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裂开仓的子母式拖拽稳定型布袋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419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爆裂开仓的子母式拖拽稳定型布袋弹,包括前后串联设置的弹仓组件、弹体组件和发射组件,所述弹仓组件包括撞击头、弹仓壁、弹托、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扩爆药盒、扩爆药、传火管、侧壁爆裂仓和顶部爆裂仓,所述弹体组件设置弹带和火焰延期管,通过延迟发火的方式引燃侧壁爆裂仓和顶部爆裂仓的微量扩爆药,实现对弹仓组件的可靠开仓,快速释放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所述弹带赋予弹丸自旋稳定特性,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后置带状尾翼实现拖拽稳定,两种稳定方式使得打击精度大为提升,引爆过程中伴随有多次爆破声响,释放OC刺激粉末和荧光染色粉末,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兼具动能打击、爆震威慑、刺激驱散和染色标记等多重非致命作用功效。非致命作用功效。非致命作用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爆裂开仓的子母式拖拽稳定型布袋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致命弹药
,具体为一种爆裂开仓的子母式拖拽稳定型布袋弹。

技术介绍

[0002]非致命动能弹经历了硬质弹丸、橡胶弹丸、布袋弹丸和复合型弹丸等多个发展阶段,其中硬质弹丸意外致伤概率较高已停止使用;橡胶弹丸又分为独弹丸和霰弹,从国内外非致命动能弹装备现状看,霰弹弹丸因可实现对群体性目标的动能打击而拥有更大的装备量,但匀质橡胶弹的使用逐渐被布袋弹和复合型动能弹所取代。
[0003]布袋弹丸是一类性能优良的动能弹丸,具有动能大、比动能小的优点,且对目标皮肤的穿透概率较低,但无论是方形布袋、筒式布袋还是拖拽稳定型布袋,都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在飞行过程中弹形不稳定,直接导致有效作用范围较短,远距离使用时打击精度较低,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意外致伤的概率,要发挥布袋弹丸延展性好、穿透概率低的优势就必须解决其飞行不稳定的问题。
[0004]复合型动能弹是最新发展的一类能量衰减型动能弹丸,具有飞行稳定、打击精度高等优点,但弹头延展性能及能量耗散性能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目标的打击作用,近距离使用时,因撞击速度较高,对生物体骨骼组织造成过度伤害的概率也很高,但可借助其通过弹带依托线膛防暴枪发射促使弹丸自旋,进而具有较高飞行稳定性的优势,因此,发展一种兼顾布袋弹和复合型动能弹各自优势的新型非致命动能弹具有紧迫的需求。同时,终点处除了动能打击外,复合其他的非致命作用功效,可以进一步灵活非致命弹药的战术战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爆裂开仓的子母式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爆裂开仓的子母式拖拽稳定型布袋弹,包括弹仓组件、弹体组件和发射组件,其特征在于:
[0007]所述弹仓组件包括撞击头、弹仓壁、弹托、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扩爆药盒、扩爆药、传火管、侧壁爆裂仓和顶部爆裂仓,所述撞击头为一高度小于球体半径的球缺,所述撞击头下端面外沿向下一体化设置有弹仓壁,所述一体化成型的撞击头和弹仓壁为上部半球体、下部圆柱体的内空结构,所述撞击头和弹仓壁开设裂槽,所述裂槽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裂槽沿弹仓壁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弹仓壁下端部封盖有弹托,所述弹托卡在所述弹仓壁下端口,所述撞击头、弹仓壁和弹托所围成的空腔内装填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为后缀尾翼的椭球形布袋弹丸,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包括尼龙布袋、铅沙、封口扎带和带状尾翼,所述尼龙布袋内裹铅沙,所述封口扎带扎牢扎紧所述尼龙布袋形成椭球形弹头,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的装填数量根据所述撞击头、弹
仓壁和弹托所围成空腔的体积大小来确定,装填时所述椭球形弹头在前、所述带状尾翼向前卷曲包裹所述椭球形弹头,装填后的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应相互紧实抵靠,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在撞击目标时,受内装铅沙类流体性质影响,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的椭球形弹头会不断延展形成具有较大冲击截面积的圆饼状弹头,所述弹托下部设置扩爆药盒,所述扩爆药盒内装扩爆药,所述裂槽内设置有径向相互连通的传火管,所述传火管穿过弹仓壁和撞击头,所述传火管的数量为4根,4根所述传火管沿弹仓壁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传火管头部朝向扩爆药盒,所述传火管头部采用热熔胶密封,所述传火管内装填引燃药,所述弹仓壁内的单根传火管上设置有2个侧壁爆裂仓,所述侧壁爆裂仓的数量共为8个,所述侧壁爆裂仓呈圆柱体状,所述侧壁爆裂仓的内径为所述传火管内径的3倍,所述撞击头内设置有顶部爆裂仓,所述顶部爆裂仓连通4根传火管,所述顶部爆裂仓呈圆柱体状,所述顶部爆裂仓的内径为所述传火管内径的5倍,所述侧壁爆裂仓和顶部爆裂仓内装填微量扩爆药;
[0008]所述弹仓组件下部一体化设置有弹体组件,所述弹体组件包括上弹体、下弹体、弹体内腔、火焰延期管、弹体内腔卡盘、弹带和弹体凹环,所述上弹体和下弹体整体注塑成型,所述上弹体和下弹体均呈圆柱体状,所述上弹体上端部设置承接扩爆药盒的承接槽,所述上弹体和下弹体内部设置呈圆柱状的弹体内腔,通过改变所述弹体内腔的开腔体积可实现对弹体组件总质量的控制,所述弹体内腔卡入火焰延期管,所述火焰延期管尾部朝向扩爆药盒,所述火焰延期管头部穿过弹体内腔卡盘,所述弹体内腔卡盘卡入并封盖所述弹体内腔,所述上弹体上端部外沿突出设置有呈圆环状的弹带,所述弹带的外径大于上弹体的外径,所述上弹体和下弹体连接处外侧设置的截面为半圆的凹环即为弹体凹环;
[0009]所述弹体组件下侧机械插接有发射组件,所述发射组件包括弹壳体、装药和低压室,所述弹壳体包括弹壳、弹壳凸环、弹壳底缘、底火孔、高压室和传火孔,所述弹壳上端面抵靠上弹体下侧外沿,所述弹壳上端部内侧一体化设置的截面为半圆的凸环即为弹壳凸环,所述弹壳外径与上弹体外径相等,所述弹壳凸环挤入弹体凹环,所述下弹体外侧壁抵靠弹壳内壁,所述弹壳凸环和弹体凹环接触面之间、所述下弹体外侧壁和弹壳内壁接触面之间通过热熔胶密封,所述弹壳底部突出设置有弹壳底缘,所述弹壳底端面轴心处开设柱形底火孔,所述弹壳中轴线上、所述底火孔上侧一体化设置有柱形高压室,所述高压室上端面轴心处开设柱状传火孔,所述传火孔由黄铜隔膜密封,所述弹壳体内部装填装药,所述装药包括底火和发射药,所述底火为柱状的机械撞击式底火,所述底火铆接在底火孔内部,所述发射药为散装无烟火药,所述发射药装填在高压室内部,所述弹壳内侧、高压室外侧和下弹体下侧构成的空腔即为低压室,所述火焰延期管头部朝向低压室。
[0010]优选的,所述弹仓组件、弹体组件和发射组件的中轴线重合,所述弹仓组件、弹体组件和发射组件前后串联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弹仓组件和弹体组件一体化加工设计,所述撞击头采用软质橡胶材料加工制作,所述弹仓壁和弹体组件采用硬质尼龙材料加工制作,所述弹托由轻质塑料加工制作,所述弹壳体由高强度铝合金材料一体式加工成型。
[0012]优选的,所述火焰延期管的延期时间为1.5s。
[0013]优选的,所述下弹体和弹体内腔卡盘下端部覆盖耐高温涂层,以防止火药燃气对弹体组件的烧蚀。
[0014]优选的,所述撞击头、弹仓壁和弹托所围成的空腔除了装填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外,还在空隙处填装OC刺激粉和荧光染色粉,以便于对目标形成动能打击、催泪驱散和染色标记等多重非致命作用功效。
[0015]优选的,所述火焰延期管尾部发火后,点燃扩爆药盒内的扩爆药,烧蚀密封传火管头部的热熔胶,点燃传火管内的引燃药,依次引爆侧壁爆裂仓和顶部爆裂仓内的微量扩爆药,迫使所述撞击头和弹仓壁沿着裂槽裂开,实现对弹仓组件的爆裂开仓,释放内装的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受惯性力作用继续向前飞行,所述带状尾翼起到稳定飞行的作用,促使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实现对多个目标的精准打击,因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延展性较好,不易对目标皮肤造成穿透性损伤。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爆裂开仓的子母式拖拽稳定型布袋弹,包括弹仓组件(1)、弹体组件(2)和发射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仓组件(1)包括撞击头(1

1)、弹仓壁(1

2)、弹托(1

3)、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1

4)、扩爆药盒(1

5)、扩爆药(1

6)、传火管(1

7)、侧壁爆裂仓(1

8)和顶部爆裂仓(1

9),所述撞击头(1

1)为一高度小于球体半径的球缺,所述撞击头(1

1)下端面外沿向下一体化设置有弹仓壁(1

2),所述一体化成型的撞击头(1

1)和弹仓壁(1

2)为上部半球体、下部圆柱体的内空结构,所述撞击头(1

1)和弹仓壁(1

2)开设裂槽(1
‑2‑
1),所述裂槽(1
‑2‑
1)的数量为4个,4个所述裂槽(1
‑2‑
1)沿弹仓壁(1

2)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弹仓壁(1

2)下端部封盖有弹托(1

3),所述弹托(1

3)卡在所述弹仓壁(1

2)下端口,所述撞击头(1

1)、弹仓壁(1

2)和弹托(1

3)所围成的空腔内装填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1

4),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1

4)为后缀尾翼的椭球形布袋弹丸,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1

4)包括尼龙布袋(1
‑4‑
1)、铅沙(1
‑4‑
2)、封口扎带(1
‑4‑
3)和带状尾翼(1
‑4‑
4),所述尼龙布袋(1
‑4‑
1)内裹铅沙(1
‑4‑
2),所述封口扎带(1
‑4‑
3)扎牢扎紧所述尼龙布袋(1
‑4‑
1)形成椭球形弹头,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1

4)的装填数量根据所述撞击头(1

1)、弹仓壁(1

2)和弹托(1

3)所围成空腔的体积大小来确定,装填时所述椭球形弹头在前、所述带状尾翼(1
‑4‑
4)向前卷曲包裹所述椭球形弹头,装填后的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1

4)应相互紧实抵靠,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1

4)在撞击目标时,受内装铅沙(1
‑4‑
2)类流体性质影响,所述拖拽稳定型布袋弹丸(1

4)的椭球形弹头会不断延展形成具有较大冲击截面积的圆饼状弹头,所述弹托(1

3)下部设置扩爆药盒(1

5),所述扩爆药盒(1

5)内装扩爆药(1

6),所述裂槽(1
‑2‑
1)内设置有径向相互连通的传火管(1

7),所述传火管(1

7)穿过弹仓壁(1

2)和撞击头(1

1),所述传火管(1

7)的数量为4根,4根所述传火管(1

7)沿弹仓壁(1

2)的中轴线呈圆周式阵列分布,所述传火管(1

7)头部朝向扩爆药盒(1

5),所述传火管(1

7)头部采用热熔胶密封,所述传火管(1

7)内装填引燃药,所述弹仓壁(1

2)内的单根传火管(1

7)上设置有2个侧壁爆裂仓(1

8),所述侧壁爆裂仓(1

8)的数量共为8个,所述侧壁爆裂仓(1

8)呈圆柱体状,所述侧壁爆裂仓(1

8)的内径为所述传火管(1

7)内径的3倍,所述撞击头(1

1)内设置有顶部爆裂仓(1

9),所述顶部爆裂仓(1

9)连通4根传火管(1

7),所述顶部爆裂仓(1

9)呈圆柱体状,所述顶部爆裂仓(1

9)的内径为所述传火管(1

7)内径的5倍,所述侧壁爆裂仓(1

8)和顶部爆裂仓(1

9)内装填微量扩爆药;所述弹仓组件(1)下部一体化设置有弹体组件(2),所述弹体组件(2)包括上弹体(2

1)、下弹体(2

2)、弹体内腔(2

3)、火焰延期管(2

4)、弹体内腔卡盘(2

5)、弹带(2

6)和弹体凹环(2

7),所述上弹体(2

1)和下弹体(2

2)整体注塑成型,所述上弹体(2

1)和下弹体(2

2)均呈圆柱体状,所述上弹体(2

1)上端部设置承接扩爆药盒(1

5)的承接槽,所述上弹体(2

1)和下弹体(2

2)内部设置呈圆柱状的弹体内腔(2

3),通过改变所述弹体内腔(2

3)的开腔体积可实现对弹体组件(2)总质量的控制,所述弹体内腔(2

3)卡入火焰延期管(2

4),所述火焰延期管(2

4)尾部朝向扩爆药盒(1

5),所述火焰延期管(2

4)头部穿过弹体内腔卡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送战仁军马永忠王娅常天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