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聚四氟乙烯膜变形实现泄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213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聚四氟乙烯膜变形实现泄压的装置,包括上端盖、下端盖、抛撒装置、不封闭壳体和聚四氟乙烯环形膜,上端压紧密封环和下端压紧密封环上端压紧密封环的回转体轴线与不封闭壳体的回转体轴线重合,上端压紧密封环位于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上端外侧,上端压紧密封环的第六圆锥面与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第二圆筒体外侧面上端接触,上端盖的第三圆形通孔中安装第六螺钉,第六螺钉的头部进入第六螺纹通孔,第六螺钉将上端盖和上端压紧密封环连接;由于壳体是不封闭的,不封闭壳体外侧套有聚四氟乙烯环形膜,高能燃料受热膨胀后,高能燃料通过不封闭壳体,流入不封闭壳体和聚四氟乙烯环形膜之间的空间,避免内应力过大,保证了壳体的安全。保证了壳体的安全。保证了壳体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聚四氟乙烯膜变形实现泄压的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泄压装置
,涉及一种变形泄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通过聚四氟乙烯膜变形实现泄压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体爆轰战斗部内部装填高能燃料,通过炸药爆炸抛撒驱动作用,高能燃料被抛撒到空气中,高能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大范围的活性云团,再经炸药二次起爆,活性云团产生体爆轰,释放出强烈的冲击波,是威力最大的武器之一。
[0003]体爆轰战斗部需要在

40~70℃的环境温度下均可以正常工作,高能燃料的膨胀系数(1.24
×
10
‑3)比战斗部壳体(1.22
×
10
‑5)高很多,高能燃料为不可压缩材料,高能燃料高温膨胀后战斗部壳体内应力会很高,为了不影响高能燃料抛撒范围,壳体通常采用薄壁结构,过高的内应力会使战斗部在薄弱处破坏,导致液剂的泄露,造成重大事故。
[0004]中国专利申请“一种用于补偿不同温度液相装药体积变化的等压调节装置”(申请号:201911033140.8,2019年10月),公开了一种用于补偿不同温度液相装药体积变化的等压调节装置,当液体热胀冷缩后体积发生的变化时,由活塞运动带来的内腔体积变化来弥补,活塞运动过程中内腔压力与外部压力一直保持相同,保证了壳体的强度。
[0005]郭彦懿等人在文献“FAE燃料炸药抛散蹿火失效的实验研究”(火炸药学报,2001年,第3期37页)中报道:体爆轰战斗部抛撒过程中,若满足燃耗三要素:温度、燃料、氧气,将会发生提前点火,提前点火将导致体爆轰战斗部威力极大的降低。
[0006]由于该专利是申请人前期研究的课题,但该装置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0007]该装置内部含有空气,该装置放在体爆轰战斗部壳体内腔中,被高能燃料包裹着,炸药爆炸抛撒时,被高能燃料包裹着的空气受到压缩,温度急剧升高,燃耗三要素(温度、燃料、氧气)同时满足,产生了提前点火现象。因此,亟待需要对上述专利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体爆轰战斗部抛撒中提前点火现象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聚四氟乙烯膜变形实现泄压的装置。
[0009]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0010]一种通过聚四氟乙烯膜变形实现泄压的装置,包括上端盖、下端盖和抛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封闭壳体、聚四氟乙烯环形膜、上端压紧密封环、下端压紧密封环,其中:
[0011]所述不封闭壳体的形状为第一圆筒体,且为回转体,该回转体轴线垂直于地面;
[0012]第一圆筒体外侧面上端带有一圈第一上端圆锥形凸起,第一上端圆台形凸起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第一圆筒体外侧面下端带有一圈第一下端圆锥形凸起,第一下端圆台形凸起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第一圆筒体的侧壁上带有从上至下四排第一圆形通
孔,每排第一圆形通孔有八个;
[0013]所述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形状为第二圆筒体,第二圆筒体为回转体,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0014]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回转体轴线与不封闭壳体的回转体轴线重合,聚四氟乙烯环形膜位于不封闭壳体外侧,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第二圆筒体的内侧面与不封闭壳体的第一圆筒体的外侧面接触;
[0015]所述上端盖的形状为第三同心圆板,且为回转体,第三同心圆板上端面边沿带有周向均布的第三圆形通孔;
[0016]上端盖的回转体轴线与不封闭壳体的回转体轴线重合,上端盖位于不封闭壳体的上端,上端盖的第三同心圆板下端面与不封闭壳体的第一圆筒体上端面接触;
[0017]所述下端盖的形状为第四圆板,且为回转体,第四圆板下端面边沿带有周向均布的第四圆形通孔;
[0018]下端盖的回转体轴线与不封闭壳体的回转体轴线重合,下端盖位于不封闭壳体的下端,下端盖的第四圆板上端面与不封闭壳体的第一圆筒体下端面接触;
[0019]所述抛撒装置的形状为第五圆柱体,且为回转体;
[0020]抛撒装置的回转体轴线与不封闭壳体的回转体轴线重合,抛撒装置的第五圆柱体下端面与下端盖的第四圆板的上端面中部连接,抛撒装置的第五圆柱体的外侧面上端与上端盖的第三同心圆板内侧面连接;
[0021]所述上端压紧密封环的形状为第六同心圆环体,且为回转体,第六同心圆环体的上端面带有周向均布的第六螺纹通孔,第六同心圆环体的内侧面为第六圆锥面,第六圆锥面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
[0022]上端压紧密封环的回转体轴线与不封闭壳体的回转体轴线重合,上端压紧密封环位于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上端外侧,上端压紧密封环的第六圆锥面与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第二圆筒体外侧面上端接触,上端盖的第三圆形通孔中安装第六螺钉,第六螺钉的头部进入第六螺纹通孔,第六螺钉将上端盖和上端压紧密封环连接;
[0023]所述下端压紧密封环的形状为第七同心圆环体,且为回转体,第七同心圆环体的下端面带有周向均布的第七螺纹通孔,第七同心圆环体的内侧面为第七圆锥面,第七圆锥面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
[0024]下端压紧密封环的回转体轴线与不封闭壳体的回转体轴线重合,下端压紧密封环位于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下端外侧,下端压紧密封环7的第七圆锥面与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第二圆筒体外侧面下端接触,下端盖的第四圆形通孔中安装第七螺钉,第七螺钉的头部进入第七螺纹通孔,第七螺钉将下端盖和下端压紧密封环连接;
[0025]所述不封闭壳体1的第一圆形通孔的直径为5mm~6mm。
[0026]上述通过聚四氟乙烯膜变形实现泄压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1:将聚四氟乙烯环形膜与不封闭壳体装配;
[0028]步骤2:将下端盖与聚四氟乙烯环形膜装配;
[0029]步骤3:将抛撒装置与下端盖装配;
[0030]步骤4:将上端盖与聚四氟乙烯环形膜和抛撒装置装配;
[0031]步骤5:将上端压紧密封环与上端盖装配,通过第六螺钉给予上端压紧密封环向上的力,上端压紧密封环的第六圆锥面与不封闭壳体的第一上端圆锥形凸起外侧面将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上端压紧,使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上端受到的压强为0.8MPa;
[0032]步骤6:将下端压紧密封环与下端盖装配,通过第七螺钉给予下端压紧密封环向下的力,下端压紧密封环的第七圆锥面与不封闭壳体的第一下端圆锥形凸起外侧面将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下端压紧,使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下端受到的压强为0.8MPa;
[0033]步骤7:在不封闭壳体、上端盖、下端盖、抛撒装置组成的封闭内腔中装入高能燃料,温度升高后,高能燃料受热膨胀,体积增大,高能燃料通过不封闭壳体1的第一圆形通孔挤压聚四氟乙烯环形膜的第二圆筒体的内侧面,聚四氟乙烯环形膜发生弹性变形向外侧膨胀,高能燃料进入不封闭壳体与聚四氟乙烯环形膜之间的隔层,避免了不封闭壳体的被撑坏,保证了不封闭壳体的安全性。
[0034]关于体爆轰战斗部壳体的第一环形凹槽下端面和第一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聚四氟乙烯膜变形实现泄压的装置,包括上端盖(3)、下端盖(4)和抛撒装置(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封闭壳体(1)、聚四氟乙烯环形膜(2)、上端压紧密封环(6)和下端压紧密封环(7),其中:所述不封闭壳体(1)的形状为第一圆筒体,且为回转体,该回转体轴线垂直于地面;第一圆筒体外侧面上端带有一圈第一上端圆锥形凸起,第一上端圆台形凸起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第一圆筒体外侧面下端带有一圈第一下端圆锥形凸起,第一下端圆台形凸起的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第一圆筒体的侧壁上带有从上至下四排第一圆形通孔,每排第一圆形通孔有八个;所述聚四氟乙烯环形膜(2)的形状为第二圆筒体,第二圆筒体为回转体,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环形膜(2)的回转体轴线与不封闭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聚四氟乙烯环形膜(2)位于不封闭壳体(1)外侧,聚四氟乙烯环形膜(2)的第二圆筒体的内侧面与不封闭壳体(1)的第一圆筒体的外侧面接触;所述上端盖(3)的形状为第三同心圆板,且为回转体,第三同心圆板上端面边沿带有周向均布的第三圆形通孔;上端盖(3)的回转体轴线与不封闭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上端盖(3)位于不封闭壳体(1)的上端,上端盖(3)的第三同心圆板下端面与不封闭壳体(1)的第一圆筒体上端面接触;所述下端盖(4)的形状为第四圆板,且为回转体,第四圆板下端面边沿带有周向均布的第四圆形通孔;下端盖(4)的回转体轴线与不封闭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下端盖(4)位于不封闭壳体(1)的下端,下端盖(4)的第四圆板上端面与不封闭壳体(1)的第一圆筒体下端面接触;所述抛撒装置(5)的形状为第五圆柱体,且为回转体;抛撒装置(5)的回转体轴线与不封闭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抛撒装置(5)的第五圆柱体下端面与下端盖(4)的第四圆板的上端面中部连接,抛撒装置(5)的第五圆柱体的外侧面上端与上端盖(3)的第三同心圆板内侧面连接;所述上端压紧密封环(6)的形状为第六同心圆环体,且为回转体,第六同心圆环体的上端面带有周向均布的第六螺纹通孔,第六同心圆环体的内侧面为第六圆锥面,第六圆锥面上端直径小于下端直径;上端压紧密封环(6)的回转体轴线与不封闭壳体(1)的回转体轴线重合,上端压紧密封环(6)位于聚四氟乙烯环形膜(2)的上端外侧,上端压紧密封环(6)的第六圆锥面与聚四氟乙烯环形膜(2)的第二圆筒体外侧面上端接触,上端盖(3)的第三圆形通孔中安装第六螺钉,第六螺钉的头部进入第六螺纹通孔,第六螺钉将上端盖(3)和上端压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峰王世英郭双锋郑雄伟曹玉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