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激光与电化学复合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0189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激光与电化学复合加工装置,包括光学单元、电化学反应单元和流体控制单元;光学单元包括纳秒绿光激光器、XY两轴激光扫描振镜,聚焦透镜和控制系统;电化学反应单元包括铜片、阴极、金属阳极工件、反应容器、电解液、导线、直流电源、底座和储液槽;反应容器和储液槽均为透明亚克力器皿;纳秒绿光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经过XY两轴激光扫描振镜和聚焦透镜后,透过透明的储液槽、反应容器和透明阴极,最终聚焦于金属阳极工件的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透明电极代替传统金属电极,激光光束通过振镜扫描和聚焦透镜后输出,穿过透明电极辐射到待加工金属表面,可以实现激光与电化学复合刻蚀工艺对金属表面大面积、任意图案的高效高精度加工。高精度加工。高精度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与电化学复合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与电化学复合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产品的加工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零部件标定刻划的加工领域,激光加工相对传统加工方法具有非接触性、无污染和高效率等众多优势,但是激光加工过程易导致重铸层、毛刺与微裂纹的产生,影响加工质量。
[0003]电化学加工是一种非接触式加工方法,利用金属的阳极溶解原理进行材料去除,可实现极高质量的加工,但加工过程易产生钝化膜导致加工效率较低,由此可见,单一加工工艺在加工能力、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等方面难以做到兼容存在的问题。
[0004]激光与电化学复合加工技术综合了激光加工效率高、电化学加工表面质量好等优势,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一种高表面质量精密加工技术,但是目前激光与电化学复合加工技术主要通过在直径为0.3

1mm的中空管电极中通入电解液和激光实现对微孔的加工,其加工面积小,效率低,柔性化程度低,无法实现大面积图案的高效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与电化学复合加工装置,包括光学单元、电化学反应单元和流体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单元包括纳秒绿光激光器(1)、XY两轴激光扫描振镜(2),聚焦透镜(3)和控制系统(20);所述电化学反应单元包括铜片(4)、阴极(5)、金属阳极工件(6)、反应容器(7)、电解液(8)、导线(9)、直流电源(10)、底座(18)和储液槽(19);反应容器(7)和储液槽(19)均为透明亚克力器皿,透光率大于90%;反应容器(7)竖直固定放置在底座(18)上方,反应容器(7)与底座(18)均设置在储液槽(19)内;反应容器(7)底部开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之间设置有一狭缝;阴极(5)和金属阳极工件(6)均竖直放置在两个凹槽中并固定夹紧,两者分别通过导线(8)与直流电源(9)的负极和正极相连;电解液(8)经由所述狭缝喷入阴极(5)和金属阳极工件(6)之间,阴极(5)为透明的氧化铟锡导电玻璃;所述纳秒绿光激光器(1)输出的激光束经过XY两轴激光扫描振镜(2)和聚焦透镜(3)后,透过透明的储液槽(19)、反应容器(7)和阴极(5)之后,聚焦于金属阳极工件(6)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与电化学复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单元包括管路(11)、止回阀(12)、过滤器(13)、微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宇刘军杨焕吴建根陈洁刘文文薛伟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