与转动环的外圆周壁可转动连接;一顶罩,位于底罩的正上方且开口朝下,通过若干U型的连板与底罩固定连接;其中,该外环体的外圆周壁的上端与顶罩的内圆周壁滑动接触、下端与底罩的内圆周壁滑动接触;一进料管,贯穿顶罩的上端壁并与顶罩固定连接,该进料管正对相邻于出料室的一干燥室的正上方;一排气管,贯穿顶罩的上端壁并与顶罩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该顶罩上对应出料室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该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伸入顶罩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该通风室内固定连接横梁板,该横梁板通过弹簧与隔网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该底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环,该挡环的外圆周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隔板,该第一隔板远离挡环的一端与底罩的侧壁固定连接,从而将底罩分隔出干燥室和出料室,且转动环与挡环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该转动环的内圆周壁固定连接有齿环,该底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该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该齿环与齿轮啮合。
[0012]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优点是:
[0013]本申请通过设置的隔网接收塑料颗粒,然后隔网携带塑料颗粒经过干燥室时,烘干盒内流出的热风就会对塑料颗粒进行干燥,干燥后的塑料颗粒会移动至出料室的上方,然后隔网转动,使得塑料颗粒落在出料室内,并从出料口流出,从而完成塑料颗粒的干燥。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一种塑料颗粒干燥机构的主视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一种塑料颗粒干燥机构的剖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一种塑料颗粒干燥机构的俯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底罩的俯视图。
[0018]图5是本技术隔网的俯视图。
[0019]图6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0020]其中:支撑架10、底罩20、第一隔板30、挡环31、干燥室40、出料室50、斜坡面51、出料口52、烘干盒60、出气孔61、进气管62、热风机63、转动环70、外环体71、第二隔板72、通风室73、隔网74、转动板75、转动槽76、推板77、升降气缸78、横梁板710、弹簧711、顶罩80、连板81、排气管82、进料管83、齿环90、齿轮91、伺服电机9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0022]如图1

5,在本实施例一中,一种塑料颗粒干燥机构,包括一底罩20,开口朝上,并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0的上端;其中,该底罩20内具呈环形排列的有若干干燥室40和一出料室50,出料室50的底部为斜坡面51,该底罩20的侧壁对应出料室50的位置具有出料口52;若干烘干盒60,分别贯穿干燥室40的底部并与底罩20固定连接,该烘干盒60伸入干燥室40内的一端具有若干出气孔61;一转动环70,可转动的设置于底罩20的圆心处;一外环体71,套于转动环70的外围并通过若干呈圆环形排列的第二隔板72与转动环70固定连接,并形成若干通风室73;若干隔网74,分别位于通风室73内,并与转动环70的外圆周壁可转动连接;一顶罩80,位于底罩20的正上方且开口朝下,通过若干U型的连板81与底罩20固定连接;其中,该外环体71的外圆周壁的上端与顶罩80的内圆周壁滑动接触、下端与底罩20的内圆周壁滑动接触;一进料管83,贯穿顶罩80的上端壁并与顶罩80固定连接,该进料管83正对相邻于出料室50的一干燥室40的正上方;一排气管82,贯穿顶罩80的上端壁并与顶罩80固定连接。
[0023]本实施例是这样实施的:
[0024]本申请在使用时,通过进料管83将一定量的塑料颗粒导入一个通风室73内,落在隔网74上,然后转动环70间歇性转动,每转动至一个干燥室40的上方时就停止一段时间,此时烘干盒60就会对隔网74上的塑料颗粒进行干燥,干燥完成后,当隔网74移动至出料室50时,隔网74转动至倾斜位置,隔网74上的塑料颗粒就会滑落至出料室50,并从斜坡面51滑出出料口52。
[0025]本申请干燥的热气主要从排气管82排出,一部分冲出料口52排出。
[0026]作为本实施的优化方案,该转动环70的外壁对应隔网74的位置具有转动槽76,该转动槽76内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转动板75,该转动板75与隔网74固定连接,该顶罩80上对
应出料室5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升降气缸78,该升降气缸78的输出端伸入顶罩80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77,该通风室73内固定连接横梁板710,该横梁板710通过弹簧711与隔网74固定连接。
[0027]本申请能够将原来一立方的塑料颗粒的烘干时间缩短至3

4分钟。
[0028]本优化方案,本申请的隔网74的转动有升降气缸78带动推板77向下移动,进入通风室73内,推动隔网74,使得隔网74上的转动板75在转动槽76内转动;并且弹簧711在隔网74转动时被拉长,当推板77回到原来位置的过程这种,弹簧711会使得隔网74转动至原来位置。
[0029]作为本实施的优化方案,该底罩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环31,该挡环31的外圆周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隔板30,该第一隔板30远离挡环31的一端与底罩20的侧壁固定连接,从而将底罩20分隔出干燥室40和出料室50,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颗粒干燥机构,包括底罩,开口朝上,并固定连接于支撑架的上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底罩内具呈环形排列的有若干干燥室和一出料室,出料室的底部为斜坡面,该底罩的侧壁对应出料室的位置具有出料口;若干烘干盒,分别贯穿干燥室的底部并与底罩固定连接,该烘干盒伸入干燥室内的一端具有若干出气孔;转动环,可转动的设置于底罩的圆心处;外环体,套于转动环的外围并通过若干呈圆环形排列的第二隔板与转动环固定连接,并形成若干通风室;若干隔网,分别位于通风室内,并与转动环的外圆周壁可转动连接;顶罩,位于底罩的正上方且开口朝下,通过若干U型的连板与底罩固定连接;其中,该外环体的外圆周壁的上端与顶罩的内圆周壁滑动接触、下端与底罩的内圆周壁滑动接触;进料管,贯穿顶罩的上端壁并与顶罩固定连接,该进料管正对相邻于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贵罗国强胡小广
申请(专利权)人:泾县金强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