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948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氛围灯镜片包括第一导光部、第二导光部以及环形出光部,第一导光部与环形出光部的上部一体连接,第二导光部与环形出光部的下部一体连接,环形出光部的正面设置有均匀部,环形出光部的背面的部分位置设置有反射部;PCB基板总成的前端具有接插件,环形出光部环绕于接插件,PCB基板总成设置有第一光源以及第二光源,第一导光部正对于第一光源,第二导光部靠近第二光源并且第二导光部与第二光源错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具有氛围灯的车载USB插座,氛围灯的出光面围绕接插件设置,且氛围灯出光面的亮度均匀,视觉效果很好。视觉效果很好。视觉效果很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涉及一种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

技术介绍

[0002]汽车上一般都设置USB充电插座/充电接口,用于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其他设备充电,并且常见的USB充电插座的充电接口位置没有氛围灯,所以使用时的体验性较差。
[0003]目前一些车载USB充电口具有氛围灯,例如一种申请号为CN201821980347.7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USB充电口,包括前盖、后盖、装配在前盖与后盖盖合形成的收容空间内的PCBA和光源、与前盖连接的面板以及与PCBA连接的端子,车载USB充电口还包括设置于PCBA与前盖之间的导光板,PCBA上设置有USB接口,导光板上对应设有供USB接口向外暴露的第一开口,面板上对应设有供USB接口向外暴露的第二开口,面板完全遮盖导光板,包括遮光部和围设于第二开口周围的透光部,以使光源仅可通过透光部向外传导光线。
[0004]虽然这种USB充电口具有氛围灯,但是氛围灯的亮度不够均匀,视觉效果不够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包括:
[0007]氛围灯镜片,所述氛围灯镜片包括第一导光部、第二导光部以及环形出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与所述环形出光部的上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导光部与所述环形出光部的下部一体连接,所述环形出光部的正面设置有均匀部,所述环形出光部的背面的部分位置设置有反射部;
[0008]PCB基板总成,所述PCB基板总成的前端具有接插件,所述环形出光部环绕于所述接插件,所述PCB基板总成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光源,所述PCB基板总成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导光部正对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导光部靠近所述第二光源并且所述第二导光部与所述第二光源错开。
[0009]较佳的,所述均匀部设置为具有匀光作用的皮纹状纹路。
[0010]较佳的,所述反射部设置为至少一个点状的凹陷。
[0011]较佳的,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外缘位置与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外缘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一道凹槽。
[0012]较佳的,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光源分别位于所述PCB基板总成的两侧。
[0013]较佳的,还包括用于安装在汽车面板的孔体内的前端安装座,所述前端安装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接插件与所述环形出光部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且所述环形出光部位于所述接插件与所述安装孔之间的环形间隙内。
[0014]较佳的,还包括基座以及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基座卡扣连接,所述PCB基板总成位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盖板盖合形成的容纳腔内并且所述PCB基板总成与所述基座焊接连接。
[0015]较佳的,所述基座的前端与所述前端安装座卡扣连接,所述氛围灯镜片与所述前端安装座卡扣连接。
[0016]较佳的,所述前端安装座设置有防错定位柱,所述氛围灯镜片设置有防错槽,所述防错定位柱穿设于所述防错槽内。
[0017]较佳的,所述接插件被配置为Type

C接插件。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9]1、提供了一种具有氛围灯的车载USB插座,氛围灯的出光面围绕接插件设置,且氛围灯出光面的亮度均匀,视觉效果很好。
[0020]2、优化了USB充电插座的整体结构,尽量减少了结构件的零件数量,通过内部的卡扣连接以及焊接工艺确保了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所以极大的减小了USB充电插座的体积,使得该USB充电插座具有占用空间小,且成产成本低的优点。
[0021]3、采用了Type

C接头的接插件,极大的提高了充电速度及数据传输速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氛围灯镜片与PCB基板总成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氛围灯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氛围灯镜片的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氛围灯镜片与前端安装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8]图中,100、氛围灯镜片;110、第一导光部;120、第二导光部;130、环形出光部;140、皮纹状纹路;150、凹陷;160、凹槽;170、防错槽;200、PCB基板总成;210、接插件;220、第一光源;230、第二光源;300、前端安装座;310、安装孔;320、防错定位柱;400、基座;50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0]如图1

5所示,一种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包括:氛围灯镜片100以及PCB基板总成200,所述氛围灯镜片100包括第一导光部110、第二导光部120以及环形出光部130,所述第一导光部110与所述环形出光部130的上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导光部120与所述环形出光部130的下部一体连接,所述环形出光部130的正面设置有均匀部,所述环形出光部130的背面的部分位置设置有反射部;所述PCB基板总成200的前端具有接插件210,所述环形出光部130环绕于所述接插件210,所述PCB基板总成200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光源220,所述PCB基板总成200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光源230,所述第一导光部110正对于所述第一光源220,所述第二导光部120靠近所述第二光源230并且所述第二导光部120与所述第二光源230错开。
[0031]PCB基板总成20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实际上就是其正面与背面,环形出光部130的正面(出光面)朝外设置,接插件210被环形出光部130环绕,其中,第一光源220与第二光源230均为LED灯,第一光源220与第二光源230产生的光线分别被第一导光部110与第二导光部120引导至环形出光部130,并从环形出光部130的正面射出,环形出光部130的出光面产生围绕接插件210的光环效果。
[0032]由于第一光源220与第二光源230设置在PCB基板总成200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一般情况下很难在出光面产生均匀的光亮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让第一导光部110的受光面与第一光源220上下对应设置,以此让环形出光部130获得足够的亮度,并让第二导光部120与第二光源230错开,在实际的结构中,第二光源230位于第二导光部120的外侧,从而减弱第二导光部120接受的光线。
[0033]环形出光部130的正面的光亮程度或多或少存在不均匀的现象,所以特地在环形出光部130的背面上对应正面光亮强度低的位置设置反射部,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氛围灯镜片,所述氛围灯镜片包括第一导光部、第二导光部以及环形出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与所述环形出光部的上部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导光部与所述环形出光部的下部一体连接,所述环形出光部的正面设置有均匀部,所述环形出光部的背面的部分位置设置有反射部;PCB基板总成,所述PCB基板总成的前端具有接插件,所述环形出光部环绕于所述接插件,所述PCB基板总成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光源,所述PCB基板总成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导光部正对于所述第一光源,所述第二导光部靠近所述第二光源并且所述第二导光部与所述第二光源错开。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匀部设置为具有匀光作用的皮纹状纹路。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部设置为至少一个点状的凹陷。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外缘位置与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外缘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一道凹槽。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中所述的一种车载正插式USB充电插座,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增封马东徐斌康秀娟周顺洋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福尔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