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互连结构的形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半导体的制造方法,特别是关于互连结构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工业引入具有更高性能和更多功能的新一代集成电路(IC),形成IC的元件的密度增加,而组件或元件之间的尺寸、尺寸和间距减小。在过去,这种减少仅受到光学微影定义结构的能力的限制,具有较小尺寸的装置几何形状(device geometries)产生了新的限制因素。例如,随着后端制程(back
‑
end
‑
of
‑
line,BEOL)互连结构中介电材料中的导电部件的纵横比变得更高,电阻率和阻容(resistive
‑
capacitive,RC)延迟也会增加。因此,需要改进的形成互连结构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案提供了一种互连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形成导电层;移除导电层的多个部分,以形成从底部向上延伸的导孔部分;在导孔部分及底部上形成牺牲层;凹蚀牺牲层至一水平,其大抵等于或低于底部的一顶表面的一水平;在导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连结构的形成方法,包括:形成一导电层;移除该导电层的多个部分,以形成从一底部向上延伸的一导孔部分;在该导孔部分及该底部上形成一牺牲层;凹蚀该牺牲层至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晋,张孝慷,罗廷亚,邓志霖,蔡承孝,李劭宽,杨光玮,黄心岩,眭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