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绿化景观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86633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绿化景观建筑,其包括回收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绿化景观建筑


[0001]本申请涉及城市绿化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绿化景观建筑


技术介绍

[0002]城市绿化是栽种植物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
。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还原组织城市生态系统具有受到外来干扰和破坏而恢复原状的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生态系统的还原功能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绿化生态环境的作用

[0003]目前,公告号为
CN218302449U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环境设计用绿化景观建筑,包括装饰墙,所述装饰墙的前端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滑槽,所述滑槽内间隔滑动连接有滑动条,所述滑动条的前端均固定连接在对应连接板的后侧中部,所述装饰墙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内固定连接有收纳座,所述收纳座上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放置槽,所述装饰墙的上端中部设置有封闭盖,所述封闭盖的上端四周处设置有硅胶条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上述环境设计用景观建筑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缺乏对雨水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装置,且由于若干放置槽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当雨天时仅有最高位置放置槽中的植被能受到灌溉,从而造成了对自然降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本申请提供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绿化景观建筑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绿化景观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绿化景观建筑,包括回收组件

灌溉组件

连接架以及种植槽,所述回收组件包括顶端开口的集水箱,所述灌溉组件包括输水管以及水泵,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箱连通连接,所述水泵设置于所述输水管上,所述种植槽的顶端呈开口设置,所述种植槽连接于所述连接架上,所述输水管远离集水箱的一端朝向所述种植槽的开口端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降雨时,雨水经过集水箱顶端的开口落入集水箱中进行收集

在需要对植被进行灌溉时,水泵启动,集水箱中的收集的雨水经过输水管进行传输,并对种植槽中的植被进行灌溉

通过回收组件

灌溉组件

连接架以及种植槽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雨水的回收并再灌溉,具有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的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连接架包括支撑板

连接环

转动轴以及连接杆,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所述连接环的中心轴位置,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连接环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连接环在所述转动轴上平行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板在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各转动连接有一个,所述输水管的开口端设置于所述连接架的上方,所述种植槽在两所述连接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种植槽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连接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
所述连接环转动的驱动组件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主要对连接架上不同位置的种植槽进行灌溉时,驱动组件启动并驱动两个连接环同步转动,连接于两个连接环之间的种植槽随着连接环移动并始终保持开口朝上

当需要灌溉的种植槽移动至输水管的下方时,输水管对种植槽中的植被进行灌溉

连接架以及驱动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若干种植槽的灌溉,同时也使得每一个种植槽在转动过程中均能受到阳光的照射,有助于植被的生长

[0011]可选的,所述集水箱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过滤板以及活性炭吸附层,所述过滤板设置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上方,所述过滤板以及所述活性炭吸附层将所述集水箱的开口端封堵,所述输水管连接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下方的集水箱侧壁上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对雨水中的大直径杂质进行过滤,活性炭吸附层对雨水进行净化,有助于提升浇灌用雨水的质量,同时也降低了雨水中的杂质堵塞水泵以及输水管的可能性

[0013]可选的,所述集水箱的内壁上连接有搭接环,所述活性炭吸附层搭接于所述搭接环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搭接环的设置实现了过滤板以及活性炭吸附层与集水箱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便了操作人员对过滤板以及活性炭吸附层的拆卸以及清理

[0015]可选的,所述种植槽的两端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安装杆以及转动限位杆,所述安装杆连接于两所述连接环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安装杆在每一所述连接环上设置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安装杆与若干所述种植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种植槽长度端侧壁的顶端开设有安装阶面,所述安装阶面的顶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转动限位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种植槽长度端侧壁的顶端,当所述转动限位杆转动至一定角度时,所述转动限位杆将所述安装槽的顶端开口封堵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种植槽进行安装时,将种植槽两端的安装槽与两个连接环上的安装杆一一对应,将安装杆推入安装槽中,转动转动限位杆,直至转动限位杆将安装槽的开口封堵,从而实现了种植槽与连接环之间的连接

连接组件的设置实现了种植槽与连接架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便了操作人员在植被种植或更换时将种植槽从连接架上取下进行操作

[0017]可选的,所述转动限位杆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种植槽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共同插设有定位销,当定位销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中时,所述转动限位杆将所述安装槽的底端开口封堵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销同时插设于转动限位杆的第一限位孔以及种植槽的第二限位孔中,实现了对转动限位杆的定位,降低了在与安装杆进行连接时,转动限位杆与安装阶面发生分离的可能性

[0019]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

驱动齿轮以及齿圈,所述齿圈连接于其中一所述连接环的外环壁上,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于其中一所述支撑板上,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圈啮合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驱动驱动齿轮发生转动,连接环在驱动齿轮的驱动下以转动轴为旋转轴发生自动转动,实现了对转动环的自动驱动

[0021]可选的,所述集水箱的顶端开口上连通连接有集水斗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水斗的设置扩大了对雨水的收集范围,有助于收集更多的雨水,充分地利用雨水资源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
通过回收组件

灌溉组件

连接架以及种植槽的相互配合,实现了对雨水的回收并再灌溉,具有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的效果;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绿化景观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回收组件
(3)、
灌溉组件
(4)、
连接架
(1)
以及种植槽
(2)
,所述回收组件
(3)
包括顶端开口的集水箱
(31)
,所述灌溉组件
(4)
包括输水管
(41)
以及水泵
(42)
,所述输水管
(41)
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箱
(31)
连通连接,所述水泵
(42)
设置于所述输水管
(41)
上,所述种植槽
(2)
的顶端呈开口设置,所述种植槽
(2)
连接于所述连接架
(1)
上,所述输水管
(41)
远离集水箱
(31)
的一端朝向所述种植槽
(2)
的开口端设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绿化景观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
(1)
包括支撑板
(103)、
连接环
(101)、
转动轴
(102)
以及连接杆
(104)
,所述转动轴
(102)
设置于所述连接环
(101)
的中心轴位置,所述转动轴
(102)
与所述连接环
(101)
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杆
(104)
连接,所述连接环
(101)
在所述转动轴
(102)
上平行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板
(103)
在所述转动轴
(102)
的两端各转动连接有一个,所述输水管
(41)
的开口端设置于所述连接架
(1)
的上方,所述种植槽
(2)
在两所述连接环
(101)
之间设置有若干个,所述种植槽
(2)
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连接环
(101)
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
(103)
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连接环
(101)
转动的驱动组件
(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绿化景观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
(31)
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过滤板
(34)
以及活性炭吸附层
(35)
,所述过滤板
(34)
设置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
(35)
的上方,所述过滤板
(34)
以及所述活性炭吸附层
(35)
将所述集水箱
(31)
的开口端封堵,所述输水管
(41)
连接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
(35)
下方的集水箱
(31)
侧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雨水回收再利用绿化景观建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楠钱欣星徐春祺朱祥孙阁先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鸣腾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