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032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有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两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网,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固定杆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装置本体与装置外壳连接处设置有干燥机构,该装置设置的减震机构,防止在隧道施工时产生的共振影响损坏装置本体内部的金属原件,设置的固定机构,使得联接的装置本体得以进行固定,防止由于隧道作业产生震动而使得装置本体进行晃动,设置的干燥机构,使得通过加热丝加热的内腔的温度在保证干燥的同时,保证其内腔的通风。证其内腔的通风。证其内腔的通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
,具体为一种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照明是指利用物联网技术、有线/无线通讯技术、电力载波通讯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智能化信息处理,以及节能控制等技术组成的分布式照明控制系统,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智能化控制,现有室外可移动的智能照明技术需要搭配蓄电池进行使用,以实现室外的供电效果,传统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温度较高,所以需要在智能灯控装置上安装通风滤网,以实现通风和防尘效果。
[0003]现有中国专利网上公布了一种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授权公众号为 CN113701134B,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设置导热铜丝可以将电热灯头的热量传递至蓄电池的附近,以维持电热灯头照明过程中装置主体内部的温度,可以对蓄电池附近的空气进行加热,使得该部分空气可以通过通风滤网二排出装置主体,并且在该装置移出隧道后,装置主体内部的余热会将装置主体内部残留的湿气排尽,进而避免隧道内部的湿气腐蚀智能控制模块和蓄电池。
[0004](2)、该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通过设置吸热器可以对蓄电池的温度进行吸收,在蓄电池温度过高时通过推动薄片和轻质铰接条控制导风板转动,该装置移动过程中,导风板的倾斜状态会对气流进行导向,以产生朝向电热灯头的气流,进而对电热灯头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防止电热灯头导致装置主体内部温度过高而损坏蓄电池,同时蓄电池充电时还可以通过观测导风板的角度得知蓄电池的温度是否过高。
[0005](3)、该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通过设置弧形倾斜凸起可以对经过导风板的气流起到进一步的导向作用,使得该部分气流可以完全作用在电热灯头上,同时设置竖直阻挡条可以对导风板的转动起到一定的阻挡效果,防止导风板的转动角度过大而影响导风板对电热灯头的散热效果。
[0006](4)、该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通过设置限位滑轮件使得该装置可以在隧道内部铁轨上滑动,从而使得该装置的移动更加方便省力,通过将连杆一和连杆二设为弹性伸缩杆使得该装置在铁轨的弧形拐弯处和杂质残留处也可以进行无阻碍移动,从而提高该装置在铁轨上移动的效果,同时设置辅助控制杆还可以在连杆二伸缩时实现对竖直阻挡条的控制,进而利用竖直阻挡条的移动来控制导风板的摆动,从而实现导风板对空气的动态导向,以提高空气作用在电热灯头上的范围。
[0007](5)、该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辅助控制杆移动过程中会在通风滤网一表面移动,辅助控制杆移动过程中会不断的与锯齿状凸起的凸起部分产生碰撞,该碰撞使得锯齿状凸起产生振动并且该振动会传递至通风滤网一上,从而使得通风滤网一上附着的灰尘等
杂质被振动脱落,进而降低通风滤网一的清洗频率。
[0008]然而该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在使用时未考虑到实地情况,在隧道中作业常常会产生震动,使得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经常由于共振而损坏装置本体内部原件,加大了生产成本的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解决了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有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顶部固定安装有弧形壳盖,所述弧形壳盖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丝,所述装置外壳两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网,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含有U形块,所述固定杆外壁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所述U形块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所述U形块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装置外壳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杆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装置本体与装置外壳连接处设置有干燥机构。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含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壁套接有第一限位弹簧,所述连接杆末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矩形块,所述连接杆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楔块,所述装置外壳外壁固定连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开设的限位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弹簧,所述第二限位弹簧内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底部固定连接有拉销。
[0012]优选的,所述干燥机构包含有凸轮,所述装置本体前端固定连接有块,所述凸轮内壁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内壁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壁转动连接有扇叶。
[0013]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开设有限位矩形槽,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固定块开设的限位矩形槽内,在装置本体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U形块,在U形块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限位块滑动连接于固定块开设的限位槽内,在U形块与固定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当装置本体受到震动时,通过固定的U形块的带动,使得第二减震弹簧带动连接的限位块滑动与限位槽,对其进行上下方向进行减震的作用。
[0014]优选的,所述蜗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装置外壳,在装置本体前端固定连接有块,通过蜗杆转动连接的凸轮在块的向下运动,使得凸轮向下运动的同时抵着通过固定块连接的弹簧进行压缩,同时的使得蜗杆进行转动,转动的同时使得啮合的蜗轮进行转动,转动的蜗轮带动着转动连接的转杆进行转动的同时使得扇叶进行转动。
[0015]优选的,所述转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装置外壳内壁,转动的蜗轮带动着转动连接的转杆进行转动的同时使得扇叶进行转动,通过弹簧的作用力使得凸轮进行往复运动,使得在加热丝加热的内腔在保持干燥的温度同时对其内部进行相应的降温,多余的空气从固定在装置外壳两侧的通风网进行排出。
[0016]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固定杆外壁底部,所述卡块卡接于限位楔块开设
的限位槽内,过固定在装置本体两侧的固定杆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在连接杆外壁套接有第一限位弹簧,滑动连接于连接杆外壁连接有滑块,在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楔块,同时的固定连接于装置外壳外壁的矩形块开设的限位槽内壁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弹簧另一端连接有卡块,通过将卡块卡接于限位楔块,使得通过联动的装置本体进行相对固定。
[0017]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底部固定连接于U形块顶部,在装置本体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U形块,在U形块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限位块滑动连接于固定块开设的限位槽内,在铁路隧道中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智能灯控装置进行照明施工,而部分铁路隧道由于施工会产生较强的共振,通过设置的减震机构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防止共振损坏内部的金属原件。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该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设置有减震机构,通过联动的U形块以及减震弹簧和限位块的相互联动进行减震的作用,防止在隧道施工时产生的共振影响损坏装置本体内部的金属原件。
[0019]2.该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设置有固定机构,通过设置的连接杆、限位弹簧、限位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5),所述装置本体(5)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6)滑动连接有装置外壳(2),所述装置外壳(2)顶部固定安装有弧形壳盖(1),所述弧形壳盖(1)内腔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丝(4),所述装置外壳(2)两侧固定安装有通风网(9),所述装置本体(5)底部设置有减震机构(7);所述减震机构(7)包含有U形块(702),所述固定杆(6)外壁套接有第一减震弹簧(701),所述U形块(702)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706),所述U形块(702)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03),所述连接块(703)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04),所述装置外壳(2)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块(705);所述固定杆(6)底部设置有固定机构(3);所述装置本体(5)与装置外壳(2)连接处设置有干燥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智能灯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3)包含有连接杆(301),所述连接杆(301)外壁套接有第一限位弹簧(302),所述连接杆(301)末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矩形块(303),所述连接杆(301)外壁滑动连接有滑块(304),所述滑块(304)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楔块(305),所述装置外壳(2)外壁固定连接有矩形块(306),所述矩形块(306)开设的限位槽内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绍金孟本文段振路克勤王国银曹江涛谢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国际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