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霖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高效异味清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858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高效异味清除系统,属于异味清除系统领域,包括原料输送机构、异味清除机构、出料机构及尾气过滤机构;所述异味清除机构包括机架及筒体,所述筒体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加热系统、搅拌系统、加湿系统及卸料系统,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连接原料输送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管及集料箱,所述出料管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集料箱位于所述出料管的底部;所述筒体侧部设置有排气口及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所述尾气过滤机构。其具有多级机构设置,各机构相互配合,能够高效且较为彻底地对塑料等物内的异味进行清除,以使塑料在加工成成品时其基本不会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成成品时其基本不会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成成品时其基本不会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高效异味清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异味清除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高效异味清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塑料制品生产流程较长,在初加工时,会添加各种添加剂,以增强塑料制品的稳定性、韧性、强度、耐腐蚀性等各种性能,但一些添加剂在日后使用时会慢慢会发出少量有害气体,因此需要在将塑料制品生产成成品时对塑料制品进行异味清除。目前常用的异味清除系统结构已较为完善,但也还是有一些设计不够合理,导致使用时生产效率不高,使用不够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高效异味清除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智能高效异味清除系统,包括原料输送机构、异味清除机构、出料机构及尾气过滤机构;
[0006]所述异味清除机构包括机架及筒体,所述筒体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加热系统、搅拌系统、加湿系统及卸料系统,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连接原料输送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管及集料箱,所述出料管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集料箱位于所述出料管的底部;所述筒体侧部设置有排气口及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所述尾气过滤机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侧的多个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连接架及设置于连接架上的电热丝,所述连接架及电热丝的外侧设置有网格状的防护罩。
[0008]进一步地,所述加湿系统包括水箱、输水管、水泵、雾化器及雾管,所述水箱、输水管及水泵均设置于筒体的外侧,所述输水管连接水箱及水泵,所述水泵连接雾化器,所述雾管连接于雾化器出口端,且雾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筒体内侧。
[0009]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系统包括电机、传动轴、转盘及搅拌杆,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电机且延伸至筒体内部,所述转盘包括主盘及副盘,所述主盘呈圆形结构,所述副盘呈圆环形结构,所述副盘连接于所述主盘的外侧;所述主盘与副盘之间通过弹性抵触机构相连;
[0010]所述弹性抵触机构包括推杆、连接管、弹组一级弹组二,所述副盘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一侧为平面结构,通槽的另一侧呈现三级台阶结构并包括依次相连的限位段、阻挡段及复位段,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限位段,所述阻挡段具有平面结构的阻挡面,所述弹组一连接于所述复位段,所述推杆连接于所述主盘的外侧且推杆插入所述通槽,所述推杆朝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具有水平部及斜面部,所述水平部贴合于所述连接管的端部,所述弹组二设置于通槽的侧壁且其端部与连接管的端部相连,且所述弹组一的弹力大于弹组二
的弹力;所述连接管为中空结构,且连接管呈L型结构,所述搅拌杆连接于副盘的底部,搅拌杆也为中空结构,且搅拌杆的侧部开设有多个喷雾口,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所述雾管,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搅拌杆,使得所述雾管喷出的水雾可由所述连接管进入所述搅拌杆并从所述喷雾口处喷出;
[0011]所述电机启动后使所述主盘在转动力的作用下带动推杆转动并使弹组一压缩使得推杆的端部与连接管的端部分离,使推杆的侧部抵接于所述阻挡面,并使所述连接管在弹组二的作用下向通槽内侧移动并于所述雾管分离。
[0012]进一步地,所述副盘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通槽的移动槽,所述连接管的端部伸入所述移动槽,所述搅拌杆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移动槽的一侧使得连接管与搅拌杆相连通;所述主盘的外侧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条,所述副盘的内侧设置有环形的滑槽,所述凸条连接入所述滑槽。
[0013]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杆呈L型结构,搅拌杆包括竖直的主杆及水平的副杆,所述主杆连接于副盘的底部,搅拌杆具有呈环形分布的八根,所有所述搅拌杆的副杆的端部相连通,使得八根副杆呈“米”字型结构分布于副盘的底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雾管及连接管均设置有两个,其中两根所述搅拌杆连接有连接管。
[0015]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侧部设置有观察窗,观察窗处具有透明的隔板;筒体的侧部还设置有取样口,所述取样口外侧设置有挡罩,所述挡罩为顶部开口结构,顶罩的顶部高于取样口的顶部,且挡罩的开口处连接有盖板。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主杆的顶端部具有延伸入所述移动槽的连接圈,连接圈用橡胶制成,连接管的端部与所述连接圈相连。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高效异味清除系统,其具有多级机构设置,各机构相互配合,能够高效且较为彻底地对塑料等物内的异味进行清除,以使塑料在加工成成品时其基本不会散发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主旨。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高效异味清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高效异味清除系统中异味清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味清除机构中筒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味清除机构中加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味清除机构中搅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味清除机构中搅拌系统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味清除机构中主盘与副盘连接的局部纵向剖视结构
示意图;
[0026]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异味清除机构中主盘与副盘连接的局部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图7中推杆与连接管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图8中推杆与连接管分离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汇总:原料输送机构101、异味清除机构102、出料机构103、尾气过滤机构104、机架105、筒体106、加热系统107、搅拌系统108、加湿系统109、卸料系统110、进料斗111、出料管112、集料箱113、排气管114、加热器115、连接架116、电热丝117、防护罩118、水箱119、输水管120、水泵121、雾化器122、雾管123、电机124、传动轴125、转盘126、搅拌杆127、主盘128、副盘129、弹性抵触机构130、推杆131、连接管132、弹组一133、弹组二134、通槽135、限位段136、阻挡段137、复位段138、阻挡面139、喷雾口140、移动槽141、凸条142、滑槽143、主杆144、副杆145、观察窗146、挡罩147、盖板148、连接圈149、水平部150、斜面部151。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高效异味清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输送机构、异味清除机构、出料机构及尾气过滤机构;所述异味清除机构包括机架及筒体,所述筒体设置于机架上,所述筒体内设置有加热系统、搅拌系统、加湿系统及卸料系统,所述筒体顶部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连接原料输送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管及集料箱,所述出料管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底部,所述集料箱位于所述出料管的底部;所述筒体侧部设置有排气口及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接所述尾气过滤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高效异味清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内侧的多个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连接架及设置于连接架上的电热丝,所述连接架及电热丝的外侧设置有网格状的防护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高效异味清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系统包括水箱、输水管、水泵、雾化器及雾管,所述水箱、输水管及水泵均设置于筒体的外侧,所述输水管连接水箱及水泵,所述水泵连接雾化器,所述雾管连接于雾化器出口端,且雾管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筒体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高效异味清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系统包括电机、传动轴、转盘及搅拌杆,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筒体的顶部,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电机且延伸至筒体内部,所述转盘包括主盘及副盘,所述主盘呈圆形结构,所述副盘呈圆环形结构,所述副盘连接于所述主盘的外侧;所述主盘与副盘之间通过弹性抵触机构相连;所述弹性抵触机构包括推杆、连接管、弹组一级弹组二,所述副盘上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一侧为平面结构,通槽的另一侧呈现三级台阶结构并包括依次相连的限位段、阻挡段及复位段,所述连接管穿过所述限位段,所述阻挡段具有平面结构的阻挡面,所述弹组一连接于所述复位段,所述推杆连接于所述主盘的外侧且推杆插入所述通槽,所述推杆朝向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具有水平部及斜面部,所述水平部贴合于所述连接管的端部,所述弹组二设置于通槽的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霖
申请(专利权)人:王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