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梁、预制楼板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40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梁、预制楼板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楼板和钢梁,钢梁的腹板包括左侧腹板和右侧腹板,左侧腹板、右侧腹板均为波纹钢腹板,预制楼板包括左侧预制楼板,左侧预制楼板的右端设置有端面凹槽,左侧预制楼板上固定有楼板配筋,钢梁上固定有钢梁插筋,钢梁插筋与楼板配筋交叉设置,钢梁插筋与楼板配筋绑扎固定,端面凹槽与波纹凹槽之间及左侧预制楼板的右端面与波纹凸起之间浇筑有左侧后浇混凝土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提高钢梁强度和稳定承载能力的同时,解决了钢梁与预制楼板连接问题。解决了钢梁与预制楼板连接问题。解决了钢梁与预制楼板连接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梁、预制楼板连接节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及民用建筑领域中的装配式建筑,尤其涉及一种钢梁、预制楼板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0002]在装配式建筑中,为追求施工快捷和装配方便,常采用预制楼板即楼板与钢梁连接的方式,连接节点设计是否合理是影响装配速度和装配质量的关键,也是保证楼板与钢梁共同受力和协调变形的重要手段。
[0003]传统的钢梁为H型钢,连接节点中预制楼板只能布置在钢梁的上翼缘上,钢梁外露,为避免钢梁腐蚀,钢梁全界面需要进行防火与防腐保护,增加了热工和材料费用。而且钢梁外露,会导致楼面不美观,若在钢梁位置进行吊顶处理,则会降低了楼层净高,造成使用空间浪费。而且在现有技术中,预制楼板与钢梁之间的连接及后浇也较难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梁、预制楼板连接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梁外露导致的需要钢梁额外进行处理,且钢梁不容易与预制楼板连接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该钢梁、预制楼板连接节点中使用的钢梁。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钢梁、梁板连接节点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钢梁、预制楼板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楼板和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钢梁,钢梁包括上翼缘、下翼缘及设置于上翼缘、下翼缘之间的腹板,腹板包括左侧腹板和右侧腹板,左侧腹板、右侧腹板均为沿前后方向延伸布置的波纹钢腹板,左侧腹板具有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波纹凸起,相邻的波纹凸起之间为波纹凹槽,下翼缘的左端为朝左突出于左侧腹板的左侧外凸翼缘段,预制楼板包括位于钢梁左侧的左侧预制楼板,左侧预制楼板的右端底部连接于左侧外凸翼缘段的上端,左侧预制楼板的右端设置有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端面凹槽,左侧预制楼板上固定有楼板配筋,钢梁上固定有与楼板配筋交叉接触设置的楼板配筋,钢梁配筋与楼板配筋绑扎固定,端面凹槽与波纹凹槽之间及左侧预制楼板的右端面与波纹凸起之间浇筑有左侧后浇混凝土体。
[0006]进一步的,楼板配筋沿前后方向横跨端面凹槽,钢梁配筋包括固定于上翼缘的下端面上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钢梁插筋,左侧腹板上设置有供钢梁插筋穿过的插筋穿孔,钢梁插筋的左端伸入到端面凹槽中并与对应楼板配筋交叉设置,钢梁插筋与楼板配筋绑扎固定。
[0007]进一步的,左侧腹板自上而下朝左倾斜延伸。
[0008]进一步的,预制楼板还包括位于钢梁右侧的右侧预制楼板,右侧腹板自上而下朝右倾斜延伸,下翼缘的右端为朝右突出于右侧腹板的右侧外凸翼缘段,右侧预制楼板的左端底部连接于右侧外凸翼缘段的上端,左侧腹板、左侧预制板与右侧腹板、右侧预制板左右对称设置,钢梁插筋的右端伸入到右侧预制板的端面凹槽中并与右侧预制板的楼板配筋交
叉设置,钢梁插筋的右端与右侧预制板的楼板配筋绑扎固定,右侧预制板与右侧腹板之间浇筑有右侧后浇混凝土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预制楼板均设置于所述钢梁的左侧,右侧腹板垂直于上翼缘和下翼缘,钢梁插筋的右端位于上翼缘的下侧,钢梁插筋的右端为直角弯钩结构。
[0010]进一步的,左侧后浇混凝土体、右侧后浇混凝土体与左侧预制楼板的上板面、右侧预制楼板的上板面和上翼缘的上端面齐平设置。
[0011]进一步的,左侧腹板、右侧腹板的波纹断面为梯形波纹曲线、矩形波纹曲线、楔形波纹曲线或正弦曲线。
[0012]进一步的,左侧预制板内设置有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空腔,空腔右端设置有左侧斜隔板,左侧后浇混凝土体连接于左侧斜隔板与左侧腹板之间。
[0013]进一步的,各端面凹槽分别与波纹凹槽相对布置,钢梁配筋沿前后方向穿连于左侧腹板的左侧波纹凸起上,相邻波纹凸起之间的钢梁配筋部分构成钢筋连接段,楼板配筋的左端固定于左侧预制楼板的端面凹槽的槽底,楼板配筋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楼板配筋的右端与钢筋连接段垂直接触,楼板配筋的右端与钢筋连接段绑扎连接。
[0014]进一步的,左侧预制楼板的右端底部设置有左侧预埋连接件,左侧预埋连接件包括并列位于左侧外凸翼缘段上端的连接锚板,连接锚板上端固定有预埋螺纹套筒,连接锚板通过弯折锚筋与左侧预制楼板的正常配筋相连,左侧外凸翼缘段上设置有钢梁螺栓穿孔,钢梁螺栓穿孔与预埋螺纹套筒的内孔中穿装有钢梁连接螺栓。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钢梁的左侧腹板、右侧腹板采用波纹钢腹板,波纹钢腹板可以保证钢梁的强度和全截面抗剪效果,使用时,左侧预制楼板的右端搭接在左侧外凸翼缘段上,左侧外凸翼缘段与左侧预制板相连,通过钢梁插筋伸入到对应的端面凹槽中,并与对应的楼板配筋交叉设置,钢梁插筋与楼板配筋绑扎固定,实现了钢筋与楼板配筋及预制楼板的钢骨连接,然后在左侧预制板与左侧腹板之间浇筑左侧后浇混凝土体,左侧后浇混凝土体填充满端面凹槽与波纹凹槽之间及左侧预制楼板的右端面与波纹凸起之间,就完成了钢梁与预制楼板的连接。该连接节点中,左侧腹板被后浇混凝土体覆盖,没有裸露,因此不需堆左侧腹板进行防腐处理,且钢梁没有整体位于预制楼板的下侧,因此不需要吊顶,可以保证建筑的净层高。
[0016]进一步的,左侧腹板采用倾斜结构,一方面方便左侧外凸翼缘段的设置,另外也避免了左侧预制楼板与钢梁连接时的干涉问题。
附图说明
[0017]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地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地部分,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钢梁、梁板连接节点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3是图1中钢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立体图;图5是图1中单块左侧预制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俯视方向上钢梁与预制楼板的配合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1中仰视方向上钢梁与预制楼板的配合示意图;图8是图6中的C

C向剖视图;图9是图8中F处放大图;图10是图8中的G处放大图;图11是图6的D

D向剖视图;图12是图11中的H处放大图;图13是图11中的I处放大图;图14是图6的E

E向剖视图;图15是图6的F

F向剖视图;图16是实施例1中预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中钢梁、预制楼板连接节点的实施例2中楼板配筋与钢梁配筋的配合示意图;图18是实施例2中钢梁配筋与左侧腹板的配合示意图;图19是实施例2中左侧腹板的截面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中钢梁;2、左侧预制楼板;3、右侧预制楼板;4、边钢梁;5、楼板配筋;6、左侧腹板;7、下翼缘;8、右侧腹板;9、端面凹槽;10、钢梁插筋;11、上翼缘;12、左侧外凸翼缘段;13、钢梁螺栓穿孔;14、波纹凸起;15、波纹凹槽;16、楼板缝隙;17、后浇混凝土体;18、钢梁连接螺栓;19、焊缝;20、连接锚板;21、左侧斜隔板;22、空腔;23、弯折锚筋;24、预埋螺纹套筒;25、加焊钢筋;26、直锚筋;27、钢筋连接段;28、钢筋穿孔;29、左侧腹板的左侧波纹凸起;30、左侧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预制楼板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楼板和长度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钢梁,钢梁包括上翼缘、下翼缘及设置于上翼缘、下翼缘之间的腹板,其特征在于:腹板包括左侧腹板和右侧腹板,左侧腹板、右侧腹板均为沿前后方向延伸布置的波纹钢腹板,左侧腹板具有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波纹凸起,相邻的波纹凸起之间为波纹凹槽,下翼缘的左端为朝左突出于左侧腹板的左侧外凸翼缘段,预制楼板包括位于钢梁左侧的左侧预制楼板,左侧预制楼板的右端底部连接于左侧外凸翼缘段的上端,左侧预制楼板的右端设置有多个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的端面凹槽,左侧预制楼板上固定有楼板配筋,钢梁上固定有与楼板配筋交叉接触设置的楼板配筋,钢梁配筋与楼板配筋绑扎固定,端面凹槽与波纹凹槽之间及左侧预制楼板的右端面与波纹凸起之间浇筑有左侧后浇混凝土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预制楼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楼板配筋沿前后方向横跨端面凹槽,钢梁配筋包括固定于上翼缘的下端面上的长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钢梁插筋,左侧腹板上设置有供钢梁插筋穿过的插筋穿孔,钢梁插筋的左端伸入到端面凹槽中并与对应楼板配筋交叉设置,钢梁插筋与楼板配筋绑扎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预制楼板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左侧腹板自上而下朝左倾斜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梁、预制楼板节点,其特征在于:预制楼板还包括位于钢梁右侧的右侧预制楼板,右侧腹板自上而下朝右倾斜延伸,下翼缘的右端为朝右突出于右侧腹板的右侧外凸翼缘段,右侧预制楼板的左端底部连接于右侧外凸翼缘段的上端,左侧腹板、左侧预制板与右侧腹板、右侧预制板左右对称设置,钢梁插筋的右端伸入到右侧预制板的端面凹槽中并与右侧预制板的楼板配筋交叉设置,钢梁插筋的右端与右侧预制板的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瑞张岚波袁蕊蕊孙园园高超凡刘方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