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式切换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0036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多模式切换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涉及双动力耦合技术领域,包括:一号缸体;所述传动外壳分别与一号缸体和二号缸体固定连接,且一号缸体内部连接有一号活塞筒,二号缸体内部连接有二号活塞筒;所述一号缸体内部连接有一号输入轴,且一号输入轴与发动机相连;所述二号缸体内部连接有二号输入轴,且二号输入轴与电动机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单套液压驱动结构,实现发动机与电动机交替动力传输效果的同时,也可实现发动机与电动机同步动力传输效果,操控更加简便。解决了传统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存在应用过程中,两套动力输出结构需要设计两套独立机械结构配合电气元件进行操控,比较繁琐的问题。比较繁琐的问题。比较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模式切换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动力耦合
,特别涉及基于多模式切换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新概念的汽车,就是在纯电动汽车上加装一套内燃机,使其兼具传统发动机作为动力的汽车优点和电动汽车优点,可以减少汽车的污染,提高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在混合动力汽车中,需要设置机电耦合系统,用于将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动力耦合在一起作为汽车动力源,并能够根据汽车行驶工况需要,按照控制指令调节发动机和电动机动力输入。
[0003]然而,就目前传统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存在应用过程中,两套动力输出结构需要设计两套独立机械结构配合电气元件进行操控,车内所需空间占比较大,实际操控比较繁琐,极易出现机械和电气故障,为后期维护造成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基于多模式切换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通过液压驱动的方式带动一号活塞筒和二号活塞筒内外移动,从而通过一号活塞筒和二号活塞筒带动一号活动轴和二号活动轴同步内外移动,使主动齿轮A和主动齿轮B与从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多模式切换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缸体(1);所述传动外壳(3)分别与一号缸体(1)和二号缸体(2)固定连接,且一号缸体(1)内部连接有一号活塞筒(4),二号缸体(2)内部连接有二号活塞筒(5);所述一号缸体(1)内部连接有一号输入轴(6),且一号输入轴(6)与发动机(11)相连;所述二号缸体(2)内部连接有二号输入轴(7),且二号输入轴(7)与电动机(12)相连;所述一号活塞筒(4)内部连接有一号活动轴(8),且一号活动轴(8)与一号输入轴(6)相连;所述二号活塞筒(5)内部连接有二号活动轴(9),且二号活动轴(9)与二号输入轴(7)相连;所述传动外壳(3)内部连接有输出轴(10),且输出轴(10)分别通过一号活动轴(8)和二号活动轴(9)与一号输入轴(6)与二号输入轴(7)传动连接,并且输出轴(10)与变速箱(13)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模式切换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输入轴(6)转动连接于一号缸体(1)内部,一号输入轴(6)首段开设有花键槽A(601),一号活动轴(8)转动连接于一号活塞筒(4)内,一号活动轴(8)尾端设有花键部A(801),花键部A(801)滑动连接于花键槽A(601)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模式切换的混合动力机电耦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输入轴(7)转动连接于二号缸体(2)内部,二号输入轴(7)首段开设有花键槽B(701),二号活动轴(9)转动连接于二号活塞筒(5)内,二号活动轴(9)尾端设有花键部B(901),花键部B(901)滑动连接于花键槽B(701)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萍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凌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