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泽栋专利>正文

一种冷库通风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0395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库通风系统装置,属于冷库通风技术领域,外框架正面嵌入设置有等距排布的三个风机机构,外框架背面嵌入设置有机械除霜的换热蒸发器,外框架背面位于换热蒸发器上方固定连接有阻挡板,换热蒸发器中设置有间隔设置的隔板,隔板中贯穿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外表套接设置有翅片,隔板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侧面滑动设置有移动横板。该种冷库通风系统装置设置有滑动卡块,当翅片表面被冰块附着时,驱动机构运行驱动移动横板带动着滑动卡块在翅片表面上下滑动,通过低耗能的机械除冰结构使得本技术方案大大降低了除霜除冰的风险性以及减少了能耗,同时无需停机即可除冰保证了冷库的温度保持。的温度保持。的温度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库通风系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库通风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冷风机的除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冷库利用降温设施创造适宜的湿度和低温条件的冷藏库,是加工、贮存产品的场所,冷库中制冷系统是通过利用外界能量使热量从温度较低的物质(或环境)转移到温度较高的物质(或环境)的系统,完整的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应包括制冷剂循环系统、润滑油循环系统、融霜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以及载冷剂循环系统等,其中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制冷剂循环系统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四个基本部分组成;其中冷风机作为冷库制冷系统的重要组件,当冷风机工作在温度低于0℃以及低于空气露点时,在蒸发器表面就开始结霜,随着运转时间的增加,霜层会越来越厚,其中,铜的热导率是397W/(
㎡¡
℃),铝的热导率为210W/(
㎡¡
℃),而霜的热导率仅为0.116~0.139W/(
㎡¡
℃),而且霜层会使流道变窄,风量减少,最终会完全堵塞蒸发器,严重阻碍空气流动,因此,冷库中的冷风机大约在累积运行5

8小时后,需要进行一次除霜;其中针对翅片的除霜方法大致分为电热除霜、水除霜和热工质融霜,但是电热除霜中的电热管不仅发热大耗电高还容易出现过热的自燃风险,并且会影响冷库的恒温状态保持,而水除霜和热工质融霜均需要停机进行除霜,对于只有单组冷风机的冷库十分致命;例如专利号为CN202010871615.7的一种利用余热对冷风机除霜的间接冷却系统及方法,本专利技术由于一开始进入冷风机的就是温度较高的载冷剂,除霜速度快,时间短;用于除霜的热源来自于制冷剂排气的余热,省去了电除霜的电能、加热载冷剂的电能、水冲霜的冲霜用水量,直接节约了除霜的能耗,该技术方案就是针对于上述提出的三种除霜方案的改进,但是该技术方案中采用制冷剂加热减少冰霜的形成,依然需要较大的耗能去加热制冷剂,会造成较大的电能消耗,因此,需要在现有的冷风机除霜基础上提供小耗能的机械除霜的冷库通风系统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于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冷库通风系统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所述外框架正面嵌入设置有等距排布的三个风机机构,所述外框架背面嵌入设置有机械除霜的换热蒸发器,所述外框架背面位于换热蒸发器上方固定连接有阻挡板,所述换热蒸发器中设置有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中贯穿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外表套接设置有翅片,所述隔板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侧面滑动设置有移动横板,所述移动横板靠近翅片一侧固定有可对翅片边缘刮动除霜的滑动卡块,所述移动横板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入端,所述驱动机构内部上端中部嵌入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驱动机构内部上端位于转动电机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导向转轴,所述导向转轴正面连接有活动齿轮,所述活动齿轮外侧啮合有传动链条,所述卡入端工字槽内转动连接有活动轮,所述卡入端左侧固定
连接有齿牙,所述滑动卡块上方嵌入设置有锁紧螺钉与移动横板相连接,所述滑动卡块卡槽的上下两侧均固定有刮刀片,所述移动横板远离滑动卡块一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移动横板靠近滑动卡块一侧嵌入设置有排气管。
[0005]进一步的:所述阻挡板相对外框架背面呈斜三角设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翅片呈垂直设置,且翅片之间呈等距排布,且所有换热管均由翅片连接在一起。
[000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中设有滑槽供移动横板上下移动,且移动横板移动距离与翅片高度呈配套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卡块设有卡槽与翅片边缘呈相嵌入设置,且滑动卡块数量与翅片数量呈一致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横板通过卡入端与驱动机构相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导向转轴同时设置于驱动机构内部底端。
[00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齿轮同时设置于卡入端右侧,且卡入端俯视平面呈工字状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电机动力输出端通过齿轮与传动链条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齿牙与传动链条相啮合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刮刀片呈三角状设置,且刮刀片垂直面突出卡槽垂直面设置,且刮刀片垂直面与翅片表面呈紧密贴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横板内部呈中空设置,且连接管与移动横板内部呈相通设置,且连接管与外部气体压缩设备相连接。
[0016]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与移动横板内部呈相通设置,且排气管整体呈内大外小的喇叭状设置,且排气管设置于滑动卡块之间空隙处。
[0017]有益效果:1、该种冷库通风系统装置设置有滑动卡块,当翅片表面被冰块附着时,驱动机构运行驱动移动横板带动着滑动卡块在翅片表面上下滑动,通过低耗能的机械除冰结构使得本技术方案大大降低了除霜除冰的风险性以及减少了能耗,同时无需停机即可除冰保证了冷库的温度保持。
[0018]2、设置有排气管,在移动横板内部利用连接管注入压缩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喇叭状的排气管排出的气流可产生较高的流速,进而气流吹向翅片和换热管,不仅可以对附着二者表面的冷气进行吹散,并且高流速的气流经过翅片和换热管二者后会由于流速原因形成风冷降温,同步的提高了换热蒸发器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换热蒸发器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机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卡入端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动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换热蒸发器的移动横板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1

8中:1

外框架;2

风机机构;3

换热蒸发器;301

隔板;302

翅片;303

换热管;304

驱动机构;3041

转动电机;3042

传动链条;3043

导向转轴;3044

活动齿轮;305

移动横板;3051

卡入端;3052

活动轮;3053

齿牙;3054

连接管;3055

排气管;306

滑动卡块;3061

锁紧螺钉;3062

刮刀片;4

阻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结合上述技术方案的内容,进行举例说明,举例说明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库通风系统装置,包括外框架(1),其特征在于:换热蒸发器(3),所述外框架(1)背面设置有机械除霜的换热蒸发器(3);阻挡板(4),所述外框架(1)背面位于换热蒸发器(3)表面安装有阻挡板(4),阻挡板(4)相对外框架(1)背面呈斜三角设置;隔板(301)、翅片(302)和换热管(303),所述换热蒸发器(3)基本构造由隔板(301)、翅片(302)和换热管(303)三者组成,换热管(303)贯穿隔板(301)和翅片(302);驱动机构(304),所述换热蒸发器(3)中设置有对称的驱动机构(304);移动横板(305),所述驱动机构(304)之间滑动有移动横板(305);驱动机构(304)中设有滑槽供移动横板(305)上下移动;滑动卡块(306),所述移动横板(305)一侧安装有滑动卡块(306);滑动卡块(306)设有卡槽与翅片(302)边缘呈相嵌入设置,且滑动卡块(306)数量与翅片(302)数量呈一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库通风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卡入端(3051),所述移动横板(305)左右两均设有卡入端(3051)并与驱动机构(304)相连接;卡入端(3051)俯视平面呈工字状设置;活动轮(3052),所述卡入端(3051)工字槽内侧转动连接有活动轮(3052);活动轮(3052)均设置于卡入端(3051)工字槽内侧三面,且活动轮(3052)与驱动机构(304)滑槽处呈贴合滚动;齿牙(3053),所述卡入端(3051)左侧固定连接有齿牙(305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库通风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302)呈垂直设置,且翅片(302)之间呈等距排布,且所有换热管(303)均由翅片(302)连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库通风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泽栋赵丽丽章琴
申请(专利权)人:季泽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