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装置及复绿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9782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装置及复绿施工方法,S1、坡面预处理:消除危岩体并清理坡表片石、碎石、杂物,对坡表进行整平;修整、凿除坡表转角处及坡顶棱角;S2、坡体特征测定:结合坡面、岩层面及裂隙优势方位最终确定植生孔与坡面的夹角及深度;S3、植生孔施工:包括测量定位、成孔施工、清孔及孔内填植生土;S4、客土喷播施工:包括固土板、挂网、锚固和喷播;S5、植生孔内载苗;S6、养护系统施工:包括覆盖无纺布、养护水管布设和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植生孔与客土喷播两种技术优势,二者相互作用下促进具备自然恢复条件下的坡面复绿,形成以植生孔内植物为主的灌木林,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具有一定的抗逆性,达到长久复绿的目的。达到长久复绿的目的。达到长久复绿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装置及复绿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绿施工方法,具体是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装置及复绿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矿山开采往往会形成高陡岩质边坡,造成周边植被小生境系统的严重破坏,这种边 坡一般坡度超过60
°
、高度大于30m,现有的边坡复绿技术是以工程力学与植物学为理 论依据展开的,如挂网客土喷播、高次团粒喷播是将土壤、有机质、土壤改良剂、植物 种子等充分混合后喷射到坡面上,形成具有一定抗雨水冲刷能力的基层,但对于高陡岩 质坡面而言,喷播土壤基质附着力往往很低,加之雨水的冲刷作用,基质极易容易脱落 致使复绿失效;V型槽技术虽能保证土壤留存率,但其整体植被覆盖率低、施工成本较高 且修复痕迹严重;植生孔技术是在坡面进行成孔,将种植土填入孔内,为植物生长提供 充足空间,但孔内补给条件差,导致植物存活率低或生长缓慢,因此,传统技术无法满 足高陡边坡的复绿需求;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高陡边坡的复绿暂无很好的解决方案,主要从拓展植物生长条件及 扎根空间入手,提供植物生长的种植钢槽或在坡面上进行打孔,但植物种类较为单一、 施工质量低、种植土保水保肥差、短期内达不到复绿效果且最终融入不了周边区域乔灌 木生长的生态系统,致使复绿失效,此外,对于坡体特征,如岩层面、裂隙的导水储水 性等因素的利用考虑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装置及复绿施工方法, 可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装置及 复绿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坡面预处理:消除危岩体并清理坡表片石、碎石、杂物,对坡表进行整平;修 整、凿除坡表转角处及坡顶棱角,使坡面平整;
[0007]S2、坡体特征测定:进行植生孔的设计前对边坡体特性测量,结合坡面、岩层面及 裂隙优势方位最终确定植生孔与坡面的夹角及深度;
[0008]S3、植生孔施工:包括测量定位、成孔施工、清孔及孔内填植生土;
[0009]S4、客土喷播施工:包括
[0010]固土板:将木板纵横向铺设在坡面上呈梅花型布置,以防止喷播基质层脱落;
[0011]挂网:用铁丝绑扎固定,以连成整体网片结构,网片须绷紧,网片搭接时,下网片 放在底层,以梅花型排列:
[0012]锚固:对铺网进行锚固,孔向与坡面应基本垂直,成孔后应及时清理孔内岩粉,然 后用金属网钉梅花形布置钉入岩体;
[0013]喷播:喷播施工前需充分洒水浸润坡面使坡面湿润;然后将处理后的喷播基质和水 在喷播机械在喷枪口处混合均匀,垂直喷射到岩面上;喷射时将植生孔所在位置周边预 留出圆形区域;最后在喷播基质中加入种子并搅拌均匀,喷播至基质层之上;
[0014]S5、植生孔内载苗:将预选好的乔灌木及爬藤类植物幼苗分别进行载种在同一植生 土袋中心,妨碍苗木栽植的铺网进行修剪;堆填植生土至喷播层齐平并踏实;
[0015]S6、养护系统施工:包括
[0016]覆盖无纺布:覆盖15g/m2~20g/m2无纺布,顺坡从上至下覆盖,重叠100mm~150mm 左右,并用竹签或U型钉固定;
[0017]养护水管:养护水管采用聚乙烯软管或涂塑软管,按照先干管后支管的方式布设, 水管在水平或垂直向转变、三通、阀门等处需设置止推阀;喷头安装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根据喷头位置合理设置喷洒角度;
[0018]养护:洒水养护时控制水量及扬程避免发生基材流失与坡面径流;待喷播草本植物 高达5cm~6cm或2片~3片叶时,揭去无纺布,揭前控水,揭后宜视现场情况及时补水 养护。
[0019]进一步的,所述S1中的坡面与处理中坡面的凹凸度控制在
±
150mm以内。
[0020]进一步的,所述S2中的边坡体特性测量包含岩层面及坡面产状、层厚、风化程度、裂隙 等,绘制赤平投影图。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植生孔施工具体步骤为:
[0022]测量定位:沿边坡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全段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确定植生孔位 置;
[0023]成孔施工:进行成孔施工,结合现场情况尽可能将植生孔打在裂隙处;
[0024]清孔:成孔结束后,必须将孔内粉尘清理干净,利用高风压将孔内粉尘清理干净;
[0025]孔内填植生土:将配置好的植生土袋填至孔内,直至与孔底紧密贴合。
[0026]进一步的,所述测量定位具体为:
[0027]沿边坡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全段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确定植生孔位置,植生孔 排列间距为1m~1.5m
×
1m~1.5m,梅花形布置且尽可能将植生孔设置在裂隙处。
[0028]进一步的,所述成孔施工具体为:
[0029]采用履带式凿岩机自上而下继进行成孔施工,尽可能将植生孔打在裂隙处,调节凿岩机 至坡面指定位置并控制其与上坡面夹角在10
°‑
30
°
之间,校核打孔位置及角度,启动凿岩 机装置进行成孔,孔深控制在40cm

60cm,孔径12cm

25cm,实时监测打孔角度、深度等参数, 进行调整,当钻进达到设计深度时,不能立即停转,应稳钻1分钟。
[0030]进一步的,所述清孔中风压强度不小于0.5MPa。
[0031]进一步的,所述孔内填植生土具体为:将配置好的植生土袋填至孔内,直至与孔底紧密 贴合;植生土袋直径不小于植生孔直径,长度不低于植生孔深度,插入带竹签的三角彩旗进 行标记。
[0032]进一步的,所述植生土为粉土、黏土、有机质、缓释肥、粘合剂、保水剂、生物炭等材 料按比例充分混合而成;植生土袋是由无纺布编制而成的圆柱状;植生土袋内装入的植生土 控制在1.3g/cm3~1.7g/cm3,且植生土袋上部、中部及底部的植生土密度逐次变小。
[0033]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装置,包括坡面、固土板、铺网和网钉,所述固土板通过锚
钉固 定安装在坡面上,所述铺网通过网钉与固土板配合设置,所述固土板采用宽3

6cm、长 0.9

1.1m、厚2

4cm的木板,所述铺网采用直径2

4mm的金属网,网孔边长为46

54mm,所 述固土板上设有风钻孔,所述风钻孔与锚钉配合设置。
[0034]借由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35]1、喷植组合复绿技术是植生孔与客土喷播技术二者的融合体,客土喷播技术能够保证坡 面复绿的前期效果、随植生孔内植物的增长,后期复绿以孔内灌木为主,达到快速、长久复 绿目的;
[0036]2、结合岩层面、坡面、裂隙组合关系确定植生孔设计参数包含角度、深度等,尽可能将 植生孔设置在天然裂隙处,时植生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复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坡面预处理:消除危岩体并清理坡表片石、碎石、杂物,对坡表进行整平;修整、凿除坡表转角处及坡顶棱角;S2、坡体特征测定:进行植生孔的设计前对边坡体特性测量,结合坡面、岩层面及裂隙优势方位最终确定植生孔与坡面的夹角及深度;S3、植生孔施工:包括测量定位、成孔施工、清孔及孔内填植生土;S4、客土喷播施工:包括固土板:将木板纵横向铺设在坡面上呈梅花型布置,以防止喷播基质层脱落;挂网:用铁丝绑扎固定,以连成整体网片结构,网片须绷紧,网片搭接时,下网片放在底层,以梅花型排列:锚固:对铺网进行锚固,孔向与坡面应基本垂直,成孔后应及时清理孔内岩粉,然后用金属网钉梅花形布置钉入岩体;喷播:喷播施工前需充分洒水浸润坡面使坡面湿润;然后将处理后的喷播基质和水在喷播机械在喷枪口处混合均匀,垂直喷射到岩面上;喷射时将植生孔所在位置周边预留出圆形区域;最后在喷播基质中加入种子并搅拌均匀,喷播至基质层之上;S5、植生孔内载苗:将预选好的乔灌木及爬藤类植物幼苗分别进行载种在同一植生土袋中心,妨碍苗木栽植的铺网进行修剪;堆填植生土至喷播层齐平并踏实;S6、养护系统施工:包括覆盖无纺布:覆盖15g/m2~20g/m2无纺布,顺坡从上至下覆盖,重叠100mm~150mm左右,并用竹签或U型钉固定;养护水管:养护水管采用聚乙烯软管或涂塑软管,按照先干管后支管的方式布设,水管在水平或垂直向转变、三通、阀门等处需设置止推阀;喷头安装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根据喷头位置合理设置喷洒角度;养护:洒水养护时控制水量及扬程避免发生基材流失与坡面径流;待喷播草本植物高达5cm~6cm或2片~3片叶时,揭去无纺布,揭前控水,揭后宜视现场情况及时补水养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复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的坡面与处理中坡面的凹凸度控制在
±
150mm以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复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边坡体特性测量包含岩层面及坡面产状、层厚、风化程度、裂隙等,绘制赤平投影图。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边坡喷植组合复绿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植生孔施工具体步骤为:测量定位:沿边坡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进行全段的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确定植生孔位置;成孔施工:进行成孔施工,结合现场情况尽可能将植生孔打在裂隙处;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抗宋豪王鹤霏史继彪杜占吉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矿岩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