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膜基板、具有其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676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17
本申请涉及一种彩膜基板、具有其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显示器,一种彩膜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设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阵列的遮光层和阵列的彩色部,还包括多个感光传感器,所述感光传感器位于所述遮光层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感光传感器与所述遮光层相对层叠设置,所述感光传感器用于与主控单元电性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彩膜基板,感光传感器用于感应透光液晶的光线光谱或光强的变化,发生重力MURA的区域,感光传感器感应到并将电信号传输至背光传感器,背光传感器根据该电信号调整该区域的背光,开启该区域的蓝色灯光并根据发生重力MURA的程度调节灯光亮度或数量,从而改善因蓝光减少而造成的重力MURA。从而改善因蓝光减少而造成的重力MURA。从而改善因蓝光减少而造成的重力MU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彩膜基板、具有其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
,尤其涉及一种彩膜基板、具有其的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器。

技术介绍

[0002]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

LCD)是利用液晶材料的特性来显示图像的一种平板显示装置,相较于其他显示装置而言,更具轻薄型。且具有低驱动电压基低功耗等优点,已经成为主流产品。
[0003]TFT

LCD通常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液晶显示面板,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一般是由彩色滤光(Color Filter,简称CF)基板、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简称 TFT)阵列基板以及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Liquid Crystal Layer)所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片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0004]当液晶盒内液晶过多受重力影响聚集在屏幕底部时,会产生过大的压力挤压底部的液晶盒,从而导致液晶盒间距变大(Edge Gap高度变高),屏幕底部液晶厚度增大,引起蓝光穿透降低,最终表现为该区域黄色显示不良。液晶盒内液晶过多分为两种,一是注入液晶盒内液晶过多,二是液晶体积随环境温度的影响而热胀冷缩,当温度上升,液晶体积增加,高于某上限时,受重力影响聚集在屏幕底部,重力MURA出现(此区域液晶盒的盒厚增加,一般表现为黄色显示不良)。
[0005]目前,公知的液晶屏液晶量过多导致高温重力MURA的问题无法解决,温度性能、显示要求高的液晶屏只能通过筛选的办法将有此问题的液晶屏筛除掉。为解决液晶屏因液晶量过多导致重力MURA的现象,需要引入一种改善液晶屏液晶量过多导致重力MURA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彩膜基板,能够通过感光传感器感应到穿过液晶层的光线的变化,从而判断重力MURA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程度从而反馈至主控单元。
[0007]根据本技术的彩膜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设于第一衬底基板上的阵列的彩色部和嵌于相邻的彩色部之间的遮光层,还包括:多个感光传感器,感光传感器位于遮光层的远离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感光传感器与遮光层相对层叠设置,感光传感器用于与背光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8]根据本技术的彩膜基板,感光传感器用于感应透光液晶的光线光谱或光强的变化,发生重力MURA的区域,感光传感器感应到并将电信号传输至背光传感器,背光传感器根据该电信号调整该区域的背光,开启该区域的蓝色灯光并根据发生重力MURA的程度调节灯光亮度或数量,从而改善因蓝光减少而造成的重力MURA。
[0009]根据本技术的彩膜基板,彩色部包括以固定规律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颜色滤
光部、至少一个第二颜色滤光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三颜色滤光部,每个彩色部与一个感光传感器对应。
[0010]可选地,多个感光传感器以第一方向为行的方向和以第二方向为列的方向阵列,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0011]可选地,感光传感器的远离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还依次层叠设有保护层和氧化铟锡导电膜。
[0012]可选地,彩膜基板还包括:多根导通线,导通线位于保护层与遮光层之间,导通线与遮光层相对层叠设置,位于同一列的感光传感器与同一根导通线电性连接。
[0013]可选地,导通线沿第二方向延伸,每根导通线设于相邻的两列彩色部之间。
[0014]根据本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彩膜基板;经由液晶层与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通过密封胶封装液晶层,阵列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第二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彩膜基板与显示区域相对设置,在非显示区域,第二衬底基板上设有驱动IC和主控单元,驱动IC和主控单元电性连接,感光传感器与主控单元或所述驱动IC电线连接。
[0015]根据本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能够通过设置在彩膜基板上的感光传感器感应透过液晶层的光线光谱的变化,感光传感器将感应到的光线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反馈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处理后经由背光控制器对发生重力MURA的区域的背光进行调节,增加蓝光,从而弥补因为透过的蓝光减少而造成的重力MURA。
[0016]根据本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感光传感器通过导通线以及设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的电线来与主控单元或驱动IC电性连接。
[0017]根据本技术的液晶显示面板,密封胶中混合有导电金球,导电金球的两端压设于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上,感光传感器通过导电金球与主控单元或驱动IC电性连接。
[0018]根据本技术的显示器,包括:如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源,背光源用于发出光线并入射到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源设于阵列基板远离彩膜基板的一侧,背光源包括子光源阵列;背光控制器,背光控制器同时与感光传感器以及背光源电性连接,以及背光控制器用于根据感光传感器反馈的电信号控制子光源的亮度和/或时长。
[0019]根据本技术的显示器,能够通过设置在彩膜基板上的感光传感器感应透过液晶层的光线光谱的变化,感光传感器将感应到的光线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反馈至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处理后经由背光控制器对发生重力MURA的区域的对应的子光源进行调节,增加蓝光,从而弥补因为透过的蓝光减少而造成的重力MURA。
附图说明
[002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彩膜基板的示意图;
[0023]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彩膜基板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4]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膜基板的走线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彩膜基板1,第一衬底基板10,彩色部20,第一颜色滤光部21,第二颜色滤光部22,第三颜色滤光部23,遮光层30,感光传感器40,导通线41,保护层50,驱动IC60,主控单元7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所示,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膜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设于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阵列的彩色部和嵌于相邻的所述彩色部之间的遮光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感光传感器,所述感光传感器位于所述遮光层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所述感光传感器与所述遮光层相对层叠设置,所述感光传感器用于与背光控制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色部包括以固定规律排列的至少一个第一颜色滤光部、至少一个第二颜色滤光部以及至少一个第三颜色滤光部,每个所述彩色部与一个所述感光传感器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感光传感器以第一方向为行的方向和以第二方向为列的方向阵列,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传感器的远离所述第一衬底基板的一侧还依次层叠设有保护层和氧化铟锡导电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导通线,所述导通线位于所述保护层与所述遮光层之间,所述导通线与所述遮光层相对层叠设置,位于同一列的所述感光传感器与同一根所述导通线电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每根所述导通线设于相邻的两列所述彩色部之间。7.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安焱罗妮许益祯唐榕杨桃康报虹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