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磁合金底板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733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磁合金底板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下料,S2:装箱,S3:熔炼,S4:检验,S5:浇注,S6:工件整形;该工艺通过对回收的钢材,经过回炉、添加合金以及其他相关参数的控制,实现无磁金属的加工成型,并且使其在具有无磁特性基础上,还具有耐磨等优良特性,并且经该工艺可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增加其经济效益。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磁合金底板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
,具体是指一种无磁合金底板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无磁合金,是指没有磁性或者弱磁性的硬质合金材料。
[0003]目前的无磁性材料主要用于代替铜带或铝带。目前有无磁性要求的主要使用铜带和铝带,铜带铝带价 格较不锈钢高50%至一倍以上,其产品成本较高,且铜带铝带制作的产品在空气中表面易于氧化变色,产 生锈斑及氧化斑点,不宜长期保存,而且其强度及硬度及使用寿命较低只有不锈钢的10%至30%。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磁合金底板成型工艺。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磁合金底板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下料:取18~20kg/m3的泡沫,按照实际生产底板尺寸进行下料,然后进烘房烘干1小时,去除 泡沫本身水分,刷涂料后继续烘干,形成模具;
[0007]S2:装箱:先在箱体内底部加入70mm厚镁砂,然后将烘干后的模具放入箱中,然后再箱中设置于模 具相连通的浇冒口,继续在箱中加入镁砂,然后通过三维振实平台振实后,覆盖薄膜,再继续加入镁砂通 过三维振实平台振实,使其填充满箱体后,将箱体吊装至浇注台位,接通气管;
[0008]S3:熔炼:将回收的钢材通过中频炉进行熔炼,达到一定温度后,加入中碳锰铁,继续熔炼使其充分 融化;
[0009]S4:检验:取融化完全的钢液进行化验,使钢液中碳、硅、锰、磷、硫含量达到要求;
[0010]S5:浇注:将检验合格后的钢液升温至1560℃出炉,钢液在钢包中静止3min,同时打开真空泵后进 行浇注;
[0011]S6:工件整形:将浇注冷却后的箱体翻箱取出工件,割去浇冒口,最后在压力机上进行工件矫正。
[0012]作为改进,在S1中,所述烘房的烘烤温度为30~35℃。
[0013]作为改进,在S1中,所述涂料为氯化镍,模具涂料后的烘烤时间为20小时。
[0014]作为改进,在S3中,所述钢材在中频炉的熔炼温度达到1530℃时,对熔炼中的钢液中加入的中碳锰 铁的含量为18~22%。
[0015]作为改进,在S4中,所述钢液中碳含量为35%、硅含量为0.7%、锰含量为18~19%、磷含量为0.3%、 硫含量为0.4%。
[0016]作为改进,在S5中,所述真空泵的压力为0.7~0.8MPa。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该工艺通过对回收的钢材,经过回炉、添加合
金以及其他相关参 数的控制,实现无磁金属的加工成型,并且使其在具有无磁特性基础上,还具有耐磨等优良特性,并且经 该工艺可大幅度降低加工成本,增加其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一种无磁合金底板成型工艺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一种无磁合金底板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0]S1:下料:取18~20kg/m3的泡沫,按照实际生产底板尺寸进行下料,然后进烘房烘干1小时,去除 泡沫本身水分,刷涂料后继续烘干,形成模具;
[0021]具体的,所述烘房的烘烤温度为30~35℃;所述涂料为氯化镍,模具涂料后的烘烤时间为20小时。
[0022]S2:装箱:先在箱体内底部加入70mm厚镁砂,然后将烘干后的模具放入箱中,然后再箱中设置于模 具相连通的浇冒口,继续在箱中加入镁砂,然后通过三维振实平台振实后,覆盖薄膜,再继续加入镁砂通 过三维振实平台振实,使其填充满箱体后,将箱体吊装至浇注台位,接通气管;
[0023]S3:熔炼:将回收的钢材通过中频炉进行熔炼,达到一定温度后,加入中碳锰铁,继续熔炼使其充分 融化;
[0024]具体的,在所述钢材在中频炉的熔炼温度达到1530℃时,对熔炼中的钢液中加入的中碳锰铁的含量为 18~22%。
[0025]S4:检验:取融化完全的钢液进行化验,使钢液中碳、硅、锰、磷、硫含量达到要求;
[0026]具体的,所述钢液中碳含量为35%、硅含量为0.7%、锰含量为18~19%、磷含量为0.3%、硫含量为 0.4%。
[0027]S5:浇注:将检验合格后的钢液升温至1560℃出炉,钢液在钢包中静止3min,同时打开真空泵后进 行浇注;
[0028]具体的,所述真空泵的压力为0.7~0.8MPa。
[0029]S6:工件整形:将浇注冷却后的箱体翻箱取出工件,割去浇冒口,最后将取下的工件在压力机上进行 矫正。
[0030]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 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 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磁合金底板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下料:取18~20kg/m3的泡沫,按照实际生产底板尺寸进行下料,然后进烘房烘干1小时,去除泡沫本身水分,刷涂料后继续烘干,形成模具;S2:装箱:先在箱体内底部加入70mm厚镁砂,然后将烘干后的模具放入箱中,然后再箱中设置于模具相连通的浇冒口,继续在箱中加入镁砂,然后通过三维振实平台振实后,覆盖薄膜,再继续加入镁砂通过三维振实平台振实,使其填充满箱体后,将箱体吊装至浇注台位,接通气管;S3:熔炼:将回收的钢材通过中频炉进行熔炼,达到一定温度后,加入中碳锰铁,继续熔炼使其充分融化;S4:检验:取融化完全的钢液进行化验,使钢液中碳、硅、锰、磷、硫含量达到要求;S5:浇注:将检验合格后的钢液升温至1560℃出炉,钢液在钢包中静止3min,同时打开真空泵后进行浇注;S6:工件整形:将浇注冷却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拥军
申请(专利权)人:通城县天马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