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钎焊防粘连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8985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钎焊防粘连方法,包括对钎焊使用的夹具进行憎水处理,并在夹具表面形成憎水膜。具体来说夹具的憎水处理分为两个步骤,步骤一,先对夹具依次进行吹砂、除油、水洗和干燥处理;步骤二,然后对夹具依次进行预热、憎水剂喷涂、晾干、固化成膜处理。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真空钎焊和非真空钎焊给出了具体的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夹具进行憎水膜处理,用于实现高温钎焊防粘连,憎水膜层可以使用多次,防粘效果好、质量稳定。防粘效果好、质量稳定。防粘效果好、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钎焊防粘连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
,特别是一种用憎水处理膜层实现高温钎焊过程中防止钎焊钎料与工装夹具粘连或者防止钎料流动到不应到的零件部位、特殊位置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温钎焊(钎焊温度在1300℃以上)过程中,为防止钎料熔化后流淌到夹具(例如托板)间与其产生黏附,使零件与工装粘连造成不易分离、同时产生缺陷。
[0003]目前,为了防止粘连问题的出现,通常采用阻流剂的形式,会使用例如氧化铝粉、氧化锆粉、氧化钇粉、二氧化钛粉等做防粘(阻流剂);使用时用水与粉末搅拌混合,以粘稠状涂覆在工装或防止粘连的部位,一方面,干燥后的防粘粉末容易散落在钎焊炉内,另一方面,防粘粉末容易出现涂抹不均匀和脱落的现象,防粘粉末涂抹不均匀或者防粘粉末脱落,会导致达不到阻流的效果,从而出现零件与工装粘连、钎料流动到非钎焊的重要区域,严重的将造成零件报废;此外,阻流剂需要经常清理,防粘粉末只能使用一次,再次钎焊时需要重新涂抹。现有技术中针对高温钎焊时的防粘连处理方法较少,困难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钎焊防粘连方法,能够克服零件高温钎焊时因钎料流动造成的零件与夹具粘连的问题以及钎料流动到非钎焊重要区域内的问题,且操作简单,进一步,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防粘连方法后,钎焊夹具可以重复使用,不会对钎焊炉造成粉末污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钎焊防粘连方法,包括,
[0007]对钎焊使用的夹具进行憎水处理,并在夹具表面形成憎水膜。
[0008]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憎水膜的厚度为2~3μm。
[0009]作为一种选择,所述对钎焊使用的夹具进行憎水处理包括,
[0010]步骤一,对夹具依次进行吹砂、除油、水洗和干燥处理;
[0011]步骤二,对夹具依次进行预热、憎水剂喷涂、晾干、固化成膜处理。
[0012]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憎水剂具备在1300℃以上不失效的性能,即高温型憎水剂能耐受1300℃以上的温度,且憎水剂能够适用于金属原材料。
[0013]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步骤一中,
[0014]吹砂,砂子采用粒度为100~120目的白刚玉,吹砂压力为0.2~0.3Mpa,吹砂喷嘴与夹具吹砂表面的角度在45
°
~90
°
,吹砂喷嘴与吹砂表面的距离保持200~250mm,吹砂结束后,采用软毛刷子清理表面的砂粒;
[0015]除油,用绒布蘸去污粉、清洗剂对夹具的表面擦拭除油,保证表面能被水膜完整覆盖;
[0016]水洗,包括用40~60℃温水冲洗,然后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
[0017]干燥,用压缩空气吹干或晾干。
[0018]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步骤二中,
[0019]预热,用烘箱在150
±
20℃温度下对夹具进行预热处理1分钟以上;
[0020]喷涂,用喷枪装载憎水剂后对从烘箱中取出的夹具立即进行喷涂,喷嘴与夹具表面的距离保持在100~150mm,同一位置上、下重复喷涂3~5次;
[0021]晾干,将喷涂好的夹具晾干30min以上;
[0022]固化成膜,将喷涂后晾干好的夹具放置5天以上,待憎水涂层完全固化成膜。
[0023]作为一种选择,憎水剂采用喷涂、浸涂或刷涂,一般情况下,考虑到节省憎水剂的用量,通常使用喷涂。
[0024]作为一种选择,钎焊防粘连方法还包括,
[0025]钎焊前,清洗待钎焊零件、料架以及表面形成憎水膜的夹具上的油污和脏物,并在48小时内完成三者的装配。
[0026]作为一种选择,当待钎焊零件为非酸洗和非镀镍的零件时,装配完成后在24h内入炉钎焊,钎焊时尽可能使得待钎焊部位处于无应力状态。
[0027]作为一种选择,钎焊防粘连方法还包括,
[0028]装配完成后,在待钎焊零件的钎焊间隙附近填加粘带钎料,钎料用量不少于接头间隙最大容积的2倍。
[0029]作为一种选择,钎焊防粘连方法还包括,
[0030]当采用真空钎焊时,将完成装配且填加了钎料的待钎焊零件、表面形成憎水膜的夹具放置于真空钎焊炉中,真空钎焊炉加热前预抽真空,低于预设压强后开始加热升温,高于预设压强时保温,控制真空钎焊的最高温度和最高温度保温时间,钎焊结束后钎焊零件和夹具在氩气保护情况下随炉冷,最后出炉空冷。
[0031]作为一种选择,钎焊防粘连方法还包括,
[0032]当采用非真空钎焊时,先将钎焊炉加热到高于最高钎焊温度,然后将完成装配且填加了钎料的待钎焊零件、表面形成憎水膜的夹具放置于氩气包中,然后在氩气保护状态下进行钎焊,钎焊结束后钎焊零件和夹具在氩气保护情况下随炉冷,最后出炉空冷。需要说明的是,氩气包泛指一类带有空腔的夹具,空腔里面用金属管导入氩气,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氩气包是一种形象的称呼方式。
[0033]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只要覆盖夹具的工作区域即可,当然,完全覆盖夹具的表面也可以,只是憎水剂用量会增大。
[0034]作为一种选择,既可以通过在待钎焊零件的非钎焊重要区域表面直接喷涂(或其它方式)憎水剂形成憎水膜,也可以通过夹具的结构设计形成对待钎焊零件非钎焊重要区域表面的保护,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应区域的夹具表面需要形成憎水膜,其防护效果与直接在零件非钎焊重要区域表面喷涂憎水剂相同。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特点:
[0036]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夹具(例如托板)进行憎水膜处理,用于实现高温钎焊防粘连(当然,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也适用于低温钎焊防粘连),憎水膜层可以使用多次,防粘效果好、质量稳定。憎水处理的膜层防粘效果好、质量稳定,膜层可以经受多次钎焊而仍具有防粘作用,去除和重新制备憎水处理膜层的方法简单。由于在夹具上形成了憎水膜,钎料无法附着,形成了保
护,避免了钎料流动到非钎焊重要区域。本专利技术中,憎水处理的膜层厚度可控,通常为2~3μm,适合于精密尺寸的钎焊夹具使用。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钎焊夹具进行憎水处理后的状态,此时可以看到膜层憎水效果良好;
[003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夹具进行2次1230℃钎焊后的状态,钎料与憎水处理后的夹具之间未产生黏附,憎水膜层仍完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
[0040]针对高温钎焊时零件的粘连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处理方法:
[0041]①
对夹具进行洁净化前处理(吹砂、除油、干燥等)。
[0042]②
对夹具进行憎水处理。
[0043]③
将憎水处理好的夹具放入钎焊炉内,用于钎焊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钎焊防粘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钎焊使用的夹具进行憎水处理,并在夹具表面形成憎水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钎焊防粘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憎水膜的厚度为2~3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钎焊防粘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钎焊使用的夹具进行憎水处理包括,步骤一,对夹具依次进行吹砂、除油、水洗和干燥处理;步骤二,对夹具依次进行预热、憎水剂喷涂、晾干、固化成膜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钎焊防粘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吹砂,砂子采用粒度为100~120目的白刚玉,吹砂压力为0.2~0.3Mpa,吹砂喷嘴与夹具吹砂表面的角度在45
°
~90
°
,吹砂喷嘴与吹砂表面的距离保持200~250mm,吹砂结束后,采用软毛刷子清理表面的砂粒;除油,用绒布蘸去污粉、清洗剂对夹具的表面擦拭除油,保证表面能被水膜完整覆盖;水洗,包括用40~60℃温水冲洗,然后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干燥,用压缩空气吹干或晾干。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钎焊防粘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预热,用烘箱在150
±
20℃温度下对夹具进行预热处理1分钟以上;喷涂,用喷枪装载憎水剂后对从烘箱中取出的夹具立即进行喷涂,喷嘴与夹具表面的距离保持在100~150mm,同一位置上、下重复喷涂3~5次;晾干,将喷涂好的夹具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镇咸生方少军王晖雷刚刘晖敖斌罗云芬苟伟周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