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90301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水洗砂、粉煤灰、水泥、石子为主要原料,配合面砂、石粉及复合型低敏感减水剂,制备得到一种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面砂、石粉起填充作用,让混凝土更加密实,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通过添加复合型低敏感减水剂作为流化剂,使得大流态混凝土自密实性能优异,可以不需要振捣而依靠自重来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兼具良好的充填性能和施工性能;大流态混凝土中骨料不离析,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流态混凝土又称超塑性混凝土,其流动性高,泵送性能好,适用于水下、管桩、高密度钢筋笼等无法进行振捣工序的场合。大流态混凝土自密实性能优异,可以不需要振捣而依靠自重来充满模型和包裹钢筋,具有良好的充填性能和施工性能。大流态混凝土的成品中骨料不离析,混凝土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大流态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需要添加适量的减水剂作为流化剂,从而达到便于浇灌,减轻或免去振捣成型工序的目的。
[0003]中国专利CN102358768A公开了一种改性醚类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减水剂由50%~95%的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4%~40%的丙烯酸和1%~10%AMPS(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三种单体进行自由基引发共聚而成。此专利技术通过引入了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单体及AMPS(2

丙烯酰胺基
‑2‑r/>甲基丙磺酸)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重量份计:S1按配方称取原料,将24~27份水泥、58~64份水洗砂、35~65份石子依顺序加入19~23份水中,搅拌得到混凝土粗料,备用;S2向所述混凝土粗料中继续依次加入5~7份粉煤灰、16~21份面砂、1.5~4份石粉、1.5~2份复合型低敏感减水剂,搅拌得到混凝土砂浆,备用;S3将所述混凝土砂浆经施工浇筑、固化、养护,得到所述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砂的细度模数为3.1~3.7,含泥量低于5wt%,含石率为10~15wt%。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砂的细度模数为0.7~1.5,含泥量低于3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的类型为硅酸盐水泥P.Ⅰ42.5、硅酸盐水泥P.Ⅰ42.5R、硅酸盐水泥P.Ⅰ52.5、硅酸盐水泥P.Ⅰ52.5R、硅酸盐水泥P.Ⅰ62.5、硅酸盐水泥P.Ⅰ62.5R、硅酸盐水泥P.Ⅱ42.5、硅酸盐水泥P.Ⅱ42.5R、硅酸盐水泥P.Ⅱ52.5、硅酸盐水泥P.Ⅱ52.5R、硅酸盐水泥P.Ⅱ62.5、硅酸盐水泥P.Ⅱ62.5R、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普通硅酸盐水泥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P.O52.5R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子为连续级配石子,由5~10mm石子、10~20mm石子、20~30mm石子以质量比1.25:2:0.25掺配得到;石子空隙率为45~50%,压碎值为8~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粉的粒径小于0.075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低敏感减水剂为多环聚羧酸盐减水剂、低敏感聚羧酸盐减水剂以质量比1:2.5~4形成的混合物。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性能大流态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环聚羧酸盐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如下,以重量份计:A1、将1.75~2.5份顺式

(9ci)
‑2‑
乙烯

环己烷羰酰氯与10~12.5份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文会王龙巩樊龙李肖翰史鹏宇张欣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诺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