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拦截蓝藻及泄洪并用的水工构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56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47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拦截蓝藻及泄洪并用的水工构筑物,包括用于排水的闸门和用于进水并拦截藻类的围堰,所述围堰与所述闸门设置在排涝站与外河道之间,所述围堰和所述闸门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设置在河道内,所述围堰远离河道底部的侧壁位于水面以上,所述围堰与河道固定连接,所述闸门的一侧侧壁与河道上远离所述围堰的侧壁滑动连接,另一侧侧壁与所述围堰滑动连接,当所述闸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闸门靠近河道底部的侧壁与河道的底部抵触,本申请具有保护城市内河道的水体环境的效果,所述闸门远离河道底部的侧壁位于水面以上。侧壁位于水面以上。侧壁位于水面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拦截蓝藻及泄洪并用的水工构筑物


[0001]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拦截蓝藻及泄洪并用的水工构筑物。

技术介绍

[0002]排涝站是用于排水泄洪的水利设施,城市内的河道的水流较为封闭,城市排污水域较为封闭使得河水自净能力较弱,而外河道的水流开阔,河水的自净能力较强,由于汛期雨水以及人为调控需要等因素的影响,河道的水流流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时候需要将内河道的水排放至外河道,而有时候则需要将外河道的水引流至内河道内。
[0003]公告号为CN20795914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具有排涝与引灌双向引排水功能的闸门泵,包括有用于隔断河道的闸门、用于排水与引水的潜水泵、用于驱动闸门升降的提升机构、以及分别布置在闸门两侧边并用于限定闸门的两条约束轨,潜水泵连接在闸门中,还包括有换向装置,换向装置用于驱动潜水泵换向实现双向引排水功能,潜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有拍门装置以实现双向封闭,配合双向引排水功能。
[0004]但是河流的水体表层通常存在蓝藻等水生藻类,蓝藻在受氮、磷等元素污染后引起富营养化的海水“赤潮”和湖泊的“水华”,给水体生态带来严重危害,而城市内的河道自净能力较弱,在将外河道的水引入城市内河道时若将蓝藻等水生藻类引入,对城市水体环境具有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保护城市内河道的水体环境,本申请提供一种河道拦截蓝藻及泄洪并用的水工构筑物。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道拦截蓝藻及泄洪并用的水工构筑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br/>[0007]一种河道拦截蓝藻及泄洪并用的水工构筑物,包括用于排水的闸门和用于进水并拦截藻类的围堰,所述围堰与所述闸门设置在排涝站与外河道之间,所述围堰和所述闸门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设置在河道内,所述围堰远离河道底部的侧壁位于水面以上,所述围堰与河道固定连接,所述闸门的一侧侧壁与河道上远离所述围堰的侧壁滑动连接,另一侧侧壁与所述围堰滑动连接,当所述闸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闸门靠近河道底部的侧壁与河道的底部抵触,所述闸门远离河道底部的侧壁位于水面以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外河道中的河水引入城市内河道时,使得闸门处于关闭状态,外河道的河水通过围堰,此时河水中的蓝藻被围堰拦截,从而减少了蓝藻进入城市内河道的可能性,从而将外河道中的河水引入城市内河道并保护了城市内河道的水体环境。
[0009]可选的,所述围堰上设置有过滤口,所述过滤口远离河道底部的边缘超过水面,所述过滤口靠近河道底部的边缘位于水面以下,所述过围堰上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过滤口内。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外河道中的河水引入城市内河道时,外河道的河水通过过滤网,河水表层的河水通过过滤口,此时河水中的蓝藻被过滤网拦截,从而减少了蓝藻进入城市内河道的可能性,从而将外河道中的河水引入城市内河道并保护了城市内河道的水体环境。
[0011]可选的,所述围堰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设置有若干个,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外河道中的河水引入城市内河道时,河水底部的河水通过通孔进入排涝站,从而便于河水的流动。
[0013]可选的,所述围堰上远离河道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植被带。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围堰上设置植被带,提高了围堰的观赏性。
[0015]可选的,所述围堰的侧壁上连接有与所述闸门适配的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围堰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并列设置在河道内,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河道内,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闸门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闸门上设置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位于所述限位槽中并与所述限位槽滑动配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控制闸门的开闭时,转动丝杆,闸门沿丝杆的长度方向移动,限位条在限位槽中移动,从而便于移动闸门,便于控制闸门的开闭。
[0017]可选的,所述围堰上远离河道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用于设置植被带。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围堰远离河道底部的侧壁上设置下沉式的种植槽,若河流流速较快,河水拍打在围堰的侧壁上,植被带设置在种植槽内,围堰的侧壁对植被带起到保护作用,减少了河水对植被带的影响。
[0019]可选的,所述种植槽的底部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贯穿所述过滤口和部分通孔,所述水管的内壁上连接有引水棉,所述引水棉贯穿所述水管,所述引水棉的一端位于所述种植槽内,另一端位于水面以下。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水棉将河水吸至种植槽中,从而采用自动河水灌溉,省去了操作人员灌溉植被的工作过程,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0021]可选的,所述围堰远离外河道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收集网袋,所述收集网袋罩设在所述围堰的过滤口上。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河水表层的水通过过滤口和收集网袋时,蓝藻被过滤网和收集网袋拦截,收集网袋的设置提高了对蓝藻的拦截效果,当蓝藻堆积时,滑动收集网袋,将蓝藻收集到收集网袋中,便于操作人员收集处理堆积的蓝藻。
[0023]可选的,所述围堰远离外河道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收集网袋上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收集网袋的袋口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所述滑槽中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移动收集网袋时,滑块在滑槽中移动,滑槽和滑块的滑动配合为收集网袋的移动提供导向。
[0025]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延长杆和套筒,所述延长杆连接在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靠近所述滑块的一端,所述套筒连接在另一个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靠近所述滑块的一端,所述围堰上设置有移槽,所述移槽设置有两个,所述移槽位于所述滑槽远离所述
过滤口的一侧,所述移槽与所述滑槽相互垂直并且连通,所述移槽贯穿所述围堰远离河道底部的侧壁。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块从滑槽中移动至移槽中,从而将收集网袋从围堰上取下,并将收集网袋从水中完全取出,从而便于处理收集网袋中的蓝藻。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1. 当将外河道中的河水引入城市内河道时,使得闸门处于关闭状态,外河道的河水通过围堰,此时河水中的蓝藻被围堰拦截,从而减少了蓝藻进入城市内河道的可能性,从而将外河道中的河水引入城市内河道并保护了城市内河道的水体环境;
[0029]2. 当将外河道中的河水引入城市内河道时,外河道的河水通过过滤网,河水表层的河水通过过滤口,此时河水中的蓝藻被过滤网拦截,从而减少了蓝藻进入城市内河道的可能性,从而将外河道中的河水引入城市内河道并保护了城市内河道的水体环境;
[0030]3. 将滑块从滑槽中移动至移槽中,从而将收集网袋从围堰上取下,并将收集网袋从水中完全取出,从而便于处理收集网袋中的蓝藻。
附图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拦截蓝藻及泄洪并用的水工构筑物,包括用于排水的闸门(1)和用于进水并拦截藻类的围堰(2),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2)与所述闸门(1)设置在排涝站与外河道之间,所述围堰(2)和所述闸门(1)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设置在河道内,所述围堰(2)远离河道底部的侧壁位于水面以上,所述围堰(2)与河道固定连接,所述闸门(1)的一侧侧壁与河道上远离所述围堰(2)的侧壁滑动连接,另一侧侧壁与所述围堰(2)滑动连接,当所述闸门(1)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闸门(1)靠近河道底部的侧壁与河道的底部抵触,所述闸门(1)远离河道底部的侧壁位于水面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拦截蓝藻及泄洪并用的水工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2)上设置有过滤口(4),所述过滤口(4)远离河道底部的边缘超过水面,所述过滤口(4)靠近河道底部的边缘位于水面以下,所述围堰(2)上连接有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位于所述过滤口(4)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河道拦截蓝藻及泄洪并用的水工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2)上设置有通孔(3),所述通孔(3)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通孔(3)位于所述过滤口(4)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拦截蓝藻及泄洪并用的水工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2)上远离河道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植被带(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拦截蓝藻及泄洪并用的水工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2)的侧壁上连接有与所述闸门(1)适配的支架(7),所述支架(7)与所述围堰(2)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并列设置在河道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姚玉豪张芳权东东顾敏伟唐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鸣腾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