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953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4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环境温度和目标出风温度,至少根据环境温度与预设第一阈值,选择至少根据环境温度与预设第二阈值,或至少根据目标出风温度、环境温度以及预设第一温差,控制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其中,预设第一阈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相较于相关技术,提升系统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热管理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管理舒适性指的是在不同的环境工况下,控制热管理系统选择相应的运行模式,以提供用户需求的出风温度。由于运行环境的多变性,在不同的环境下,为达到用户所需的设定温度,热管理系统的实际出风温度往往非常复杂。
[0003]相关技术中,系统预设温度点,当环境温度高于预设温度点,运行压缩机加PTC辅热,调节风门达到目标出风温度,当低于温度点时,运行采暖除湿模式,通过压缩机的开停机达到目标出风温度。预设温度点灵活性较低,系统会产生频繁切换运行模式的现象,系统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稳定性较高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0005]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热管理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获取环境温度和所述热管理系统的目标出风温度;至少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第一阈值,选择至少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第二阈值,或至少根据所述目标出风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以及预设第一温差,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其中,预设第一阈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
[0007]本申请中,至少根据环境温度与预设第一阈值,选择至少根据环境温度与预设第二阈值,或至少根据目标出风温度、环境温度以及预设第一温差,使用合适的空调运行模式,改善系统频繁切换运行模式的现象,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申请热管理系统一个实施例的连接框图示意图;
[0009]图2为如图1所示热管理系统中热管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申请热管理系统一个实施例中运行模式切换控制逻辑示意图;
[0011]图4为如图3所示的逻辑示意图中在环境温度大于T1时的运行模式切换控制逻辑示意图;
[0012]图5为本申请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3]图6为如图5所示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20以及步骤S30的流程示意图;
[0014]图7为本申请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41至步骤S43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8为本申请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51至步骤S53的流程示意
图;
[0016]图9为本申请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61至步骤S63的流程示意图;
[0017]图10为本申请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71至步骤S73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11为本申请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19]图12为如图11所示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20的流程示意图;
[0020]图13为本申请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31至步骤S132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0022]本申请提出一种稳定性较高的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
[0023]如图1所示,热管理系统100包括热管理装置101和控制装置102,控制装置102与热管理装置101的部分部件电连接,控制装置102对热管理装置101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
[0024]可选地,热管理系统100可以应用于车辆,或室内如住宅、车库、商场等。
[0025]以上述热管理系统100应用于车辆为例,热管理系统100包括舱体200,如乘客舱等,热管理系统100用于满足舱体侧的制热或制冷需求。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热管理装置101包括多通阀10、出风装置20以及换热装置30。多通阀10用于调节流入出风装置20的流量和流入换热装置30的流量(如制冷剂或冷却液的流量等),多通阀10的出口与出风装置20和换热装置30中的至少一个连通。多通阀10受控于控制装置102,以调节多通阀10的开度比例。出风装置20与舱体200热交换,如流入出风装置20内的制冷剂或冷却液与舱体200热交换等,满足舱体侧的制热或制冷需求。换热装置30与大气环境热交换,如流入换热装置30内的制冷剂或冷却液直接或间接与大气环境热交换等,将多余热量(或能量)释放至大气环境(如车外环境等)中,或者从大气环境中吸热。
[0026]值得一提的是,控制装置102与多通阀10电连接,控制装置102通过控制多通阀10的开度比例,以控制流向出风装置20的流量在总流量中的占比,可以实现在压缩机的转速不能再降低时,可以在不关闭压缩机的情况下满足舱体侧的制热需求或制冷需求,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具体控制方法可以参考本申请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
[0027]热管理系统100包括制热模式、制热除湿模式以及制冷模式等运行模式。热管理系统100还包括流体切换装置40,流体切换装置40与控制装置102电连接,流体切换装置40受控于控制装置102,控制切换流体切换装置40的工作状态,从而切换热管理系统100的运行模式。举例地,流体切换装置40的工作状态可以包含第一工作状态以及第二工作状态,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热管理系统100运行制热模式或制热除湿模式,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热管理系统100运行制冷模式。
[0028]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多通阀10包括第一多通阀11以及第二多通阀12,出风装置20包括第一换热器21和第三换热器22,换热装置30包括第二换热器31和第四换热器32。热管理装置101还包括第一冷却液系统50、第二冷却液系统60以及制冷剂系统70,第一冷却液
系统50的部分部件与控制装置102电连接,控制装置102控制第一冷却液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循环第一冷却液。第二冷却液系统60的部分部件与控制装置102电连接,控制装置102控制第二冷却液系统60的运行状态,以循环第二冷却液。制冷剂系统70的部分部件与控制装置102电连接,控制装置102控制制冷剂系统70的运行状态,以循环制冷剂(如低温或高温制冷剂等)。
[0029]第一多通阀11与控制装置102电连接,受控于控制装置102,用于调节流向第一换热器21的流量和流向第二换热器31的流量(如第一冷却液流量),第一多通阀11可选为三通阀,一个入口用于通入流体,一个出口与第一换热器21连通,另一个出口与第二换热器31连通。第二多通阀12与控制装置102电连接,受控于控制装置102,用于调节流向第三换热器22的流量与流向第四换热器32的流量(如制冷剂流量),第二多通阀12可选为三通阀,一个入口用于通入另一流体,一个出口与第三换热器22连通,另一个出口与第四换热器31连通。
[0030]本实施例中,第一多通阀11和第一换热器21连接于第一冷却液系统50,第一换热器21的内部流道流通第一冷却液,第一多通阀11的一个出口与第一换热器21连通。第一换热器21为风冷换热器,用作暖风芯体,其内部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热管理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环境温度和所述热管理系统的目标出风温度;至少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第一阈值,选择至少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第二阈值,或至少根据所述目标出风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以及预设第一温差,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其中,预设第一阈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第一阈值,选择至少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预设第二阈值,或至少根据所述目标出风温度、所述环境温度以及预设第一温差,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的步骤中,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至少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当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至少根据所述目标出风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的差值与所述预设第一温差,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制热模式以及制热除湿模式,所述当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至少根据所述环境温度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的步骤中,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且大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运行所述制热除湿模式;当所述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第二阈值,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运行所述制热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运行所述制热除湿模式或所述制热模式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若所述热管理系统运行所述制热模式,当检测到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第三阈值,则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切换为所述制热除湿模式;若所述热管理系统运行所述制热除湿模式,当检测到所述环境温度小于预设第二阈值,则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切换为所述制热模式;预设第三阈值大于预设第二阈值,预设第三阈值小于预设第一阈值。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制热除湿模式和制冷模式;所述当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至少根据所述目标出风温度和所述环境温度的差值与所述预设第一温差,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的步骤中,包括如下步骤:当所述环境温度大于所述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目标出风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差,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运行所述制热除湿模式;当所述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第一阈值且所述目标出风温度与所述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第一温差,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运行所述制冷模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运行所述制热除湿模式或所述制冷模式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若所述热管理系统运行所述制冷模式,当检测到目标出风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大于
预设第一温差,则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切换为所述制热除湿模式;若所述热管理系统运行所述制热除湿模式,当检测到目标出风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第二温差,则控制所述热管理系统切换为所述制冷模式;其中,预设第一温差大于预设第二温差。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龙黄宁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