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37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属于棉纱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棉:根据纺纱实际要求,合理选择多种原棉搭配;步骤二:开清棉:将步骤一搭配后的原棉经过开松、除杂、混合和均匀成卷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棉卷;步骤三:梳棉:利用盖板式或罗拉式梳棉机,借助针面运动,把步骤二中的棉卷梳理为单纤维状态,并形成生条;步骤四:并条:利用并条机将步骤三中的生条转化成熟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气泵,并设置气动马达和气动旋转台来分别驱动旋转板旋转以及驱动外套筒翻转,再配合三通阀,从而就能够通过一个气泵实现对气动马达和气动旋转台的控制,达到一泵两用的目的,节省了成本的同时,简化了结构。简化了结构。简化了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棉纱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根据纺纱的不同工艺,可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其中的普梳纱是用棉纤维经普通纺纱系统纺成的纱;其中的精梳纱是用棉纤维经精梳纺纱系统纺成的纱。精梳纱选用优质原料,成纱中纤维伸直平行、结杂少、光泽好、条干匀、强力高,这类棉纱多用于织造高档织物。
[0003]棉纱的制备工艺主要有下述步骤: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成卷、清洗以及烘干,其中,对于纱卷的烘干作业主要采用隧道式微波干燥机实现。
[0004]微波干燥是一种新型的干燥方式。干燥时,微波能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转换成热能,由于微波具有穿透性能使介质内外同时加热,不需要热传导,所以加热速度非常快,对含水量在30%以下的食品,干燥速度可缩短数百倍。同时不管物体任何形状,由于物体的介质内外同时加热,物料的内外温差小,加热均匀,不会产生常规加热中出现外焦内生的状况,使干燥质量大大提高。
[0005]根据上述对微波干燥原理描述可知微波加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水份对微波能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微波能转换成热能的效率高,因此物质的含水量对微波的吸收影响很大,当待加热物品的含水量较高时,待加热物品对微波的吸收就越充分,微波加热速率越快,短时间内物质可达到很高的温度;但由于纱卷在清洗之后其内部的水分并不一定是均匀分配的,有可能纱卷中的某一位置含水量大,从而在微波加热时,纱卷的含水量高的部分就会迅速的被加热至非常高的温度,而其余含水量较少的部分就不会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温度,而对于棉纱来说,其干燥时的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高温会导致棉纱出现不可逆的损伤,降低了产品的良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棉:根据纺纱实际要求,合理选择多种原棉搭配;步骤二:开清棉:将步骤一搭配后的原棉经过开松、除杂、混合和均匀成卷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棉卷;步骤三:梳棉:利用盖板式或罗拉式梳棉机,借助针面运动,把步骤二中的棉卷梳理为单纤维状态,并形成生条;步骤四:并条:利用并条机将步骤三中的生条转化成熟条;步骤五:粗纱:把步骤四中的熟条加工成不同支数和不同捻度的粗纱;
步骤六:细纱:将步骤五中的粗纱纺成具有一定特数、符合质量标准或客户要求的细纱;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细纱绕成卷,并对该卷进行染色;步骤八:对步骤七中经染色的卷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卷利用脱水装置脱水,再利用隧道式微波干燥机进行干燥;步骤八中所述的脱水装置包括脱水组件,所述脱水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旋转板、若干脱水仓以及驱动所述旋转板旋转的驱动结构;若干所述脱水仓均安装在旋转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结构设在旋转板的底部;所述驱动结构由动力组件提供动力,且动力组件能够带动脱水组件翻转。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通过在隧道式微波干燥机入料端设置一脱水装置来对待烘干的纱卷进行脱水作业,一方面可以脱除纱卷内多余的水分,降低实际的烘干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纱卷内不均匀的水分均匀化,避免纱卷在烘干过程中出现局部温度过高而烫伤棉纱的情况发生,安全性高,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0009]所述脱水组件的外侧设置有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包括外套筒,所述脱水组件与驱动结构均位于外套筒的内部,所述脱水组件位于驱动结构的上方。
[0010]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气动马达以及两个安装杆,所述气动马达通过两个安装杆固定安装在外套筒的内部,所述旋转板的圆心与气动马达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套接安装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环面上固接有若干横板,所述横板远离套环的一端与旋转板的底面之间固接有竖板。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通过设置的横板和竖板,可以将气动马达的输出轴与旋转板的边缘连接起来,一方面可以增强旋转板与气动马达输出轴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传递扭力,使旋转板稳定旋转。
[0012]所述集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套筒内部的集水部与收水部,所述集水部位于收水部的上方,且集水部位于驱动结构的下方;所述集水部包括倒置的锥形筒,该锥形筒的顶端形成有上集水口,所述上集水口的边缘与外套筒的内壁固接。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通过将锥形筒倒置,并使上集水口的边缘与外套筒的内壁固接,从而就能够将脱水组件脱出的水通过锥形筒收集,然后再利用下聚水口滴落到半球壳的内部。
[0014]所述收水部包括半球壳与开设在半球壳上的呈半球形结构的收水腔,所述锥形筒的底端形成有下聚水口,所述下聚水口的直径小于收水腔的直径;所述半球壳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门;所述半球壳的外侧面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对称的转动安装有两个连接杆,所述半球壳的球心位于连接杆的轴线上,两个所述连接杆的轴线重合,所述连接杆远离半球壳的一端固接在外套筒的内表面。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通过设置连接杆和第一轴承座,在外套筒翻转的过程中,在半球壳及其内部的水的重力的作用下,半球壳始终都能够保持开口朝上的状态,因此,在外套筒翻转倒出脱水后的纱卷的过程中,半球壳内的水不会被倒出。
[0016]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气泵与气动旋转台,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气动旋转台的进气口连通有第二管道,所述气动马达的进气口连通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通过三通阀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连通;所述气动旋转台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
述旋转轴的一端固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安装在外套筒上。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通过设置气泵,并设置气动马达和气动旋转台来分别驱动旋转板旋转以及驱动外套筒翻转,再配合三通阀,从而就能够通过一个气泵实现对气动马达和气动旋转台的控制,达到一泵两用的目的,节省了成本的同时,简化了结构,同时利用气动马达的高速旋转功能,利用离心力的方式实现对纱卷的快速有效脱水,使得纱卷内的水分能够均匀分布,从而就可以避免纱卷在干燥的过程中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有利于避免纱卷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0018]所述外套筒的外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固接有横杆,且横杆的底部两端均固接有脚垫,所述竖杆的顶端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安装在外套筒上,其中一个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气动旋转台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与连接杆的轴线相平行。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弧形板的内弧面圆心位于外套筒的轴线上,这样就可以使弧形板的内弧面与外套筒的外表面完全贴合,有利于增强弧形板和外套筒的连接强度。
[0020]所述气泵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底板,且第一底板固接在竖杆上,所述气动旋转台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棉:根据纺纱实际要求,合理选择多种原棉搭配;步骤二:开清棉:将步骤一搭配后的原棉经过开松、除杂、混合和均匀成卷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棉卷;步骤三:梳棉:利用盖板式或罗拉式梳棉机,借助针面运动,把步骤二中的棉卷梳理为单纤维状态,并形成生条;步骤四:并条:利用并条机将步骤三中的生条转化成熟条;步骤五:粗纱:把步骤四中的熟条加工成不同支数和不同捻度的粗纱;步骤六:细纱:将步骤五中的粗纱纺成具有一定特数、符合质量标准或客户要求的细纱;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细纱绕成卷,并对该卷进行染色;步骤八:对步骤七中经染色的卷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卷利用脱水装置脱水,再利用隧道式微波干燥机进行干燥;步骤八中所述的脱水装置包括脱水组件(100),所述脱水组件(100)包括水平设置的旋转板(110)、若干脱水仓(120)以及驱动所述旋转板(110)旋转的驱动结构(130);若干所述脱水仓(120)均安装在旋转板(110)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结构(130)设在旋转板(110)的底部;所述驱动结构(130)由动力组件(300)提供动力,且动力组件(300)能够带动脱水组件(100)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组件(100)的外侧设置有集水组件(200),所述集水组件(200)包括外套筒(210),所述脱水组件(100)与驱动结构(130)均位于外套筒(210)的内部,所述脱水组件(100)位于驱动结构(130)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130)包括气动马达(131)以及两个安装杆(132),所述气动马达(131)通过两个安装杆(132)固定安装在外套筒(210)的内部,所述旋转板(110)的圆心与气动马达(131)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气动马达(131)的输出轴上套接安装有套环(133),所述套环(133)的外环面上固接有若干横板(134),所述横板(134)远离套环(133)的一端与旋转板(110)的底面之间固接有竖板(1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200)还包括设置在外套筒(210)内部的集水部(220)与收水部(230),所述集水部(220)位于收水部(230)的上方,且集水部(220)位于驱动结构(130)的下方;所述集水部(220)包括倒置的锥形筒(221),该锥形筒(221)的顶端形成有上集水口(222),所述上集水口(222)的边缘与外套筒(210)的内壁固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部(230)包括半球壳(231)与开设在半球壳(231)上的呈半球形结构的收水腔(232),所述锥形筒(221)的底端形成有下聚水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兰仙李孝银林光辉
申请(专利权)人:苍南县星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