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8846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显示面板包括主体区、以及至少位于主体区一侧的台阶区;粘结结构,粘结结构粘结于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粘结结构包括遮光胶层和第一遮光胶带,遮光胶层位于背光模组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一遮光胶带的两侧分别与遮光胶层和显示面板相粘结;至少一个阻隔部,阻隔部位于第一遮光胶带和显示面板之间,阻隔部无粘性,且阻隔部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台阶区。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块和显示面板。背光模块最上层设置有遮光胶带,在背光模块中遮光胶带起着防止周边漏光的作用,同时,在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遮光胶带将显示面板和背光模块粘合在一起。
[0003]但是,由于显示面板中台阶区的厚度较小,在固定过程或后期使用过程中,在遮光胶带的拉扯下,显示面板中台阶区易发生形变,很容易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导致显示不均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的出光面,显示面板包括主体区、以及至少位于主体区一侧的台阶区;粘结结构,粘结结构粘结于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粘结结构包括遮光胶层和第一遮光胶带,遮光胶层位于背光模组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一遮光胶带的两侧分别与遮光胶层和显示面板相粘结;至少一个阻隔部,阻隔部位于第一遮光胶带和显示面板之间,阻隔部无粘性,且阻隔部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台阶区。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主体区、以及至少位于主体区一侧的台阶区,由于显示面板中仅部分膜层结构延伸位于台阶区,从而沿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显示面板位于台阶区的部分的厚度小于其位于主体区的部分的厚度。显示装置还包括粘结结构,粘结结构粘结于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即通过粘结结构对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进行粘结。其中,粘结结构包括遮光胶层和第一遮光胶带,遮光胶层位于背光模组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第一遮光胶带的两侧分别与遮光胶层和显示面板相粘结,从而通过遮光胶层和第一遮光胶带实现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的粘结。同时,遮光胶层和第一遮光胶带可起到遮光作用,防止显示装置的周边漏光现象的产生。显示装置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遮光胶带会对显示面板与其相粘结的区域产生拉扯应力,由于沿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显示面板位于台阶区的部分的厚度小于其位于主体区的部分的厚度,从而在第一遮光胶带的拉扯下,显示面板位于台阶区的部分易发生形变,很容易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显示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阻隔部,阻隔部位于第一遮光胶带和显示面板之间,阻隔部无粘性,且阻隔部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位于台阶区。通过阻隔部的设置,在显示装置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减小第一遮光胶带对显示面板位于台阶区的部分的拉扯应力,从而减小显示面板位于台阶区的部分的形变,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同时,通过在第一遮光胶带靠近显示面板的一侧贴附
无粘性的阻隔部,即可实现在显示装置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可减小第一遮光胶带对显示面板位于台阶区的部分的拉扯应力,制作工艺简单,有利于减少生产成本。
[0008]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0009]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0]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所述的显示装置沿A

A

的一种剖视图;
[0013]图3是图1所述的显示装置沿A

A

的另一种剖视图;
[0014]图4是图1所述的显示装置沿A

A

的又一种剖视图;
[0015]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第一遮光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图1所述的显示装置沿A

A

的又一种剖视图;
[0017]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第一遮光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19]图9是图8所述的显示装置沿B

B

的一种剖视图;
[0020]图10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0021]图11是图10所述的显示装置沿C

C

的一种剖视图;
[0022]图12是图10所述的显示装置沿D

D

的一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4]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5]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26]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图1所述的显示装置沿A

A

的一种剖视图,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10和显示面板20,背光模组10和显示面板20相对设置,且显示面板20位于背光模组10的出光面,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线入射至显示面板20,使得显示面板20可显示图像。
[0029]显示面板20包括主体区21、以及至少位于主体区21一侧的台阶区22,由于显示面
板20中仅部分膜层结构延伸位于台阶区22,从而沿垂直于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显示面板20位于台阶区22的部分的厚度小于其位于主体区21的部分的厚度。
[0030]显示装置还包括粘结结构30,粘结结构30粘结于背光模组10和显示面板20之间,即通过粘结结构30对背光模组10和显示面板20进行粘结。其中,粘结结构30包括遮光胶层31和第一遮光胶带32,遮光胶层31位于背光模组10靠近显示面板20的一侧,第一遮光胶带32的两侧分别与遮光胶层31和显示面板20相粘结,从而通过遮光胶层31和第一遮光胶带32实现背光模组10和显示面板20的粘结。同时,遮光胶层31和第一遮光胶带32可起到遮光作用,防止显示装置的周边漏光现象的产生。
[0031]显示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模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主体区、以及至少位于所述主体区一侧的台阶区;粘结结构,所述粘结结构粘结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粘结结构包括遮光胶层和第一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层位于所述背光模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遮光胶带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遮光胶层和所述显示面板相粘结;至少一个阻隔部,所述阻隔部位于所述第一遮光胶带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所述阻隔部无粘性,且所述阻隔部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台阶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基板位于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背光模组之间,所述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基板、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与所述台阶区不交叠;所述第一基板部分位于所述台阶区,所述阻隔部与所述第一基板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层包括第一遮光胶层,所述第一遮光胶层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遮光胶层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凸起部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主体区;所述第一遮光胶带覆盖于所述第一遮光胶层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一遮光胶带覆盖于所述凸起部的部分嵌设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阻隔部之间,且所述第一遮光胶带覆盖于所述凸起部的部分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基板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胶层包括交叠设置的至少两层胶层子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子部包括第一胶层子部和第二胶层子部,所述第二胶层子部位于所述第一胶层子部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沿所述主体区指向所述台阶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胶层子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胶层子部的宽度;所述第二胶层子部为所述凸起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层子部包括第一胶层子部和第二胶层子部,所述第二胶层子部位于所述第一胶层子部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沿所述主体区指向所述台阶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胶层子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贤强廖中亮颜文晶陈杰坤罗甜林丽玲李蓬勃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